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北京试点医疗负性事件调查

谢良兵 王梦芹 《 民生周刊 》(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召开的一次有关医患纠纷的研讨会上透露,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正在试点“医院不良事件调查”,以预防医患纠纷,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不过顺义区卫生局和顺义区医院均对记者否认了这一试点。院方称,这只是院方和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项目。目的是提升医疗质量,而非针对医患纠纷。据了解,2010年3月,顺义区医院与澳大利亚蒙纳仕大学成立了医疗质量研究合作中心。

    根据双方的协议,蒙纳仕大学将对合作中心提供专家支持,包括研究和设计;重点研究持续医疗质量管理、负性事件研究、临床治理等课题。顺义区医院与蒙纳仕大学合作重在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规范医疗行为,落实患者安全的目标。

    国内尚无负性事件报告习惯

    在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的研讨会上,顺义区医院质量管理中心主任杨金强介绍说,负性事件是指患者所受的损害产生于治疗过程中,并非产生于病人自身疾病,又叫做医源性损伤,比如因医院管理问题造成的意外感染。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梁铭会称,目前国内医院尚未形成负性事件报告的氛围和习惯。梁铭会说,澳大利亚有2000万人口,一年负性事件报告有100多万件。而我国有13亿人口,每年负性事件报告却只有2000多件。

    顺义区医院的这项研究涉及到大部分临床科室(儿科和精神科除外),研究期间对参与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培训,病历筛查和复审期间要对样本进行深入的讨论,医院的质量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自始至终地监督整个研究过程。

    据记者了解,顺义区医院自2010年底开始进行负性事件调查,目前已顺利地完成负性事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首次提出中国医院负性事件的流行率、性质、对患者的影响程度,可预防程度,以及预防的策略。

    杨金强透露,顺义区医院的研究发现,医院负性事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是负性事件中50岁以上患者较多;第二是住院超过13天的患者较多;第三,负性事件比较容易在手术等创伤操作中发生。

    据参与研究的人员介绍,顺义区医院项目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是医院管理者与研究人员一起,对质量改进措施进行设计和效果观察。在研究报告中已经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警戒条件的设置、改善沟通、持续观察、效果观察指标等等。

    杨金强说,澳方的调查问题非常细致,包括医院管理的各方面细节,比如病房有无淋浴、检查排队时间是否过长等。而梁铭会则表示,进行负性事件调查研究,有利于医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

    负性事件不等于投诉事件

    澳大利亚蒙纳仕大学的一位参与此项合作的专家向记者介绍,负性事件研究并不直接负责解决医患纠纷问题,但它对缓解医患纠纷发挥间接的作用,是个一级预防策略。一个医院的管理,应该兼备三个预防,而负性事件研究是医院管理的长期策略。

    他解释说,负性事件研究是医院采取“主动出击”的质量改善策略,如果借用公共卫生的概念,这叫做“一级预防”。对医患纠纷的管理可以看作“二级预防”,而对严重医患冲突的管理和善后相当于“三级预防”。

    在他看来,负性事件不等于患者投诉事件。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负性事件是医疗机构自己主动发现的问题,而投诉事件是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负性事件管理与投诉事件(医疗纠纷)管理两者并不矛盾,而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改善医疗质量管理。

    “负性事件不等于投诉事件,当然也不是指医患纠纷。”这位专家说,它没有直接地减少或解决医患纠纷的功能。它最主要的功能,是提示医院管理者改善和实施质量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医疗服务和管理的原因造成的患者损伤和并发症。

    事实上,关于负性事件的目的,各国也有不同,比如在美国,对负性事件的研究是用于医疗诉讼的目的,要找出谁出的错,错误的严重程度,以及错误带来的后果。但是,“在顺义区医院的研究并没有这个目的。”这位专家透露说。

    东南大学卫生法学教授张赞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称,医院负性事件的调查体制可以杜绝一部分医疗纠纷,但是不能杜绝所有的医疗纠纷。大量的医疗纠纷并不是负性事件造成的,而是医疗本身的规律做成的,“就是说医学还不能包治百病。”他说。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

“爱心衣橱”在争议中成长
器官捐献:向生命致敬
北京试点医疗负性事件调查
影院分布“冰火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