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蚌埠:面朝皖北中心城市起跳

□ 本刊记者 严碧华 《 民生周刊 》(

    2008年,全国设立的第一个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合芜蚌”。在中国改革开放走过 30个年头之后,蚌埠与合肥、芜湖一起,站到了全国创新改革的前沿。

    日前,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芜蚌”试验区的亮相,给蚌埠指明了一条寻求地区突破与跨越的根本途径——自主创新,同时也带来了含金量极高的综合优惠政策。三年的实践表明,试验区的“光环”浓厚了蚌埠这座城市的创新氛围,并带动了这座城市的创新热情。

    那么,蚌埠在试验区建设中究竟是如何“试”的,又“验”出了什么?蚌埠能否在与合肥、芜湖的联袂“表演”中,探索出一道有关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蚌埠方程式”?又能否在试验区建设的进程中,扛起皖北振兴的大旗?

    自主创新

    合芜蚌试验区的最终确立,起初有着一个为业界熟知的“没有硝烟”的幕后争斗。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科教资源丰富,应当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此后不久,安徽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初步拟定合肥与芜湖为自主创新的试验对象,名曰“合芜试验区”。理由大致是:合肥是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同时是省会经济圈的内核;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创新势头迅猛。

    随后,嗅觉灵敏的马鞍山、铜陵闻风而动,先后周旋其中,要求安徽省委、省政府追加重设“合芜马”、“合芜铜”试验区。

    身处沿淮经济带和皖北重镇的蚌埠,自然不甘示弱。近半年间,蚌埠一有机会便以“合肥是省会城市、皖中代表,芜湖是沿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皖南代表;蚌埠则是沿淮城市群中心城市、皖北代表”、“蚌埠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深厚,创新要素集中”等有力理由,直陈三点串一线的“合芜蚌”对全省纲举目张的示范带动作用。

    逻辑合理,理由得当,“合芜蚌”试验区由此诞生。

    客观而言,在试验区中获得席位的蚌埠,一直以来都承受着来自兄弟地市的压力。

    有材料显示,2008年的全省经济数据各项指标,合芜位居前列,独独蚌埠被拉得很开,甚至与马鞍山、铜陵也有不小差距,“经济数据难以服众”;经重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合芜蚌共404家,蚌埠仅有26家,“创新主体令人汗颜”;没有“国字号”的开发区,产业基地匮乏,“创新载体不尽人意”;专利技术多“待字闺中无人识”,成果转化率低下,“创新成效不明显”……

    以上种种,让每次参加合芜蚌试验区专题会议的蚌埠官员体味到“煎熬”的滋味。

    陈启涛表示,想方设法加入试验区,不是为了饱尝地方差距带来的痛苦,而是要千方百计为蚌埠探求一条区域突破与跨越的有效路径。

    于是,一个新的组织机构——“蚌埠市创新办”设立,一个新的平台——蚌埠市自主创新网搭建起来。有关鼓励创新与承接融合、科技与产业结合、人才与产业互动、改革与发展同步,深化对外战略合作、强化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模式、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

    围绕战略性创新产业的培育实施,创新型产业升级、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集聚等6大工程以及围绕自主创新保障问题进行的投融资体制、科技教育体制、人事分配制度等6项改革,也同步展开。

    借力发力

    2009年,经由国务院同意、科技部正式下文,安徽被列入国家科技创新工程首批试点省,合肥的科技创新试点工作由此拓展到芜湖、蚌埠区域。从某种意义上说,合芜蚌试验区初步获得国家级试验区的认可。

    2011年7月,国务院再次批准,合芜蚌试验区参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这也意味着,合芜蚌试验区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入国家自主创新“3+1”试验示范区(即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安徽合芜蚌)序列。

    为推动保障试验区的建设,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对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发项目,重大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给予重点支持,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其中,“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试验区各类项目资金、资助、奖励等支出”、“连续5年每年安排1亿元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都为试验区内的创新努力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扶助,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从蚌埠内生创新要素的实践看,政府构筑的产业体系日益清晰,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得以激活,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城市发展环境逐渐优化,政府服务产业的能力得到加强。

    具体点说,在产业培育方面,建设性地提出了“以纺织、食品和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的产业体系。在载体建设方面,一是率先垂范,在省属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改制的基础上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招商引智,支持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建设,积极引进上理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蚌设分中心,将其打造成蚌埠技术转化、招才引智以及与长三角创新资源对接的重要平台。在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方面,尝试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发起组建了安徽省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此为纽带引导中小企业与国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

    与以上相比,被称为“现代经济血液”的金融创新,在试验区建设以来,表现尤为突出。

    近年来蚌埠经历了“股权投资基金从小到大,创业投资公司从无到有”的金融变革。2只股权投资基金、5家创投公司,开辟了该市企业直接融资新渠道。此外在创新金融产品方面,启动了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贷款工作,在全省率先设立了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航天生物、奥特机械等企业纷纷试水,已经获得融资支持。通过政府注资建立的中小企业担保补偿资金,也纷纷试水,已经获得融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

    再接再厉

    回望试验区建设这三年,科技创新的成果值得骄傲。

    一份来自该市科技局的创新指标显示,近三年,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还是增加值,无论是高新技术企业数还是产品数,无论是专利申请量还是专利授权量,无论是孵化器面积还是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实验室的数量,增幅少则127%,多则1768%。其中翻了好几番。

    陈启涛表示,试验区建设的三年,蚌埠科技工作迎来了最好的一个发展阶段,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对外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从2009年开始,蚌埠的科技指标全面进入全省前三甲。2010年,全市各项科技指标均居皖北六市之首,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数均占皖北六市总量的5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占皖北六市总量的40%以上。

    此外,市辖三县六区先后设立的科技局,让县区科技工作从此有了“腿”。作为今年科技工作的重头戏,首次在三县六区开展的科技进步考核,在省级层面喜获“满堂红”,蚌埠由此戴上“科技进步先进市”的光环,被推荐到国家层面进行考核。

    陈启涛强调,创新试验区重点在于“试”,思想不能迷失在概念理解、坐而论道的层面,状态不能停留在等待政策、观望左右的阶段。试验区建设是综合全区域、各领域的系统工程,仅有科技创新远远不够,更主要是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创新。而目前,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因此试验区建设要再认识、再发力。

滨海“攻坚”一路歌
蚌埠:面朝皖北中心城市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