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非科技,不低碳?

本刊记者 郭 铁 《 民生周刊 》(

    发展绿色能源的关键在于技术,但不可忽略的,是要同时为新能源的使用建立相应的社会“软环境”。

    苏小童的家住在天通苑,每天上下班都要倒两班地铁外加一趟公交车,这样算下来,仅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将近4个小时。于是,苏小童买了一辆车,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由于社区人口众多,每天从登上车门到开出小区就要半个小时,上班依然迟到。

    苏小童的上班经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是一次碳排放量的计算过程:乘坐地铁本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但由于整个城市交通网的紧张,最终迫使苏小童买了私家车;之后,又由于所在社区基础设施规划的不合理,而导致苏小童驾车的尾气排放量超出半个小时。这笔账无关具体的排放数据,而是一次对于民生与低碳关系的思考。

    建设低碳软环境

    在低碳标准尚未确定的今天,所谓的“零排放城市”在许多专家看来,不过是一个笑柄。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上,国家水利部原总工程师袁国林强调,发展绿色能源的关键在于技术,但不可忽略的,是要同时为新能源的使用建立相应的社会“软环境”,即从法律、政策、宣传、社会认知等方面来为低碳城市的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这种软环境的建立,首先需要政府在“环保低碳”的认知上转变观念。“低碳”既是科技,也是经济,但更要落实到民生的角度,才能够真正体现它的意义。

    以苏小童的例子来说,由于交通和社区规划方面的弊端,使得本该能够选择绿色出行的她被迫放弃了“低碳”的权利。而对于苏小童个人来说,“低碳”可能是她个人行为无意间带来的社会效益,但其本人可能更多感受到的是生活和工作的不便。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目前城市低碳化发展往往更注重技术层面,我认为技术层面的低碳是次要的,体系的低碳才最为关键。”而这个体系则正是强调了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社会软环境的建立。大而化之,低碳体现在城市运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上,而每一个环节又与民生息息相关。

    入夏以来,武汉、北京、长沙、南京等城市的内涝问题引来了媒体和网友的热议。尽管内涝更多说明的是城市“良心”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个城市一旦遭遇暴雨就面临交通瘫痪,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能源去处理城市建设遗留下来的问题,那么这种消耗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更谈不上低碳。

    “源头”低碳更重要

    2009年底,中国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向世界做出了三项承诺:一是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一次消费比重提高到15%;二是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照比2005年下降40%-50%;三是增加造林面积和林木储量4万公顷。总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立方米。任务之艰巨促使中央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

    政策的倾斜催生了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绿色环保产业的热情,“低碳城市”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形象招牌,但在一个城市大规模地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及产品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源头问题却容易被忽视。如果低碳的发展背后需要高碳的支撑,那么以此为代价换来的“低碳效益”则有待重新考量。

    以国内城市普遍看好的太阳能材料为例,多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硅电池的主要材料,每千克太阳能级多晶硅会产生10至15千克的四氯化硅,而即使经过工艺处理后,四氯化硅的排放量仍达到5至10千克。四氯化硅本身是一种腐蚀性极强、难以保存的有毒液体。由于不能自然降解,如果将四氯化硅掩埋或倾倒,地下水就会受到严重污染,土地也会变成不毛之地。而无论是高碳的消耗与生产过程的二次污染,都会给百姓造成更大的伤害。

    国务院参事、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冯之浚在探讨“全球经济的绿色变革与转型”问题时指出,“保障民生是中国未来三十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的‘绿色变革’和‘绿色转型’都要符合十二五的这个精神。同时,我们建议少提各种‘经济’,把绿色产业的根本放在保障民生上来。”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低碳”之路上少出笑话,避免损失。

大众体育路在何方
“洋”皮国货与“国”皮洋货
破解“达芬奇”之谜
民营医院的诚信困局
特殊教育发展之窘
催熟剂新探
生猪产业的规模化路径
工资能否集体协商
非科技,不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