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深度

健康时报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溺水、外伤、中暑、腹泻……

孩子暑期绷紧安全弦

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 张 爽 《 健康时报 》( 2024年07月05日   第 03 版)

  2023年5月30日,山东省济南市急救中心进行防汛应急救援演练。
  受访者供图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急诊部罗杰(左)为患者进行诊疗。
  受访者供图

  扫码收藏《儿童暑期急救手册》

  阅读提要

  ■“一群初中生骑自行车下坡时,车刹不住,都摔倒了。一位擦伤,脸、胳膊、腿擦伤严重;一位骨折;还有一位挫伤,身体多处淤青。最严重的一位经过全力抢救,最终还是遗憾离世。”山东省济南市急救中心急救部部长黄珂提及自己曾参与暑期急救的一次经历,现在还历历在目,颇为可惜。

  ■“一位小学生一上午吃了5根雪糕,中午开始腹泻不止,出现胃肠痉挛性疼痛,最后呼叫120进行急救;一位中学生吃了隔夜的食物,多次腹泻,出现电解质紊乱,浑身无力……”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急诊部副主任医师罗杰向记者描述,在历年暑期急诊出现的各种情况中,饮食安全问题也是暑期接诊比较多的情况之一。

 

  进入7月,各地中小学陆续进入暑假,在享受假期、户外活动的美好时刻,更要做好暑期安全防范。

  7~9月是溺水高发期

  预防溺水牢记“六不准”

  “每年进入暑期,急救中心与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溺水患儿数量都会显著上升。”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陈志与福建省儿童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张敏军等多位专家告诉记者。

  每年7~9月是溺水高发期。三五成群结伴去野外游泳,下水摸鱼虾、打捞落入水中的物品等都是发生溺水的常见原因。郊区水库、河道及无人看管的水塘往往是溺水事件的高发地区。

  家中溺水的案例也不少。张敏军在急诊中曾遇到多例家中溺水事件:曾经有一个小男孩玩水时,不慎掉进家中水桶里,头朝下,被家人发现时已经失去呼吸。对于4岁以下的儿童来说,家中的蓄水容器,如水缸、水桶、浴盆等同样是儿童溺水的高发地点。

  陈志提醒,预防溺水要牢记“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若遇到其他溺水者,张敏军建议,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救,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头部露出水面,再迅速将其拖上岸。“先让溺水者头部脱离水面,恢复供氧,再进行后续施救。”

  对于有一定危险性、且没有濒水绿地的河道边,建议安装救生三件套:救生圈、救生箱、救生杆。其中,救生杆适合在岸边对溺水人员进行营救。

  外伤严重时危及性命

  要正确识别

  擦伤、挫伤、裂伤

  “一群初中生骑自行车下坡时,车刹不住,都摔倒了。一位擦伤,脸、胳膊、腿擦伤严重;一位骨折;还有一位挫伤,身体多处淤青。最严重的一位经过全力抢救,最终还是遗憾离世。”山东省济南市急救中心急救部部长黄珂提及自己曾参与暑期急救的一次经历,现在还历历在目,颇为可惜。

  在急救中心,每年暑期接诊的外伤患儿数量都比较多。黄珂解释:“暑期小孩出去玩的机会比上学时多,户外自由活动的时间一多,他们会选择骑自行车、玩轮滑等活动。此外,夏天穿的衣服少,皮肤露出的位置更多,一旦摔倒,就很容易发生擦伤、扭伤。”

  发生擦伤后,可能会出现轻微渗血。可以用肥皂搭配清水,对表皮伤口进行冲洗,也可用碘伏进行表面涂抹。如果擦伤较重,出现肿胀或渗液,可适当使用消炎的外用药膏。但如果在野外环境中发生擦伤,或擦伤部位粘有铁锈,要尽快清洗伤口,打破伤风针。

  如果发生挫伤,主要是皮下组织损伤。没有表皮出血,表现为肿胀、皮肤淤青,建议24~48小时之内进行冷敷,不要揉搓受伤部位,直到肿胀与疼痛减轻后,再选择贴膏药或采用其他方式处理促进恢复,一般7~14天可以愈合。如果挫伤发生在身体的腹部、胸部等重要部位,则一定要去医院拍片,确认是否伤及脏器。

  如果出现皮肤撕裂,可能会伤到血管,也可能会出现肌肉的断裂、肌腱的撕裂。要在第一时间止血,同时前往医院做彻底的清创,并进行手术缝合。裂伤属于比较严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具体的拆线时间和愈合时间需要医生根据受伤部位进行确定。

  相比成人,小孩更易中暑

  防中暑谨记

  快速降温及补水

  进入7月,热浪席卷全国各地。“几位中学生在户外跑步,其中一位倒地昏迷,送到我们这里时,体温达到41℃,被确诊为热射病。”张敏军每年在暑期都会碰到一些儿童青少年,因长时间待在户外导致中暑,被送到医院。

  “儿童的年龄比较小,身体发育还没有成熟。相对成年人来说,身体的抵抗力肯定比较弱,所以,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就没有那么强,再加上儿童新陈代谢快、产热多,因此更容易发生中暑等情况。”陈志向健康时报记者解释。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都是中暑的典型症状。一旦确定中暑,张敏军提醒,要迅速把孩子从热的地方移至阴凉通风或空调环境内,随后进行快速降温及补水:脱掉衣物、温水擦浴全身、少量多次给孩子喝一些常温水或电解质饮料等都是较为有效的方式。若症状没有缓解,应尽快就诊。

  “重型中暑儿童可能合并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此阶段身体进入失代偿期,有致命风险,因此,对于中暑来说,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张敏军提示,除了避免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在户外玩耍,家长对于孩子的衣着和饮水需格外关注。“家长要教会孩子使用防晒帽、长袖防晒衣,保证孩子每天喝足够的水或电解质饮料。”

  小孩腹泻要比成人情况更危急

  夏季饮食安全要注意

  “一位小学生一上午吃了5根雪糕,中午开始腹泻不止,出现胃肠痉挛性疼痛,最后呼叫120进行急救;一位中学生和父母一同吃了隔夜的食物,父母没有问题,孩子却多次腹泻,出现电解质紊乱,浑身无力……”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急诊部副主任医师罗杰向记者描述,在历年暑期急诊出现的各种情况中,饮食安全问题也是暑期接诊比较多的情况之一。

  夏季腹泻不同于冬季腹泻。罗杰提到,冬季腹泻大多数为轮状病毒感染,夏季腹泻多与食物安全有关。“夏天温度高、湿度高,食物容易变质,数小时即有可能出现细菌大量滋生、食物腐败等情况;而且夏日小孩贪吃雪糕、冷饮,进食速度过快、温度过低均可能刺激胃肠道痉挛;小孩胃肠道抵抗能力也不如成人,不洁及刺激性饮食易导致腹泻,且同样是腹泻,因小孩血容量更小,更易出现脱水及休克,故小孩要比成人情况更危急。”

  预防腹泻,罗杰提醒,家长每顿饭不要做太多,尽量不要吃剩饭;即使只坏了一点的水果或食物,也不要吃了;肉食、海产品等充分加热;避免摄入过多冰凉食物;此外,路边的野菜、蘑菇不要让孩子接触,在外面买的水果一定要洗干净再吃。

 

  相关阅读:暑期安全防范小技巧

  烧烫伤:记住“冲、脱、泡、盖、送”五字诀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陈志:冲,立即远离热源,马上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降低伤面温度,减轻高温进一步渗透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加重;脱,冲洗后再谨慎地除去衣物,如果伤口和衣物粘连,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衣服,保留粘住部分;泡,如果疼痛感强,可将烫伤部分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缓解疼痛,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盖,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防止污染,但不要加压包扎;送,尽快送医就诊。

  动物咬伤:伤口有破皮别大意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急诊部副主任医师罗杰: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一定要先检查伤口,若伤口表皮比较完整,没有破皮及明显伤口,用清水冲洗一下即可;若伤口有破皮,伴有轻微渗液或是有大面积的撕脱与出血,要把碱性肥皂抹在伤口上,冲洗干净,如此反复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清洗15分钟及以上,前往医院;若不确定是否破皮,可尝试用75%酒精擦拭局部,若有疼痛感觉,应考虑有皮肤破损;若有大面积撕脱与活动性出血不止,需立即就医。

  蚊虫叮咬:皮肤红肿用肥皂水冲洗

  济南市急救中心急救部部长黄珂:如果被不明毒虫叮咬伤,要先看下皮肤表面情况,如果有虫体或者动物毒针在皮肤表面,需马上刮除毒刺,立即用大量肥皂水清洗蜇伤或咬伤部位,如果出现全身过敏症状,需即刻到医院诊治。如果皮肤只是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红肿,要马上用肥皂水冲洗,皮肤红肿的患者清洗后在红肿表面适量涂抹肥皂水、花露水或莫匹罗星软膏等以减轻局部症状。如果出现全身过敏反应、脓疱疹、伤口剧烈疼痛等情况,需马上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