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撤点并校的缘起与争议

本刊记者 崔银娜 《 民生周刊 》(

    很多地方的撤点并校存在简单化的倾向,不能不承认在撤点并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一刀切”的盲目撤并现象。

    “撤点并校”的一个结果无疑是拉长了学生的上学路。而频繁出现的校车事件无可避免地促使人们对撤点并校进行诘问与反思。

    一条流传甚广的微博这样写道:“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我国农村(包括县镇)普通小学数从521468所缩减到263821所,减少49.4%;2000年至2007年的8年间,教学点减少50.9%。就是说,在十年时间内,我国农村普通小学数减少了近一半。在我国平均每41秒钟就会发生一起车祸,而每天有近40名中小学生要死于各种道路交通事故。”

    经过验证,这条消息的来源基础是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权威媒体的报道,而这些媒体则引用的是教育部的官方数字。2011年12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的联组会议上,国务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撤点并校的问题给出了专门回应。

    为什么要进行撤点并校?全国范围内兴起的撤点并校风潮的原因是什么?

    袁贵仁将其概为“一少”、“一多”、“一高”。“一少”,就是农村学生数量减少,学龄人口减少。全国6到14岁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从2000年的2.05亿减少到2010年的1.58亿,减少了4700多万。“一多”,就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增多,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目前约2.4亿,子女要么留守,要么随迁。2010年随迁进城读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约1200万。“一高”,就是对高质量教育需求提高。农村学校的规模小了,老师就少了,家长担心质量难以保证,也导致了学生向城镇学校流动。

    由于上述原因,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小学减少了一半,从55万所减少到26万所。初中减少了六分之一,从6.4万所减少到5.5万所。

    相对于官方的正式解释,很多人也承认,农村城镇化脚步加快是撤点并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就在此之前,很多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理由和解释。在就校车问题的采访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袁桂林教授表示,这与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有关。

    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由“以民为主”到“以政府为主”的转变。而这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税费改革和分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由于乡镇一级的财政困难,2001年之后,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由原来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即县、乡、村办学,县、乡两级管理,改为以县为主新的教育管理体制。这意味着农村教育被纳入到国家财政体系。

    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中小学教育投入主要来源于乡镇,即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财政拨款。由于高层政府投入甚少,县乡财力薄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实际上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经费渠道。 但由于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 而国家的投入机制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资金投入出现“空档”, 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普遍减少, 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证,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面临困境。因此,政府希望通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集中办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财政压力。

    在采访过程中,袁桂林承认,县级财政紧张可能是政府考虑的主要原因。而减少教育点以及学校是减少教育经费、便于管理的有效途径。

    袁桂林表示,很多地方的撤点并校存在简单化倾向,不能不承认在撤点并校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的盲目撤并现象。

    袁贵仁在询问会议上也强调,布局调整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提升了教师配备水平,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总体上应当肯定。但必须正视布局调整带来的新情况。工作中存在简单化、程序不规范,以及撤并后办学条件没有跟上的诸多问题,这是应当予以改进的。

    其实在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中,对于“撤点并校”给出了明确而严格说明和要求。

    该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表示要“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

    《民生周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教育部直属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袁振国表示,其实教育部的纠偏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

    袁振国介绍,早在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意见就提出要“对于地处偏僻的教学点应予以保留,以避免因就学路程较远造成小学生失学、辍学。”

    2006年6月,教育部分别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重点强调要“坚持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并举”的原则,要求农村“撤点并校”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2010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再一次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整中小学布局时,要统筹规划、实事求是,“避免盲目调整和简单化操作”。

    在撤点并校成为“全国浪潮”之后,教育界很多学者就撤点并校的动因、过程中的困难以及积极作用等许多问题做出过研究。直至校车事件的出现,撤点并校最终走进普通公众的视野。  

    就在记者采访完不久,教育部官网就出现了数篇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文章。文章指出,学校布局调整是个好政策,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不会因为一些问题的出现而改弦易张,只是需要“适时完善,走向更好”。

    对此,一位网友表示,如果只是政策上给予纠错规定,而相关惩罚措施不及时出台,可能会导致政策继续偏颇下去,最终造成的影响将很难“拨乱反正”了。

撤点并校:被拉长的上学路
不复存在的中学
并校之殇
“失业”的乡村教师
撤点并校的缘起与争议
乡土家园的迷失
农村学校布局应尊重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