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热事

《 民生周刊 》(

    习近平访美

    或为未来10年中美关系定调

    “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国”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月13日至22日对美国、爱尔兰、土耳其进行正式访问,其中美国行备受舆论关注。众多媒体认为,此次带有中国领导人人情味的“认识之旅”,有助中美增强互信、减少猜疑,对未来中美关系抱持积极展望。有媒体更认为,此访将对世界局势带来深远影响。中国外交部此前的吹风会称,习近平此次访美旨在落实两国元首关于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的共识,进一步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2月13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表示, 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国”。

    编辑短评:近期中美关系呈现复杂态势,奥巴马曾强调重返亚太重心,美国大选前多名政客以“对华采取强制态度”为政治筹码,在叙利亚等敏感地区问题上,中美也各自做出不同选择。在这样的态势下,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旨在构筑战略互信,维护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稳定。可以相信,和平互信、互促发展仍将是中美关系的主基调。

    “达芬奇事件”结果公布

    “达芬奇”:遭央视记者勒索百万

    版署:记者未索钱物“达芬奇”确存问题

    2月10日,新闻出版总署通报了中央电视台《达芬奇“密码”》报道调查情况。调查结果认为,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内容基本属实,达芬奇公司销售的部分家具存在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调查中尚未发现李文学索取或收受达芬奇公司举报的100万元“公关”费用。

    版署称,在《达芬奇“密码”》报道中也存在个别采访对象的身份未经核实、结论不够严谨等问题;李文学不是持证的新闻记者,违规独立从事新闻采访,且节目播出后多次私下会见达芬奇公司负责人。希望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国家的采访规定,严肃采访纪律,加强记者管理,完善采编程序,进一步提高新闻的公信力。

    编辑短评:喧嚣一时的“达芬奇”事件终于有了官方调查结果。如何重塑公信力,这是一个媒体和企业都应该反省的问题。这场纷争没有赢家,反思比辩解更加重要。

    苹果商标侵权案败诉唯冠

    各地iPad大面积下架

    唯冠已向海关申请禁令

    近日,由于苹果公司iPad商标一案一审败诉深圳唯冠公司,部分地区已开始下架苹果iPad。

    2月14日,苹果发出声明表示,“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商标权。唯冠拒绝承认和履行涉及中国部分的协议。香港法院已支持Apple。”据悉一审败诉后苹果公司已提起上诉。

    2000年,台湾唯冠在多个国家与地区分别注册了iPad商标。2006年,苹果以3.5万英镑购买了台湾唯冠手中的“iPad”商标,但争议的焦点就在台湾唯冠是否有权转让深圳唯冠的iPad商标权。

    以2010年第四季度到2011年第三季度苹果iPad销售数据计算,一旦二审失败,“苹果”将面临最高超300亿元的罚款。此外,深圳唯冠已向海关申请了禁令,希望禁止iPad产品进出口。该申请一旦被批准,对于“苹果”的打击将更为严重,甚至会影响iPad3上市。

    编辑短评:公众显然站在了“苹果”的一边,这大致是出于对iPad产品的喜爱和不舍;但专业人士表示“苹果”翻盘机会不大。只能说“苹果”不够小心,在商标权上谨慎不够,且心存侥幸,“苹果”将为此付出惨痛代价,但愿代价能买来教训。

    深圳沙井涉黑案首战告捷

    沙井街道办主任“涉黑”被立案调查

    传“黑老大”被捕前焚烧大量现金

    2月7日, 深圳警方抽调200多名警力武装围捕沙井大型涉黑团伙,抓捕以陈某为首的大型涉黑团伙多名成员。

    2月8日中午,深圳警方回应称,近年来,市公安局掌握了宝安沙井片区有帮派势力活动的情况。通过侦查,一举摧毁了以陈某为首的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此外,8日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少雄受案件牵连被带走调查。随后官方向媒体证实,刘少雄已被免职,深圳市纪委称已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资料显示,沙井以陈某为首的涉黑团伙,长期盘踞沙井一带,占据重要商业设施从事赌场等违法活动,欺行霸市。据称,陈某在获得警方行动风声之后,在家里焚烧了大批现金,随后准备潜逃出境时被缉拿归案。

    编辑短评:若“黑老大被捕前焚烧现金”属实,实在叫人心疼;本周另一则新闻十分有趣,匈牙利中央银行压制、焚烧大量旧纸币,供该国慈善机构生火取暖。同样是烧钱,一个是“心痛”,一个是“心暖”。

    芜湖“救市”新政三天夭折 

    舆论称新政为救房地产 

    官方声明新政暂缓

    继去年10月广东佛山放松楼市限购政策被紧急叫停后,安徽芜湖再现疑似“救市”政策夭折。2月12日晚,安徽芜湖市政府发布通知,决定暂缓执行2月9日发布的楼市新政。

    芜湖官方9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若干意见》,称将对购买新建部分户型面积商品房进行补贴。评论普遍认为,芜湖新政是在拯救房地产市场,是“提升房地产市场人气的常用政策手段”。

    2月12日,芜湖表示有关配套实施细则正在研究完善,为保持房地产市场更加平稳健康发展,决定暂缓执行。对于这一次芜湖新政又被叫停,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体现了中央楼市调控决心,不允许出现扰乱调控预期的做法。

    编辑短评:新政夭折,很容易成为坊间笑谈,还将动摇公众对于政府的决策能力的信心。在新政出台前,政府更应该多做民意调查,“暂缓执行”不如“暂缓发布”。

    最高法通报吴英案

    最高法首次回应称“审慎处理”

    吴父称“谈免死还为时尚早”

    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公众关注的吴英集资诈骗案的死刑复核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目前我院依法受理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报送复核死刑的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案,该案作为发生在资金流通领域的金融诈骗犯罪案件,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案情比较复杂。我院将依法审慎处理好本案。

    吴英是原浙江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7亿元,被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吴英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1月18日下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一案进行二审判决,裁定驳回吴英的上诉,维持对被告人吴英的死刑判决。

    面对最高法“审慎处理”的回应,吴英父亲坦言心里并不轻松,“现在谈免死还为时尚早。”

    编辑短评:中国一直未取消死刑,就是因为死刑具有极强的惩戒力和震慑力。总有人在“临死”时痛哭忏悔,何不在聚敛挥霍社会财富时早些觉醒?吴英“谈免死”不是“为时尚早”,而是为时已晚。

热事
新政
面孔
声音 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