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揭秘危险毒虫——蜱

桑朵 《 民生周刊 》(

    近日,河南、山东等地今夏多人被一种叫蜱的小虫咬伤,不治身亡,已引发当地村民恐慌。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何以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

    蜱虫,也叫壁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俗称草扒子、牛虱、狗豆子。蜱虫寄生于动物毛皮间,它是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因此,蜱成为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虫以吸血为生,与蚊子相似的是,雌性蜱虫吸血,雄性蜱虫不吸血。通常,吸血之后的蜱虫较吸血之前的蜱虫外观有很大变化。从体积来看,吸血之后的蜱虫最大可达到吸血前的100倍。

    据专家介绍,蜱虫本身并没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因其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来自其他动物的多种病毒。已知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都会引发严重的自热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被蜱虫叮咬过后,可能引发诸如无形体病、森林脑炎、莱姆病、细菌性疾病等,因这些病有部分相似症状,给蜱传疾病早期诊断增加了难度。

    在我国,蜱虫主要分布在河南以南地区,两广一带比较多见。它们多生活在森林、灌木林、开阔的牧场、草原、土地的泥土中,主要分布在农村,城市中较少见。但想彻底灭除它却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如同蚊子,虽让人憎恨却难以灭绝。

    蜱虫的嗅觉极其灵敏,对动物汗臭和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它常常靠着气味瞄准猎物。尽管蜱虫没有翅膀,在捕捉猎物时并无太大优势,然而蜱虫往往能巧妙利用自然之力达到目的。蜱虫一般潜伏于树叶上,等有人经过或有风吹过时就会借力而动。

    到达目的地的蜱虫会花很长时间找到适合吸血的部位,然后将口器直接刺入动物或人体内,并拼命将头往肉里钻。这个过程极不容易被人察觉,原因是蜱虫在吸血过程中会分泌一种具有类似于麻药作用的唾液,它也是传播病毒,甚至置人于死地的罪魁祸首。蜱虫体内的病毒将会随唾液进入血液中,从而诱发疾病。

    据有关医学专家介绍,被蜱虫叮咬后发病率并不高,大约有万分之一。但如果叮咬后没有及时治疗,后果将非常严重,可能使人丧失劳动力甚至失去生命。其临床症状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并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因被蜱虫叮咬后有1—2周的潜伏期,且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很多病人耽误了最佳治疗期。同时,也因为很多人缺乏正确的自救常识,无形之中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有关专家提醒,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切忌采用烟头烫、用手直接取下的方式。因为,这些方式很容易使蜱虫受到刺激。越受刺激,蜱虫越会往肉里钻,同时其嘴中分泌的唾液也会变多,进入血液的病毒也会增多,从而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正确的做法是,被蜱虫叮咬后,应尽快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处理。医生会通过麻药先将蜱虫麻醉,再将其整体取出,这样使伤害降到最低。

    根据9月9日卫生部发布的《蜱的特点及预防控制知识》,预防蜱虫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定期清理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有效预防蜱类的孳生;其次,尽量减少在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降低被蚊虫叮咬的几率;第三,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注意个人防护,建议穿紧口、浅色的长袖衣服;第四,一旦出现疑似体征,应主动就医,并将相关暴露史告知医生。同时,也要注意家畜、家禽的检查与防控,如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如发现家畜、家禽携带蜱类,用镊子取下后焚烧。蜱类较多时,可喷萨倍硫磷、毒蜱死等杀虫剂。

小龙虾味美藏风险
揭秘危险毒虫——蜱
通胀时代财富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