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健康时报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新专业为养老服务添活力!(健康中国)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曹 林 《 健康时报 》( 2024年06月07日   第 01 版)

  今年高考过后,一门涉及体育、养老、医疗等热门领域的全新专业“体育康养”将迎来选择它的第一批新生。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康养被批准列入24种新专业之一,广州体育学院也成为首个设置体育康养专业的高校。

  “正规军”入场,以养老服务为中心的“体育康养”的本科化、专业化以及职业化,将最受老人期待的医疗和体育注入康养领域,将能有效地“以良币驱逐劣币”,填补这一市场的空白,为养老服务增添活力。

  首先,体育康养专业增加了行业活力,让养老服务成为一种高专业含量、受到普遍尊重的工作。在传统认知中,养老服务是不需要较高文化、只需付出体力的“粗活”“累活”。这种认知一方面造成养老服务从业者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人们对养老服务的接受度:反正没啥技术含量,只要自己能凑合,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请护工。

  这种专业缺位的矛盾,也是养老服务行业发展不充分与老人追求更美好晚年生活之间的矛盾。将体育、医疗深度融入养老,提升服务的专业化,将能吸引更多高学历人才进入这一领域,形成良性循环。专业门槛提高了,行业社会声望与人才从业期待也水涨船高,更好的专业服务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市场充分活跃,催生更细化、更精准、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其次,体育康养专业增加了青春朝气。前段时间,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首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的盛况还记忆犹新——35家全国知名养老机构,带来了养老管家、社工专员、产品营销、养老护理员等400多个岗位,供该专业首届128名应届本科生挑选。就业难的当下,出现“4个岗位抢1个毕业生”的反向火爆,恰恰反映了青春“养老人”的巨大就业发展前景。年轻人对社交媒体的熟悉,智能科技的应用,隔代社交的新观念,都能对老人融入智能社会、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体育康养专业激发了市场动力。体育康养之类的新兴养老专业将形成“鲶鱼效应”,刺激传统的养老服务不断更新换代,提升行业竞争力与创新动力。

  一门新专业的开设,不仅是体育、康养与养老的相遇,也是年轻人与老年人的相遇,形成一次社会跨越代际的美好融合。愿体育康养专业能够形成巨大的推动力,赋予“老有所养”更高质量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