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抽刀断水,不是根本出路

——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医改专家王虎峰

□ 本刊记者 郭铁 《 民生周刊 》(

    随着2012年的临近,新医改三年任务即将结束。医改在未来几年该走向何方,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1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求是》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断深化医改 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的文章。文中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深化医改提出了新要求。方向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行动。有媒体评论认为,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四年医改方案即将浮出水面。

    评价过去一年的医改成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医改专家王虎峰认为,2011年我们的增量改革比较快,城市职工医保、城市居民医保、新农合这三个保障项目覆盖面比较宽,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服务建设也有明显增强。但从存量角度来看,医改遭遇的困难还是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公立医院改革和药品价格这两个方面。

    “长线项目我们已经出台计划、提到议事日程了,包括区域卫生规划、多元办医、全科医生的培养等,但这些长线项目很难在短期内见效,因为它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总的来说就是都有进展,但不是很平衡。”

    同许多医改专家一样,王虎峰也将未来几年的医改重心放在了公立医院改革这一领域。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枢纽工程,与医改的其它几个方面都有关联。现在的医改,都是通过医院来解决药的问题、医保的问题、公共卫生的问题……所以公立医院改革的事情做好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公立医院占了医护资源85%的床位、90%以上的服务量,脱离公立医院改革,转而依靠其它力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谈到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及配套支持,王虎峰认为,原则目标已明确,重点在于用何种方法来实现它。

    “公立医院改革要分三个层面协同治理。第一个层面是政府自身的改革任务。除了卫生部门,和公立医院相关的各个部门都有改革任务,都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职能;第二个层面是公立医院的治理结构改革,比如我们的院长职能;第三个很少人提,就是科室层面也要改革。不管国家有多少医改政策,患者是通过看病、接触科室医生的服务来感受这项改革的。上面很热乎,讲了很多政策,但在下面的科室里如果所有的做法依然如故,患者就体会不到改革成效。”

    此外,在社会最为关心的药品价格领域,王虎峰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药品从生产企业布局,到流通企业后的业态模式,再到医院的使用,是一整套的问题。抽刀断水,仅就医院这一点来调整,恐怕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药厂、这么多同类药品都能在市场中存活?一个充分而良性竞争的、公开透明的市场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所以还要对生产流通这一领域进行综合配套改革。”

    王虎峰教授认为,在未来这一年里,最容易实现的阶段目标就是医保扩面和稳步提高居民医保待遇水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将有所缓解。

    寄望2012

    安徽网友:建议每年能给农民提供一次比较全面的体检的机会(但是体检的费用不能太高,不然他们还是负担不起),让他们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福建网友:我们都是在福州退休的企业人员,退休后到广州儿女那里养老,可医保卡不能在广州使用,我们建议实行全国一卡通最好。

    网友救死扶伤:我是一名乡村医生,这些年来拿的工资与卫生院正式职工截然不同,希望国家能尽快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

2012民生大势
食品:用理性抗恐慌
“不都种瓜了,降低点风险”
对风险因子,别太过敏
物价:起落“过山车”
“养猪赚一年亏两年”
食品价格上涨压力有望减小
慈善:渐走渐透明
“让慈善人很受伤”
自律,公众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