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健康时报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学校体育馆敞开怀抱是好事(健康中国)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敬一山 《 健康时报 》( 2024年07月26日   第 01 版)

  7月18日,北京市教委官网公布《关于推进中小学体育设施在节假日及寒暑假向学生开放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市中小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学生开放体育场馆设施。除北京外,已有广东珠海及深圳、云南昆明、浙江杭州等多地发布推进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举措,方便运动健身的民众。

  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之举受到高度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需求强烈。近年全国两会期间,陆续有多位代表委员提出我国城乡全民健身设施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突出问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少,健身设施可及性差的现状亟待改变。

  换言之,随着运动健身观念的普及,民众锻炼热情和健身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而健身场馆的建设,涉及资金、场地、管理等多种资源,很难在短时间内补足短板。在这种形势之下,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校园体育场馆,作为可供挖掘的存量资源,在暑期等时间段对外开放,成了值得考虑的多赢之举。

  为了推进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多项规定。2009年,国务院公布的《全民健身条例》要求,“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则对学校开放体育场馆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校园体育场馆的开放,能够部分缓解地方健身需求增加和场地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是具体执行过程中,也有一些现实问题值得重视。

  比如,深圳近几年一直努力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但仍有市民反映,实际开放情况并不乐观,经常遇到学校体育设施“不开放”“难预订”“可选场馆少”等情况。这种现象并非孤例,不少城市都存在类似现象。虽然对外开放的学校体育场馆不少,但是市民真要预定,并不容易。媒体在调查时发现,这些学校存在多种顾虑:向公众开放后,一旦发生设施损坏或者故障,就要增加维修成本;开放场馆必然带来人流增加,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这些成本如果都要学校自己来承担,恐怕也就力不从心。

  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虽然是众所期待的好事,但要使之不打折扣地执行,也要体谅学校的难处,消除后顾之忧,学校开放场馆才能更坚决,民众也才能真正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