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王书伟:我的团长我的团

本刊记者 董颖 《 民生周刊 》(

    广播说唱团、广播民乐团、广播电影交响乐团……一提起中国广播艺术团,其旗下多个响亮的文艺团体的名称便可脱口而出。自194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说唱音乐团”,到1953年独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文艺团体,中国广播艺术团历经56年发展,可谓人才济济,大腕云集。冯巩、殷秀梅、巩汉林……广播艺术团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大型综合性文艺团体,身为艺术团的党委书记、团长,忙碌、亲和、幽默、自信——是王书伟给记者的印象。

    走出去,是我们的使命

    作为国家院团,身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阶段,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王书伟一直思索的问题。“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国家对外形象,我们把民族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民族文化走出去,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

    回忆起几年前在国外的一次民族交响音乐会演出,他记忆犹新。外国观众反响热烈超乎想象。当时王书伟也和当地市长一起欣赏演出,每首乐曲结束后,该市市长都激动地向王书伟描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竟然90%以上都能说对。王书伟感慨道:“都说音乐无国界,真是这样。”这件事对王书伟影响很大,使他产生一种使命感,“让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让民族文化走出去为国争光”。“我们的演奏员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文化使者。”王书伟最大的心愿是“我们要用走出去的方式,传扬中华民族文化。”      

    传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其实像艺术团这样的国家院团,完全可以只接商演。但正因为是国家团体,出于社会责任心和对国家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因此,艺术团一直坚持做自己的音乐。

    艺术周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的系列重要文化品牌之一,从2004年举办到今年已经是第七届。王书伟说,艺术周是艺术团努力打造的一个精品项目。 7年来,艺术周为社会观众奉献了40余场高品质的演出,每年艺术团要在这个项目投资几百万,但票房收入却远远不够。说到这里,王书伟颇有感慨也略显激动:“之所以我们还在坚持,并且做到年年有突破,场场有创新,为的是:一让首都舞台更加丰富多彩;二鼓励演员出新作品;三展示中国广播艺术团的综合实力。这是国家文艺团体的职责。”

    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把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以交响乐的形式更好地展示出来,从2005年开始,民族乐团在中国内地首个推出“民乐音乐季”演出。

    担任领导职务期间,作为团长王书伟多次组织艺术团义演慰问,并和李金斗、戴玉强等人共同被评为“环保公益活动形象大使”。对这一荣誉,他轻描淡写:“这个没有什么可说的,公益演出是我们的责任,用文艺演出的方式感召大家捐款、参与环保,是所有文艺团体共同的职责。”       

    做工作,靠的是诚信

    长期以来,艺术团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王书伟总结,开展各项工作最关键一点是“诚信”。他说:“在工作中不说大话,实实在在,最能得到对方的信任。”他坦言,和他们合作的国内外演出公司或单位,看中的不单单是广播艺术团的品牌、艺术水平和实力,更多的是艺术团的诚信。

    作为50年代出生的人,王书伟身上打着那个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烙印——简单、朴实、深沉、执着。说起现在的工作,他谦虚的说自己是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虽然我不擅长文艺表演,但是每种文艺形式我都喜欢,这就是我工作的乐趣。”问起他具体的个人爱好,王团长认真地想了想,略带歉意地说:“我这个人好像真没有什么爱好,如果说有,也就是工作了,而且即使有爱好也没时间啊!”

    去年,相声艺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留下的文化瑰宝是艺术团的责任。王书伟表示,为传承相声艺术,艺术团已经列出24项具体措施,目前已经完成了侯宝林、刘宝瑞、马季等老艺术家的声像收集和整理。“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给更多人带来艺术上的享受,让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事业更加辉煌。”这是王书伟团长的心愿,更是他和他带领的中国广播艺术团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

    两个小时的采访中,王书伟团长先后接了6、7个电话,中间还不断有工作人员拿文件找他签字,每次采访被打断,王团长都连声说“抱歉抱歉”。直到中午12点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时,门外还有人等着汇报工作。“我也不知道怎么会那么忙,每天一坐在办公桌前似乎就没离开过。”但从王团长的脸上我们却看不出一丝倦意,相反的,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王振耀:我为公益狂
别样“孝星”叶伟兵
王书伟:我的团长我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