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治“残摩” 先解出行难

本刊记者 胡一荻 《 民生周刊 》(

    张小姐是典型的“北漂一族”,就职于北京CBD商圈的一家公司,为了节省住房开销,她将房子租到了北京近郊的通州区。

    “因为住的地方到最近的地铁站没有直达的公交车,这段距离打出租车太近,步行的话又太远,差不多得走20多分钟,天气好的时候走走还行,遇到阴天下雨或是工作太累,真的是不想走。”张小姐一方面叫苦不迭,一方面也向记者介绍了一种解决途径,那就是“残摩的”。

    “这段距离打车要10块钱,而且想打车也不一定打得到,“残摩的”很多,都是固定在小区门口拉活的,到地铁站只要5块钱,速度也挺快的,也节省时间。”

    记者于早高峰时段来到张小姐居住的小区,随机采访了几个准备乘坐“残摩的”的乘客,多数乘客跟张小姐的说法相同,就是觉得“残摩的”方便、快捷、便宜,也解决了他们的出行问题。

    当记者问及对这种出行方式的合法性、安全性是否有所考虑时,大部分乘客表示,“没想那么多”。

    带着关于“残摩的”的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残摩的”集中的地区和相关部门。

    “残摩”非法运营

    “残摩”,正确的称谓应该是“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它是由于国家对于申请驾驶正规机动车人员标准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专门为照顾残疾人弱势群体的日常需求而特别批准的一种残疾人使用的出行工具,主要针对下肢残疾的人群,还配备了全手动操作的驾驶设计。

    在个别相对经济不发达、就业率偏低的省市地区,残疾人群相对更难找到工作,所以当地政府特别批准一部分残疾人可以使用“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从事一定程度的运营工作,自力更生保证基本的生活水平,但必须有政府审批的正规车辆牌照、驾驶证件和营业执照。

    而北京市区内行走于大街小巷,备受人们追捧从事运营服务的“残摩的”都是非法的,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明文规定“本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不得从事营运”,而且北京市对于残疾人购置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

    此外,记者走访中发现,从事运营的“残摩的”司机,九成以上不是残疾人。对于记者提出的车辆来源问题,司机们一概三缄其口,不予回答。既然规定如此严格,政府专卖给残疾人的代步车为何成为很多健康人的赚钱工具?

    记者隐瞒身份多方攀谈之后,终于从一些司机口中得知,原来他们所驾驶的“残摩”根本不是正规手续取得,而是经人介绍,在没有正规销售许可的门店里购买的。通过一位司机介绍,记者找到了一家隐藏在朝阳区高碑店乡小巷深处的“残摩”销售专卖店。

    店主熟练地跟记者介绍,标配车多少钱,加顶多少钱,加棚多少钱,全配套的车多少钱,整个过程当中完全没有询问是否有残疾人证等相关证件。只是一味地游说记者。

    记者之后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北京市无许可生产、销售残疾人机动轮汽车并进行非法拼装、擅自改装实属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经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各自职责予以严厉处罚。

    另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不仅是非法生产和销售,更有甚者,还有很多黑市交易的残摩都是偷盗来的赃物。由于这个没有相关注册和等级,所以车和车主的从属关系也得不到证明,导致行业内偷盗风气盛行。想从事这个行业的,买不起新车,就打别人旧车的主意,丢了车的车主也不愿再花钱去买辆新的,则又去打别人车的主意,如此恶性循环,影响极为恶劣。

    不仅是成品车,因为不能合法取得牌照,那些正牌残疾人所拥有的合法牌照也是不法分子的目标。

    “最近,我开残摩出门,都要把车牌卸下来,不摘牌不行,容易被偷。”家住通州区的刘先生是一名残疾人士,同时也是该区残联副理事长,他告诉记者,根据北京市交管部门新规,各加油站都强化了相关管理,对于没有车牌的三轮摩托车和残摩一律不给加油。刘先生表示,残摩丢失车牌的现象愈见普遍,估计是无法上牌照的非法残摩司机或者非法生产销售偷去了。

    安全隐患堪忧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表示,应严厉打击非残疾人冒充残疾人驾驶残疾人机动车从事非法运营的行为。

    对于这些走街串巷的“残摩”,张小姐也是爱恨交加:“方便确实是挺方便,但是也挺危险的,我每次坐的时候也觉得提心吊胆,就怕遇上技术不好的师傅。”

    2009年12月19日,北京天通苑地区发生了一起“残摩”肇事案件,一辆经过改装的“残摩”转弯时行驶过快,将天通苑小区门口一位老人撞倒,司机将伤者送到医院后逃逸,伤者由于头部受伤严重,一度陷入深度昏迷,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几天后警方逮捕了肇事的司机,老人却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

    警方向记者介绍此案例时提到,本案的肇事司机是25岁的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在非法销售点购置了一辆残摩想晚上拉拉私活,司机从来没有过驾驶经验,甚至连自行车都不会骑,非法购置车辆之后,毫无顾忌地就开上路载客,最终在仅11天后便酿成了大祸。

    警方提示市民,从事非法运营的“残摩”和“黑车”的驾驶者都没有经过资格评定和技术审核,如此从事运营服务,对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无法提供保障,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乘客为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应该自觉抵制。

    “残摩司机胆子都特别大,开起来横冲直撞,根本不管你什么红绿灯、交通规则。”面对残摩,戴先生表示。

    因为不遵守交规,导致了一系列人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残摩的”不仅交通肇事事故频发,由于多数肇事的是“黑摩的”,没有上牌照和相关登记,造成肇事后查证无据,给警方带来了很多不便,大大加大了案件侦破的难度,也加重了对事故受害人的伤害。由于选择违法从事运营工作的司机都是低收入人群,“残摩”没有太多赔偿能力。

    解决之道

    由于“残摩”司机缺乏相应的就业技能,而只需简单操作的“残摩的”就成了首选。购买无需登记手续,付钱就提车,加油就上路,上路就载客,载客就挣钱,实实在在是个“零门槛”的工作,而且不知内情的乘客们贪图一时便捷,使得司机们不愁没有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残摩的”司机被警方查扣过好几次后,仍然是屡教不改。

    北京市公安局对于整治“黑车”、“黑摩的”一直不遗余力,北京市副市长吉林就要求本市各个区县、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部门进行调查摸底,“对浑水摸鱼的假残疾人,要出重拳。”

    据北京市治理黑车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为了力争通过持续不断的集中整治,还社会良好的城市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自2011年4月至6月底,全市将集中开展打防管控一体化治理黑车专项行动。至记者截稿时,全市共查处非法运营等各类车辆3413辆(其中机动车1000辆、摩的2006辆,人力三轮车407辆);查获违法人员3413人,对其中扰乱公秩秩序、无证驾驶的123人处以治安拘留。

    4月26日,在北京永定门广场,东城交通支队的交警和交通文明志愿者一同为残疾人摩托车安装LED电子交通安全宣传屏,滚动显示“文明出行、拒绝载客”等字样,使日常出行的残疾人摩托车变为文明交通宣传车,提醒广大群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自觉抵制“残摩”运营行为,选择合法安全文明的出行方式。

    有关专家表示,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出行的难题。

保障房的博弈与挑战
监委会能否“看住”业委会
小学生留洋:喜?忧?
“药贵则优”的怪圈
宁波:把食品安全管住了
错时停车化解消防隐忧
治“残摩” 先解出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