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媒体视角

《 民生周刊 》(

    人民网:

    政府采购岂能搞“国货歧视” 

    政府采购必须坚持国货优先,就在于政府采购体现的是一种良知与导向。

    近有消息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政府采购中存在排斥国货的现象。比如,在装备制造业招标采购活动中,一些招标文件设置歧视性条件、违法限制国产设备使用的做法就比较突出。这一现象令人深思,政府采购怎么“反向操作”搞起“国货歧视”来了?

    “国货歧视”的一个被认为可以理解的理由,是“国货质量问题堪忧”。对于一般普通百姓而言,国产品牌与外国品牌,哪个质量好用哪个,这是其权利和自由。但也有一种倾向值得重视,有人总以为外国品牌的质量好,同等质量条件下,也会优选外国的。这种妄自菲薄、外国的东西就是好的心理,也是要不得的。

    相比较而言,政府采购并没有如普通百姓一样的权利和自由。因为各国政府采购政策和实际情况大都是向本国产品倾斜的。消息称,在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政府公务用车都是国产汽车,美国要求政府必须购买50%的国内原材料和产品。中国也理所当然地要求政府采购要国货优先。

    政府采购必须坚持国货优先,就在于政府采购体现的是一种良知与导向。因为政府资金来源于本国纳税人,它的使用应当有利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货优先采购就是一个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如果政府采购也搞“国货歧视”,则说明政府对国货也没有信心,这就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对于国货的发展更是致命性的。只有政府带好头,国民才会跟从。

    中国青年报 :

    超编超标公车泛滥 车改成世界级难题 

    破解车改之困的路径无非有两条,一是来个“一刀切”;二是按照规定控制公车数量。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公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每年公车消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全国政协委员庄威表示,各地超编和超标公车已呈泛滥趋势,而根本原因在于干部的特权思想。

    对有些人而言,“中国式车改”,堪称“世界级难题”。为何?其实,探究车改之困,答案简单明了,那就是公众对公务行为的监督遭遇“玻璃门”——问题的病灶,谁都看得清清楚楚,但若真监督,实则无门,监督只能沦为口号和摆设。譬如,公车滥用就是泛滥了,购置公车就是超编、超标了,而且问题就实实在在摆在公众面前,公众能奈何什么呢?除了咒骂、发牢骚、空发议论外,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几乎没有。因为公众的监督,既不伤及他们的皮毛,也不影响他们的“乌纱帽”,所以谁也不会拿公众的呐喊、监督当真。

    破解车改之困的路径无非有两条,一是来个“一刀切”,大幅度砍掉公车。在许多国家,一般只有内阁部长才配备专车,如韩国首都首尔,全市只有4部公车。二是让公众的监督“顶点屁用”——按照规定控制公车数量,且进行公示,谁若违规,实行“零容忍”,摘其“官帽”不算,甚至将其入罪。试问:车改有何困之言?1995年,意大利锡耶纳市现任市长布赞卡仅因妻子搭乘其公务专车,他就被判6个月徒刑。

    新京报:

    深圳车祸案 不必急于“断言” 

    在一些地方突发事件中,有关方面更应该以充分的信息说服公众,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质疑以及可能会引发的质疑,而不是用确凿无疑的表态,或者信誓旦旦的担保。

    5月29日下午,深圳市交警局再次就“5·26滨河大道交通事故”召开情况通报会。公布了一些新视频和证据,重点回应了受害者家属对司机可能“顶包”的几点质疑,称相关视频显示侯某某确为当时的驾驶者。

    当地警方最新公布的信息,应该可以化解一部分质疑。比如,家属质疑警方提供的视频是用手机翻拍的复制品,且“经过剪辑”。警方现已表态,有需要、感兴趣的市民均可查看完整视频。尽管如此,仍然很难确证该案不存在“顶包”。比如,公布的视频中肇事者头上为何有“佛光”,人物处不同位置为何显示同一时间,这都需要看到完整的视频。还有,指纹和DNA检测的结果无差异,案件才能成为“铁案”。

    在一些地方突发事件中,有关方面更应该以充分的信息说服公众,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质疑以及可能会引发的质疑,而不是用确凿无疑的表态,或者信誓旦旦的担保。

    面对受害者家属和公众的质疑,深圳警方已经积极做出回应,希望接下来公布的一系列证据,能够完全驱散公众心头的谜团。即使最终证明该案不存在“顶包”情况,公众对敏感案件提出疑点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只要警方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和理性”,依法办案,及时拿出过硬的证据,自然就能消除质疑,捍卫司法的公信。

舌尖滋味何以引共鸣
为“高温立法”叫好
天灾中的另一个“因为”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