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过期食品能不能吃?

《 民生周刊 》(

    中秋节过后,各大食品零售商柜台上的月饼开始了一轮降价热潮。在东环城路一家超市门口,推销牌上大大地写着“特价月饼”的字样,原本价格不菲的月饼,也贴上了5折、3折的标签。

    零售商说:“降价是因为月饼的保质期为30天到90天不等,中秋之前生产的月饼一旦过了保质期,就无法再销售,消费者也不会选购这样的月饼。”

    由此可见,保质期是人们判断食物是否安全的重要因素。消费者逛超市采购食品时,一般会挑离保质期最远的。在美国,针对不同需求,把食品保质期细分为:最佳口味期(品质最新鲜、营养最丰富、最适合小孩子)、销售截止日期(商场只能在这个日期之前销售)、食用期(也就是食物的最后食用日期)、封箱包装日期(以便出现问题进行追究)四种。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教他们辨认保质期的方法,没有标注保质期的食品在欧美国家是无法销售的,消费者就是最好的保质期监督员。 

    那么,究竟什么是食物的保质期?保质期又是怎样确定的?2011年5月13日,卫生部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对保质期的最新定义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食品的保质期是由《药典》的规定和实验室数据双重确定的。在制定一种食品的保质期前,需要对食品进行微生物试验、理化试验及感官检查等客观的质量变化分析。在进行微生物试验时,常要检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由于食品不洁引起的肠胃疾病或食物中毒等,罪魁祸首通常都是相关微生物超标。理化试验一般检查浑浊度、粘稠度、酸碱度以及维生素成分有无变化等。感官检查是专业检查人员通过感官对食品的色、味、形等进行质量评估,以判断食品是否变质。一般情况下,根据食品开始变得不好吃的天数,乘上0.7-0.8的系数,就是该食品的保质期。

    一般情况下说的“保质期”,是指在那个期限内,食品的任何一方面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换言之,这是厂家的一个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会保证。如果出了问题,厂家需要负责。而过了保质期,并不意味着就坏了,只是厂家不再担保。有时候,食品过期可能只是外观不那么诱人,或者口感没有那么好……这样的食品,也还是能吃的。不过问题在于,你无法判断它发生了哪些变化。

    食品的变质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而这个变化过程,又受着生产工艺和保存条件的影响。比如说,采用巴氏消毒的牛奶,冷藏两周一般细菌不会超标;而超高温灭菌的牛奶,常温下放几个月乃至几年都不会长细菌。即使是同一种食品,不同厂家的工艺控制条件也会使得变化的过程快慢不同。

    国家对于许多食品有统一的保质期,但在国家许可的保质期内,生产控制不好的食品同样可能变坏。这样,一个符合国家“保质期标准”的食品,也有可能是变质的。对于生产厂家,消费者需要的是相关职能部门对其食品保质期进行严格监测,不合格的要重罚;导致消费者受害的,需要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保质期内不变质”需要遵循厂家的保存要求才能实现。否则,在保质期内食品也可能变质,并且厂家不承担责任。比如说,鲜奶的保质期两周,是指没有开封而且冷藏的前提下,如果已经开盖,或者放在室温下,那么就可能很快变质;再比如饼干,在保质期内不开袋的话可以保持酥脆,但是如果开了袋,环境又比较潮湿,就会很快受潮变软,变得很难吃。这些情况下,都无法追究厂家的责任。

    (朱墨轩整理)

四奶相争 该选谁
流行
从霉点争取健康权
过期食品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