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健康时报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给孩子们开出暑期健康方(健康中国)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暨佩娟 《 健康时报 》( 2024年07月16日   第 01 版)

  “孩子放假手机不离手,眼睛玩坏了怎么办”“孩子整天闷头不爱说话,怎么都提不起精神”……暑假来临,很多家长犯了愁。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中出现的“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引发普遍担忧。

  当前,“四小”问题已成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健康隐忧。据国家卫健委等公布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近视高发的年龄段从8~12岁提前至6~10岁;我国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总体也呈上升趋势。

  “四小”问题日益增多背后有诸多原因:在学习高压下,孩子们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时间被压缩;对于孩子们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学校、医院、社会和家庭各方尚未建立起整体的预防性干预机制。例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匮乏,儿童专科医院资源有限,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状态、体育锻炼和视力保护等关注不够。

  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更事关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康。社会各界亟待齐抓共管,搭建起整体联动的系统性干预机制,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织密一条全链条健康防护网。

  首先,教育体系应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为导向,推动学校的教育成效考核评价从学生的“分数优先”向“健康优先”回归。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组织监督检查,确保体育课程不折不扣地进行,并保量提质;其次,鼓励各地学校面向儿童青少年提供近视眼、肥胖症的干预服务,并增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素养、心理健康水平等进行评估,对身心健康状况欠佳的学生进行精确扶助;第三,家长可为孩子制订一些学习日程、运动计划等,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节律和学习习惯,提高自控能力。

  暑假是家长引导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好时机。家长一方面有机会更多陪伴孩子,通过观察和聊天揣摩孩子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有充足时间引导孩子从兴趣出发,培养下棋、打球、跳舞、弹琴等多种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还可以带孩子到户外接触大自然,到田间干点农活,让孩子习惯在努力付出和延迟满足中感受快乐,以更好地抵御电子产品的诱惑。

  让儿童青少年培养健全的身心素质,强身又强心,这是一项事关国家未来的重大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开出系统性“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