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健康时报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无陪护病房应大力推广(健康中国)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耿银平 《 健康时报 》( 2024年06月18日   第 01 版)

  今年5月,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一家养老院的老人陈翠莲突发房颤,被紧急送往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治疗。该医院实行无陪护病房服务,除住院费外,陈翠莲每天花120元,就有护理员提供全面的生活照料。根据福建省卫健委的要求,从今年1月起,“无陪护”病房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至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并延伸至二级公立医院。

  护理住院老人,如果依旧沿袭以前的思维模式——让家庭、子女等来独自承担,显然有点力不从心。护理住院老人,晚上熬夜、白天忙碌,照护人得不到充分休息,无人换班,无人替代,身体很容易“吃不消”。即使请了护工,不少普通家庭也面临着高昂的护理费用。以致于不少家庭都出现了“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尴尬态势。

  无陪护病房既能让老人得到专业化护理,又能减轻家庭的陪护负担,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目前,福建、天津、山东、浙江等多地试点推进无陪护病房模式,住院病人统一由院内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照护服务。这项服务的价格也十分优惠,据健康时报报道,无陪护服务在天津单日价格不超百元,在福建省多家医院已可走医保。

  让专业护士和医疗护理员承担照护职责,对于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陪护老人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解放,一个及时的助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可以助力患者的康复。比如根据相关职业规范,护理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要掌握照护病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等。对于护理老人,他们显然比家人护理更专业、更可靠。同时,无陪护服务也给患者提供了一份“惠民大礼包”:不足百元的价格,纳入医保的保障,都让处在疾病旋涡中的患者和家庭松了一大口气。

  孝的甲骨文形态,就是一个孩子在搀扶老人。无陪护病房为敬老爱老注入了时代化新元素、新思想和新模式,通过养老爱老责任的社会化承担、专业化接棒,逐渐栽培起长期照护老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推行无陪护病房,用社会化举措解决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有利于早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有尊严的养老,为全社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