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生命驰援背后:医疗资源如何分配?

□ 本刊记者 王季璐 实习生 谢忻诺 《 民生周刊 》(

    爱心接力挽救生命

    兜宝,一个出生仅仅十六个月的孩子,不幸身患恶性脑瘤,7月21日18点05分,兜宝妈妈发出第一条微博,短短十多天里,微博上万个素不相识的人在默默进行着这场爱心接力。其间一次次的困难、努力、失望,让众多网友感动落泪。

    “现在正赶往上海的途中,兜宝已经抽搐了心率只有60多,杭州急救中心不肯派120,僵持3个小时,病情危急只能冒险自己开车送。杭州生我养我的城市你的美丽在哪里?”7月21日22点22分,兜宝妈妈在微博上写到。

    孩子牵动着母亲的每一根神经,她求助于杭州120,急救中心迟迟不肯发车。

    大量网友发帖质疑:“传奇宝贝的美丽人生 ”说:120 救死扶伤的精神哪去了?见死不救良心何在?

    “小美周”说:所有朋友连起手强烈谴责无良120,面对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生命垂危的情况下,你们良心何在?为人父母的你们,将心比心吧! 

    在纷纷发表看法的同时,网友也行动起来,他们积极想办法,有的向当地媒体求助,有的联系医生,询问病情……兜宝的病情牵动着许许多多网友的心。

    终于,网友“快乐的小苏亚”辗转联系到北京武警医院的李医生,李医生委托所在医院派出120急救车,8月8日下午5点左右从北京出发,到杭州接兜宝前往北京接受治疗。8月10日凌晨,这辆满载爱心的救护车安全把兜宝护送到了北京武警总医院。在全国网友的积极努力和帮助下,历经三十三个小时的生命之旅,兜宝终于等到了北京武警总医院专家的联合会诊,守到了一丝生的曙光。

    何其不幸?何其幸?

    “当时只是压力特别大,想宣泄下压力,没想到网络的力量那么大,”回忆起从发微博到进入医院的过程,兜宝妈妈感慨良多。

    “你看这边,每天都有网友给兜宝煲的汤,还有送的东西,都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指着病房里的物品,兜宝妈妈充满感激。

    兜宝是不幸的,十五个月的孩子要忍受病魔的折磨患上了是髓母细胞瘤——生长在脑部的恶性肿瘤,忍受着病魔的折磨;但兜宝也是幸运的,有万余网友献爱心,无数的“干爹”、“干妈”伸出救援之手。

    然而,这场爱心大接力的背后,却反映出许多问题。我国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合理,这些话题被更多提及,当民众遭遇求医无门的困境时,往往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求助媒体,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如此幸运,获得如此大量的关注。

    在兜宝父母带着他在杭州和上海之间辗转求医的过程中,碰壁与心痛是常事。

    在杭州,兜宝发病时,杭州急救中心不肯派120,僵持3个小时,病情危急只能冒险自己开车送。兜宝在上海新华医院住院的过程中,几次住进重症监护室,而在从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时,兜宝妈妈却发现孩子“脖子很粘,下巴以下到处是残留的奶渍,身上也发臭了还长了痱子”,妈妈在微博上无奈又心痛地感叹,“我无法想像他在重症的三天是怎么度过的。我们的白衣天使就是这样照顾的?无奈不好发作,忍!兜宝还要在这继续治疗还要继续承蒙他们‘照顾’”。而跟兜宝同病房的一个男孩在重症监护室住了16天后瘦弱许多,更染上褥疮;另一个女孩则说她想小便时护士却说现在没空,让她忍着。

    重症监护室不允许家长陪护,但医务人员的供需缺口与现有的服务质量却并不能让已经为孩子的病痛揪心的家长放心。当兜宝在新华住院一段时间后,不得已出院,医生说不动手术就要出院,还有很多小朋友等待住院救治。而在小儿神经科颇具威望的北京天坛医院,如兜宝妈妈所说,正常住院起码排队两个月,另有一批黄牛倒卖住院床位一万元一个。有很多家庭连孩子的医药费都无力支付,却还要支付这种潜在费用。

    对于医疗水平较高的城市来说,医疗资源和患者需求的巨大缺口使得挂号难、看病难等问题日益突出,而地方医院医护人员的数量与专业水平的不足又使得地方医疗资源无法被高效应用。兜宝借由微博的传播迅速、覆盖面广而得到广泛关注,进而幸运地获得了生的机会,然而,还有更多被疾病折磨的孩子无法接触到微博或其他媒介手段被大众所知,生的机会被湮没,兜宝妈妈在带着兜宝求医的过程中便已不止一次地目睹过其他小生命的种种不幸。

    “看病难”“看病贵”的实质

    在我国,与兜宝类似的故事远没有结束。据统计,目前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三分之二又在大医院,而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

    根据对发达国家医疗服务结构的研究,他们85%的医疗服务需要都是在社区医疗机构中得以满足的。而我国,包括门诊部(所)在内的大量基层初级卫生机构仅使用了相当于各级医院使用卫生费用总额的1/3,特别是农村医院床位,在1982-2001年间,不但没有增加,反倒从122.1万张下降到101.7万张,降幅为16.7%。

    另一方面,调查显示,乡镇医院的空床闲置率很高。基层医院虽然治疗费用要相对偏低,但由于设备条件较差,服务水平不高,缺乏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老百姓生病时更信赖技术水平高、服务保障好的大医院。而到大医院就诊却又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用,所以出现了有病不治和床位闲置的问题。另外,就大医院来说,它的主要功能应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可现在却收治了大量常见病、一般病患者,也既浪费宝贵的卫生资源,又加剧很多人的“看病难”、“看病贵”。

    近日卫生部出台了 “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分解量化指标,要求医院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医院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然而,这一新政是否真的能根治“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呢?在汇集着众多优质医疗资源的北京,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患者,为“抢夺”有限的专家资源,扎堆守候在大医院外。只为了一个专家号,有的患者甚至不惜排上几个昼夜。

    推行平价医院,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势在必行,但是只要医院还实行企业化运作,医务人员的收入还与市场化经营挂钩,医疗服务就不会完全实现公益化,无怪乎大家总认为医院是“戴着非盈利的帽子”走“盈利的路”。一味的强调企业化管理,自然而然的就会强调医院的运营收入,那么这些费用毫无悬念的将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商业化模式的运作自然会使民怨声载道。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医护人员表示,兜宝故事的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合理,这才是问题的实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不一定非要限定在挂号时间和缴费时间上,加大基层医疗资源的建设,使医疗资源的“大盘子”合理分配,才是真正的惠及民生。

浙江中小企业 艰难中前行
周德文:中小企业不能盲目转型
居家养老新主张
解密眼镜店利润空间
贸易壁垒:企业走向海外难题
谁惯坏了洋品牌?
争议汉语四六级
生命驰援背后:医疗资源如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