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视点

《 民生周刊 》(

    打工青年当场拆石膏

    因凑不够1830元的医药费,在武汉打工的青年小曾让医生把自己已经打好石膏缝了针的右手,当场又拆线了。8月8日,涉事医院对当事医生作出停止职业资格、离开临床岗位、深刻检查、并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北京晚报:

    拆线的是哪只看不见的手?

    在现行体制下,医院的公益性几乎无法体现。虽然医院不是慈善机关,但也不能像个商业机构一样,首先考虑的不是救死扶伤而是自己的盈亏。为小曾拆线的,除了医生,还有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

    解决这个困局需要医改,但那个美好愿景对于众多病人和医院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若论目前的权宜之计,是不是可以引入公共财政和一些慈善资金来为平民提供医疗保障?假如这件事能做好,那么既能让普通人,特别是不富裕的人享受公平医疗,也可以让医院不再负债。

    救人要有“打捞许可证”

    近日,河南郑州一市民在郑东新区如意湖溺水,当地义务搜救队现场施救却遭到巡防队员阻止,巡防队称无“打捞许可证”不能下水。最终,溺水市民抢救无效死亡。事后,有关部门称“打捞许可证”子虚乌有。

    新民晚报:

    执法更需要“良心许可证”

    执法的确需要严格的程序,但更需要的是良心这张真正的“许可证”。法律法规的制定,原本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如果在执法过程中生搬硬套规定和程序,却不顾民众的合法权益和切身感受,那么矛盾的产生恐怕在所难免。

    见义勇为的可贵,在于它能够从速度和功能上弥补原有救援机制中的漏洞。作为对专业救援的补充,对其资质的过分要求是不合理的。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应制订更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体现政府部门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理念。

    1万元乱收费“并非大事”

    湖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李让恒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力挺高校乱收费。针对一些同学投诉说自己专升本时,被迫交了1万块钱的捐资助学费,还要签一个自愿捐赠协议,李让恒主任居然说“1万块钱,不算大事”。

    燕赵晚报:

    还“穷人教育学”以尊严

    办教育的目的变成了什么?是为了培养人才,还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我们离“穷人教育学”还有多远?我们离“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还有多远?

    1万块钱,极有可能令那些穷孩子面对大学校门而泪眼婆娑。教育部8月8日重申,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建议教育部不要放过“1万块钱不算大事”的小事,还“穷人教育学”一点尊严,而对屡禁不止的学校乱收费,不再心慈手软。因为,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公平。

    捐款现金照上传网络

    近日,慈善家李春平为患病少女捐款30万元现金,随后病人床头摆放现金的照片在网上被热传。网友称受赠者也需要尊严,赤裸裸捐赠拍照是缺德,有市民认为捐助病人是干实事,比那些变相赚钱的人好。

    人民网观点频道:

    习惯了“糊涂慈善”,何必苛求“拍照捐款”?

    将所捐金钱和病床少女合影照片放到网上的做法,确实有值得商榷之处。然而就当前来看,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显然已对只管交钱、莫问去处的“糊涂慈善”,日益变得不再麻木、难以接受。所以,比起对捐款捐物缺乏有效“寻根溯源”渠道的惯常做法,人们自然会降低相应的道德标准,而对“拍照捐款”这样的另类善举,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更大的支持了。

    在一些人眼里,“拍照捐款”也许缺少了某种纯粹和圆满。但我要说,倘若“糊涂慈善”的自我修补和纠正速度,仍是跟不上民意求新求变的强大期望,那么这样的“自我溯源”和“自我作证”,就不会戛然而止、很快消失。

通胀不止 拐点难现
何必讳言微博的传谣硬伤?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