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倾听这呐喊

《 民生周刊 》(

    【书 名】《一个孩子的呐喊》

    【作 者】李怡心

    【出 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 期】2011年8月版

    当创新成为这一时代的最强音时,孩子们对当今教育的检讨就具有其反思价值,孩子们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呼唤就更具有启发价值。

    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是:闲暇。或许在希腊人眼里,教育就是享受一种闲暇。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思考,才能自由而充分地获得心智能力的发展。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在今天听来简直是荒谬。我们向来主张“一寸光阴一寸金”,焉有浪费时间的道理?但是卢梭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

    但是,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还有闲暇时光吗?

    读过这本高中女生李怡心写的小小书《一个孩子的呐喊》,使我的心灵十分震撼:一切为了高考!自恢复高考以来,各学校以高考高招为指挥棒,应试竞争压力的逐渐加大、严苛型学校体制的渐趋普遍化,这背后难道没有对教育政策、考试政策以及教材拥有巨大话语权的高校教育学者们的责任吗? 

    倾听这呐喊,我感慨青春的美好和无奈。

    曾记得,卢梭说过,教育使人快乐;康德、席勒说过,教育使人得到和谐发展;马克思、毛泽东说过,教育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对照先贤伟人们的教育冀望,你会感到些许失望。今天的学生很多并没有因为提高了认识世界的知识和能力而感到快乐,没有因为受到教育而身心、智识、精神得到和谐,没有因为学校生活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究其原因,大多数人认为:以前 “快乐、和谐、全面”的育人观转变成了“以考试为核心”的工具价值取向中,教育陷落到完全以应试为目的的怪圈中。因此,素质教育的提出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变革,其矛头对准“应试教育”,可谓完全对头。

    然而,今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的呐喊》,这样一部由一位中学生撰写的纪实类书稿。作者可以说是“愤”笔疾书。书中所展示的孩子们的学校生活让人感到心痛!十七八岁,该是人生多么美好的季节,可以做梦,可以远游,可以任意涂抹生命的色彩。而他们却只能终日与书本和习题为伴。

    当大多时间都被学习所占据,学习便成了一种桎梏,而不是生命中需要的阳光和雨露。

    当我在书中读到:孩子们以刘翔的速度“奔饭”,高举课本在阳光下背书,连上几周课也看不到一天假,我总是会想起自己在同样的年龄里,可以自由地参与各种艺术社团,可以不紧不慢地和同学谈论“少年维特”因何而烦恼,可以相约去看晚场的《哈姆雷特》,可以给心仪的女孩子写一首诗,并堂堂正正地印在校园的刊物上。仅仅是因为“考与不考”的差异,我们的学习方式会有着如此大的不同,学习感受和收获也是如此地千差万别。

    考试无罪,但一切都为了考试,这便是罪了。怡心毕竟还是个孩子,在书中,她痛斥学校和老师。学校老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为了升学率和优秀率,学生苦学的一切努力是为了更优异。平心而论,要单独地归罪于学校显然不公道。应试教育在学校之所以大行其道,主要在于社会和民众对学校的评价指标是“升学率”、“就业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功利则学校不得不功利。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事物,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不同的社会就可造就出不同的教育。任何一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是教育反映社会的需要和变迁,教育也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全社会应以人的和谐全面发展逐步取代“应试教育”和“唯文凭论”,对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估标准由“合格率”、“普及率”取代“优秀率”和“升学率”。

    当创新成为这一时代的最强音时,孩子们对当今教育的检讨就具有其反思价值,孩子们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呼唤就更具有启发价值。那么,我们能不能使孩子们由呐喊转为振奋、甚至欢呼雀跃,真正让他们从心底快乐和发出爱的声音呢?

    真正的原罪在哪里?这也正是这本书最让人纠结的地方。呐喊是实实在在的,我所受到的震撼也是实实在在的。但我想,有太多的人会像我一样,不愿意仅仅对此致以肤浅的附和与同情。书中有引用梁启超先生话语:少年强则中国强。而被考试掏空所有梦想和精力的少年,能否成就一个强大的中国? 

    倾听这呐喊!谁谁,别再绕道,也别再逃避!

倾听这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