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寻访“沂蒙六姐妹”

本刊记者 赵志伟 《 民生周刊 》(

    走在沂蒙山区,处处可见革命遗迹,村村流传着红嫂的故事。在那些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日子里,女人们积极主动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送弹药、救伤员……她们忙里忙外,用自己的乳汁疗救伤员,冒着生命危险抚养革命后代。

    她们的名字叫“沂蒙红嫂”,其中的突出代表是“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姬贞兰、公方莲。

    如今,她们中有的已经长眠于这片青山绿水间,健在者也已耄耄之年。

    时光荏苒,“沂蒙红嫂”的故事和传奇却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流传,成为滋养一方的精神财富。2009年,一部以她们为原型的电影《沂蒙六姐妹》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再一次感动了全国观众。

    在建党9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这里,专程探望了这个英雄的群体。

    沂蒙六姐妹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蒙阴县,因位于蒙山之阴而得名。“沂蒙六姐妹”就住在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村边山坡上在建的“沂蒙六姐妹”事迹展馆让人们无法忽略这个普通的小山村。

    村庄有公路相连,交通便利。红顶白墙的建筑风格,依势构建,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远远看去祥和安宁,画卷似地铺展在齐鲁大地上。

    汽车停在村委会院内,下车步行片刻,离村委会不多远,拐弯进入了一个传统的农家小院,就是“沂蒙六姐妹”之一伊淑英老人的日常居处。

    小院不大,两棵银杏树枝叶稀疏,各色花草随意地种植在屋外墙角,花开正浓。房门正对的大桌子上放着一台电视机,屋里陈设简单。

    伊淑英老人行动略显迟缓,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她身穿一件碎花布上衣,左胸佩戴一枚毛主席像章,银发满鬓,但口齿利落,看起来丝毫不像是一位88岁的老人。

    伊淑英老人当年正是在这里,不分白天黑夜地搓麻绳、纳鞋底、做军鞋,供给当年驻扎的革命战士。

    伊淑英的双手写满沧桑。她向记者展示了一双当年做好后保留下来的军鞋,厚厚的鞋底上密密麻麻的针线眼渗透着她的心血和感情,“这种鞋底针脚密,耐穿,但鞋底硬,好多南方来的战士刚开始穿时都不习惯。”她摸着鞋底,记忆犹新。

    与这间屋子相邻不远,是老人的新居。新居宽敞明亮,整洁干净,八仙椅子,家具一应俱全。崭新的墙壁上挂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同志送给老人的大幅题字:团结奋斗,振兴沂蒙。“你看看,这个新房子真好。” 伊淑英老人对记者说。

    伊淑英老人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平时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自己动手做饭吃。每天早晨6点左右,老人就起床了,起来到处走走,看看电视,关注国内外政事新闻。

    硝烟中的回忆

    烟庄村距离孟良崮约30公里。1947年5月初,孟良崮战役即将打响,15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成年男子都随部队到了前线,只剩下老人、小孩和女人们。

    “上面派下任务,需要有人操办。听党的话,有什么工作就带头。”伊淑英老人说,“你不是党员吗?党员就要带头啊!”

    正是这几个女人,缺啥干啥活,“儿童团、妇女会都干”,共同挑起了领导全村的重任。“顾大家要紧,顾小家要紧?还是大家要紧,叫我干什么,就干什么。” 伊淑英老人说起这些来,口气坚决,不容置疑。

    她们就任“村领导”不久,区上要她们村给解放军的骑兵战马凑草料5000斤,并要火速送往指定地点。那时山路崎岖,翻山越岭很困难。伊淑英当时身怀有孕,行动更是艰难。后来,“跑到北边生了个孩子,3天就起来干活了。”老人说。

    送完草料,她们又接到紧急通知,要她们在两天之内将5000斤粮食加工成煎饼再运往前线。当时全村“能摊煎饼的83人,小孩也在家里烧火。”伊淑英老人说,大家齐心协力,硬是想方设法把5000斤粮食的煎饼按时运到前线,送到了战士们的手中。

    此后,她们为伤员包扎伤口、给战士们发慰劳品、赶做军鞋、往前线运送弹药,忙个不停。有关数据显示,孟良崮战役前后,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她们把5000多斤粮食加工成煎饼,运送子弹24箱、烧柴700多斤,给部队洗了800多套衣服,做了300多双鞋。

    这年5月,就在女人们马不停蹄地奔波中,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当时号称“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等部,扭转了整个华东战局,被称为关系中国命运转折的一场战役。

    6月10日,当时的鲁中军区机关报《鲁中大众报》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报道了这6个当时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姑娘。“她们中有姑娘,也有童养媳,就叫‘沂蒙六姐妹’吧。”伊淑英老人说,这个名字是陈毅元帅当年亲自命名的。

    从此,“沂蒙六姐妹”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沂蒙山区。“我永远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们的恩情。”迟浩田同志曾不止一次这样动情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胜利,是老区人民特别是沂蒙山区人民用小米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

    续写拥军故事

    除了伊淑英,“沂蒙六姐妹”中的杨桂英、姬贞兰、公方莲三位老人都已去世,健在的还有张玉梅和伊廷珍。

    86岁的伊廷珍现在患有老年性痴呆症,已经不能清楚地表述。85岁的张玉梅老人因病住在蒙阴县人民医院里。老人身体瘦小,干练中略显疲惫,说话思路清楚,有条不紊,“吃饭、睡觉都还行。”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六姐妹”省吃俭用,舍己为国,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怕死就不革命了,革命就不能怕死。”伊淑英老人斩钉截铁地说,“入党的时候就说了,听党的话。”

    随着硝烟散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尽炮火洗礼的“沂蒙六姐妹”走进了新时代。她们在烟庄村过着宁静安详的日子,依然心系国家,拥军爱党。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和2008年汶川地震,无不牵动着“沂蒙六姐妹”的心。她们在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捐款捐物,“抗洪200元,汶川地震200元。” 伊淑英说。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她们在电视上看见子弟兵在一线不怕流血牺牲,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抗震救灾,心疼得直掉眼泪,就发动儿媳、孙女和全村妇女经过十几个昼夜加工,赶制了500双“千层底”寄给了抗震救灾一线的子弟兵。

    60多年前,“六姐妹”将自己缝制的布鞋、鞋垫送给战士。60多年后,“六姐妹”中健在的三位老人继续做着鞋垫,到部队慰问,续写拥军故事。

    她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做出的突出贡献,党和政府以及军队的领导人也始终没有忘记过。“温家宝总理,还有赵志浩(原山东省委书记)等,都来看过。”伊淑英老人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沂蒙小调”新唱
红色老区的答卷
寻访“沂蒙六姐妹”
从“小调”到华章
秀美临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