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少打“罚款经济”算盘

《 民生周刊 》(

    在最近几天的微博中,我们其实可以看见两个赛场:一个赛场在英国伦敦,各国运动员为荣耀和成绩激战正酣;另一个赛场在中国沈阳,各种坊间传闻和官方信息在网络舆论场你争我赶。前者无需多言,后者则是指沈阳众多商铺因当地工商部门“打假罚款”的传言而纷纷歇业。

    伦敦赛场上中国健儿争金夺银傲视群雄,沈阳“赛场”上的官方信息却没有跑赢坊间传闻。7月底开始,坊间盛传工商部门将在沈阳市严厉打假,即便店里发现一只苍蝇或缺个灭火器,即便卖牙签的老板没有森林开采证,也要遭受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重罚。传闻让沈阳变成了“满城尽是卷帘门”的空城,可有关部门直到8月初才慢悠悠地出来辟谣。

    往往都是这样,小道消息已跑遍全城,相关部门却还在满地找鞋。反思这场“避检”风波引发的恐慌和混乱,丢分点绝不仅限于糟糕的舆情应对和信息发布机制。若将反思向更深层次推进,“打假重罚”的传言让商家选择罢市,与执法部门长期以罚代管的思维密切相关——生意人很清楚有些部门用罚款创收的“秘密”,所以才会闻“执法”色变。

    “执法”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必需之举,“执罚”却是打着公共管理的旗号寻租谋私。遗憾的是,总有一些地方的执法部门经常混淆二者的概念。究其因在于,“罚款经济”这块蛋糕实在太诱人——《人民日报》曾援引中央党校学者周天勇的文章称,中国仅2009年的收费罚款收入就高达21962亿元,超过当年全国税收的三分之一。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显然也想尝一口“罚款经济”的蛋糕。在媒体近日曝光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草案)》中,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拟对滇池流域内6个县区的酒店、旅社入住者收取“生态资源保护费”的消息,就触犯了众怒。明眼人都能看出,向每名游客每天收取10元保护费,无异于要求每位旅客都为滇池的生态破坏现状缴纳一笔“罚款”。

    将生态破坏的“罚单”交给游客,恐怕没有比这更荒唐的“罚款经济”了。如果结合“滇池综合治理资金缺口达80%”的惨淡现实,就变得不难理解了。有媒体测算,如果“生态资源保护费”获批,仅此一项就能给昆明市带来近4亿元收入。不过,在滇池管理局打着如意算盘时,还是有必要提醒一句:如果真需要有人为滇池的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埋单,本地人的责任明显大于外地游客,企业的责任也明显大于个人。

    近些年,在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一些部门“差钱”时,有些决策者很容易就陷入“罚款经济”的误区,要么动辄将公共职能当作罚款创收的资本,要么变着花样地从民众的腰包中捞油水。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老百姓都是这种“罚款经济”的最终受害者,只不过有时候是直接遭受经济损失,有时候是因成本转嫁而间接受害罢了。长期如此,民众难免会口中有怨言、心中有怨气,相关职能部门的形象也必然在他们赚得盆满钵盈时日渐受损。

    有鉴于此,“罚款经济”的如意算盘,还是少打为妙。

少打“罚款经济”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