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博文

《 民生周刊 》(

    群众乐于接受才是正确方向

    新任江西省副省长才五天的朱虹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调研时指出:在拆迁改造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只要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并采取群众乐于接受的工作方式,就一定能够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一些干部常常以为自己出于公心,强拆是为了建设一个新中国,征地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修路是为了百姓谋福利,因此当他们面临反对时便陷入了无法理解的情绪之中,想不通为什么会被反对,想不通明明要为人民服务却为何不招人民待见。

    这是很多基层官员的心声。一方面他们中间确实有一部分人想为当地做点实事,想树立一点政绩,想留下一点名声,但一方面他们又奉行威权治理模式,要强势且有效率地推动工作,那么在庞大的公共利益和政绩追求面前,百姓的一点家庭利益、个人利益在他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

    官民冲突的一个要害其实就是官权与民权的冲突。按理论中的权力来源来说,官权来自于民权的让渡和许可,应当服从于民权。但在公民手中的选票还不足以决定官员命运的情况下,官权的真实来源可能是上级而不是群众,因此群众的意见被忽视也就不足为怪了。

    (摘编自周虎城的凤凰播报)

    学术达人为何都是官

    官员在学术研究中“挑大梁”,早已不是新闻。对近年来的国家重大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奖的第一获奖者、当选院士的“身份”进行分析,都会得到一个大致相同的结果,这就是官员们的精力十分旺盛,科研成果了得。

    此前,有媒体报道,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人退出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形成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有效隔离。但客观上说,这不是真正的分离,而只是表面的分离。因为学校领导只是不在校内的学术委员会任职,他们照样可以用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去获得课题、成为首席科学家、成为学术成果的第一作者,在担任校长期间,学术成果比以往更丰硕。

    在强大的既得利益群体面前,有关学术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有关去行政化的改革,变为换汤不换药的游戏。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动真格去行政化,这就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实行大学校长职业化,实行学术利益回避机制,规定所有学者一旦担任校长、副校长等行政职务之后,不能再从事学术研究。在不少国家,这已经写进法律,而就是没有立法,这也成为一条通行的规则,耶鲁大学校长不从事学术研究,某种程度说,不是他的自觉,而是利益回避制度使然。在这一制度之下,才有行政权、教育权和学术权的清晰界定,也才有学术共同体逐渐生长的空间。

    (摘编自熊丙奇网易博客)

    应该请领导站在雪中迎接孩子 

    近日,湖南省桃源县第五中学举行恢复挂牌庆典。其中,两列中学生在雪中手持花环列队一个多小时迎宾的照片被传至红网论坛,引发巨大争议。

    如果有必要搞这么一个庆典,目的也应该是以孩子们为主体,让他们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笔者查阅桃源县政府网站了解到,旅游业发达的桃源县经济总量和财力早在2002年就位列常德市第一位,人民生活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就这么一个“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地方,孩子们有了一个上学的地方,学校还要以“彩旗飞舞、锣鼓喧天、人潮如海、群情振奋”(该县政府网站相关新闻报道用语)的方式表达孩子们的喜悦,只能说明此前该县孩子们上中学很困难,政府的公共服务不到位。

    所以,桃源县第五中学搞恢复挂牌庆典活动的时候,应该请相关领导站在风雪之中迎接走进学校的孩子们,领导们应以虔诚的态度、羞愧的心情和谦虚的语气向孩子们表达歉意,求得孩子们的谅解——学校恢复得太迟了,让孩子们受了太多的苦。

    (摘编自彭联联新浪博客)

“最后的流氓犯”应该得到救赎
网络推手玩弄舆论失信任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外地人”
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