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温州模式”再造时刻

郭献文 胡作华 张和平 《 民生周刊 》(

    温州经济转型升级为什么慢?关键原因在于缺乏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结果是高端产业引不进来、中端产业转移出去、低端产业留在本地,整个产业链逐渐低端化。

    1月11日上午,浙江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杭州开幕。作为省政协委员的胡福林选择了“请假”。在位于温州瓯海开发区娄桥工业园的厂区办公室,他起草了一份“对信泰集团债务危机引发的思考”交到了会务组。面对记者,胡福林说,“年关到了,很多债权人,总是要有个交代的。”

    刚刚过去的一年,胡福林的短暂“出逃”经历,是温州企业主“跑路”的代表性事件。近年来,他所在的信泰集团除了作为主业的眼镜业外,还涉足太阳能光伏。正因为过大过快地铺摊子,给企业埋下了隐患。按照他的解释,自己不得不去国外“冷静一下”。

    2011年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温州召开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就保持温州经济和金融健康发展提出具体要求;10月9日,胡福林返回温州;10月20日,信泰集团眼镜车间复产,800多员工重新上岗,12月底已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这番经历让胡福林刻骨铭心。

    事实上,经历了2011年风波的温州人,或多或少都与胡福林感同身受。上至温州地方政府管理者、下至温州中小企业主和普通民间投资者,都已经明显感受到,本世纪以来,过去那个引领时代发展先声的“温州模式”已悄然生变,越来越被“股市敢死队”、“炒房团”、“炒煤”、“炒矿”、“炒棉花”等“炒”声所淹没或被贬义为“遍地投机”……

    现在,面对中国改革发展又一个30年的新时代,温州何处去?温州模式和温州精神何处追寻?岁末年初,记者又一次探访温州,近距离感受“温州模式”的今昔变迁与突围思路。

    “半城市化”困住温州企业

    出了温州主城区往东,在龙湾区瑶溪镇,有一个村叫龙东村。近年来,龙东村大力发展家庭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受土地瓶颈、环境保护等制约日益明显。这个村有28家小电镀厂,布局凌乱拥挤,厂房挨着民房,民房围着厂房,企业排放出来的废气,甚至不用拐弯就飘进了居民家里。

    2011年,经过一场并不轻松的治理整顿后,龙东村28家小电镀厂全部迁入龙湾蓝田电镀园区经营。温州市环保局副局长王进光告诉记者,目前,温州市700多家电镀企业,仍有40%多分布在园区外经营。2012年,这部分电镀企业都将被要求“入园”经营。

    温州这一轮企业风波中,出问题的企业虽有各自诱发因素,有的是扩张过度导致财务危机,有的是卷入高利贷导致资金链中断,总体来说,以“低小散”为主的温州传统制造业,在当前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形势下,竞争力趋弱是不争之事实。

    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对记者说,改革开放以来,既无资源优势又缺国家投资的温州市,之所以能迅速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除了依靠温州民营企业家敢闯敢干、吃苦耐劳的性格,政府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条腿”,即鼓励民间的创业热情和想象力,在市场创建形成中宁愿“无为”也不越俎代庖。

    由于政府干预少,温州中小企业和各类集贸市场发展很快,当地农村家庭工业的普遍模式是,户户点火、村村冒烟,“村中厂”、“厂中村”,“田外有厂”、“厂外有田”,这种半城镇、半工业化的特征处处可见。直到现在,温州一些农村,“前店后厂”、“楼下车间楼上卧室”的结构仍不少见,这样的优点是灵活、方便。

    但缺点也非常突出,企业生产区跟居民生活区没有进行必要的物理隔离,很难做到杜绝污染外溢,容易酿成环境问题。一个更明显的“后遗症”是,这类发展模式由于缺乏统筹规划,会造成土地开发无序与资源浪费,从而过快地消耗土地指标。

    陈德荣指出,本地环境不佳、要素供给不足,许多发展壮大后亟需转型升级的企业被迫迁往外地。尤其是前两年银根宽松,许多企业在矿山、房地产等领域过度扩张,2011年银根收紧后,这些企业只能从民间借贷获取过渡性融资,并因此造成财务成本高企,有的出现了资金链断裂。

    “熟人”资本“背不动”现代制造

    近期,据温州市上报浙江省的一份材料显示,2011年10月上旬以来,温州市一手加大对非法集资、“跑路”企业主打击力度,一手积极出台措施帮助困难企业实施重组,银行和企业也广泛开展互助自救,全市经济形势整体趋稳,“问题企业”数量虽然从原先87家增加到150多家,但在全市40多万家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占比仍很低,有的新增“问题企业”规模较小。

    乐清市此前排查获知,2011年底前有贷款到期企业1642家,贷款合计78亿元,其中有潜在风险企业4家,涉及贷款2.84亿元。在当地有关方面对存在风险隐患苗头的企业出台帮助化解措施后,形势已得到控制。

    作为局内人,胡福林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是,极少数企业仍有震荡,停产的和跑路的比之前少多了,但是,眼下温州民间借贷是很难借到钱了,“没人敢借出去了”。

    与众多国有资本雄厚的城市不同,民间借贷之于温州,在一定时期发挥着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对当地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企业‘跑路潮’发生后,民间借贷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温州一家公司董事长黄发静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不要想怎么从外面借钱了,问题是欠钱的要想怎么还钱、借出去的钱想着怎么收回来。

    不过,温州市金融办副主任余谦向记者表示,目前形势对于民间借贷也可以说“坏事变好事”,那些原先盲目投资于民间借贷行业的资本变得谨慎、理性了,对于一些正常经营的借贷往来,还是继续有市场的。

    “下一步,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搭建投融资平台,让民间富余资本有地方去,在‘阳光’下运营。”他介绍说,温州市已明确在鹿城区试点组建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计划2月底挂牌,“我们将为合规的借贷双方提供撮合服务,利率定在基准贷款利率4倍以内。”

    政府转型是当务之急

    作为危机应对的快速反应举措之一,2011年11月8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宣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温州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及8个系列配套文件。这一外界所称的“1+8”方案,曾为当地民间人士带来很大鼓舞,被认为是启动地方金融改革、促进民间借贷“阳光化”的重大步骤。

    温州经济转型升级为什么慢?陈德荣指出,关键原因在于缺乏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结果是高端产业引不进来、中端产业转移出去、低端产业留在本地,整个产业链逐渐低端化。温州要冲出重围,推动政府转型、再创发展环境是当务之急。

    陈德荣说,当前,温州重点要解决“半城市化”突出和要素支撑不足问题,要高标准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快各类都市型功能区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强化平台和环境支撑。同时要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等建设,加快把依靠低成本扩张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

    按照这一新思路,从2010年开始,温州市委、市政府已着手推出行政管理体制、城市建设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市级国资体制等改革创新,开始从制度供给层面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

    温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金彪提出,今后一个阶段,温州市要紧密结合本地经济特点、产业基础和金融特色,着力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同时,利用劳动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三保”倒逼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地位。

    (本文摘编自《瞭望新闻周刊》)  

“温州模式”再造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