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深度

健康时报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人工关节中标价格再降6%

健康时报记者 王振雅 王 宁 《 健康时报 》( 2024年05月28日   第 16 版)

  5月21日9时许,人工关节集采接续现场,企业人员将申报材料放入投标箱。
  王 宁摄

  5月21日,人工关节集采接续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唱标。
  央视新闻图

  阅读提要

  ■海南省澄迈县已过七旬的渔民张利(化名)等到了用得起的人工髋关节。张利5年前发现自己右腿出现行动不便和疼痛的现象,经医院确诊为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医生给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更换人工髋关节。但在当时,人工髋关节费用约3~4万元,加上住院费、手术费等,整体费用估计超过5万元。张利只能忍着疼痛,手术一拖再拖。“人工关节集采后,医生第一时间通知我们,让我们尽快手术,不要再拖着了。”2022年3月30日,张利在收到消息后,很快就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医院,仅自付了5000多元,成功置换了髋关节。

  ■根据接触面材料,人工关节可以分为陶瓷-陶瓷类髋关节产品、陶瓷-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合金-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膝关节产品等几个类别。新一代含陶瓷材质髋关节产品比例从集采前的87%上升至95%。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副主任、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主任高雪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陶瓷耐磨性好、破裂风险低,而金属性能相对较差。随着和国际慢慢接轨,金属类聚乙烯产品逐步被陶瓷类替代,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企业如果在周期内供货不足、供货高价产品比较多,那么这种情况下就被视为履约不佳,在竞价排名时就要向后排,给它乘1.02的系数。如果企业在周期之内非常配合医疗机构的工作,将更多中选产品投放到医院,保障患者使用,这就是履约好,就给它乘0.98的系数,让它的排名更靠前。一家企业市场总监杨国利表示:“希望通过集采能尽快将产品覆盖到市场,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选择。”

 

  人工膝关节平均降价82%、拉开“千元时代”序幕,这是2021年首轮人工关节国家集采的结果。据国家医保局数据,落地实施两年多来,全国共使用集采人工关节超111万套,每年超50万患者受益。

  时隔3年,人工关节国家集采期满,接续采购如期而至。

  今年5月21日,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在天津举行。上午8时,企业代表陆续到达现场,将一封封装有申报资料的黄色密封袋放入投标箱。

  人工关节集采降价,更多患者用上了人工关节

  人工关节是继心脏支架后,国家第二次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此次接续与首轮集采产品范围相同,包括髋关节和膝关节。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林剑浩在现场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膝关节置换面向的群体70%~80%都是老年性的骨关节炎患者。而髋关节置换主要针对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和一些先天性例如髋关节发育不良疾病群体。

  经过2021年首轮集采,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海南省澄迈县已过七旬的渔民张利(化名)等到了用得起的人工髋关节。

  张利5年前发现自己右腿出现行动不便和疼痛的现象,经医院确诊为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医生给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更换人工髋关节。

  但在当时,人工髋关节费用约3~4万元,加上住院费、手术费等,整体费用估计超过5万元。张利只能忍着疼痛,手术一拖再拖。

  “人工关节集采后,医生第一时间通知我们,让我们尽快手术,不要再拖着了。”2022年3月30日,张利在收到消息后,很快就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医院,仅自付了5000多元,成功置换了髋关节。

  “首轮集采不仅减轻患者的负担,同时因为价格大幅度的下降,导致了人工关节可及性增强。在一些基层医院,原先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骨关节病患者也能够承担得起现在的关节置换手术费用了,愿意尝试通过手术来治疗和康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姚宇介绍。

  接续集采企业数增多,人工关节中标价格整体再降6%

  “开封、唱标……”上午10时,随着集采工作人员将一封封黄色密封袋从投标箱里拿出来,台上工作人员现场拆封企业申报材料,由公证处人员见证,宣读人员将申报信息表投射到大屏幕,现场宣读唱标。

  由于本次接续采购量增加,参加竞争的企业增多,由首轮44家增加到54家。“企业申报序号52,陶瓷类髋关节产品系统申报价格……”

  随着唱标企业逐步展开,现场氛围有些紧张起来,企业代表聚精会神,不时拿起手机拍照,或用笔记录现场其他企业的报价,并及时与自身价格比对,不时低头交流,“第一轮集采后,人工关节整体打了2折。为了接续成功,只能在2折空间里再降,可降的太大也不太可行,各家企业报价非常谨慎。”一位企业代表表示。

  当一组一组产品报价后,不少企业松了一口气。报价差距没有太大,都“咬得很紧”,甚至出现了不同产品报出同一价格的情况。

  迈瑞医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大博医疗、正天医疗的陶瓷-陶瓷类髋关节产品系统报价分别为7977元、7946元、7972元、7956元、7927元。而在进口药企的报价中,差距更加接近,甚至出现2家企业报价相同的情况。

  一位企业代表告诉记者:“每个企业中标价格都不一样,有中标线、复活线等,大家一般都是在那个线范围内报价。”

  “这是我们第二轮参与招标,这轮集采相对于上轮来说价格区间更为合理一些,大家也都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积极参与接续。我们也对自己的产品中标充满信心。”一家企业市场总监杨国利向记者表示。

  “太棒了,我们的产品中标了!”11时30分,唱标完成后,随着工作人员公布拟中选结果,现场响起掌声。不少企业代表长出一口气,虽然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可当看到结果那一刻心中的大石头才真正落地了。

  最终,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中选结果显示,共有54家企业的167个产品中选,中选产品的价差平均从首轮集采的2.8倍缩小至1.1倍,人工关节中标价格整体再降6%。

  集采推动产品质量优化,患者能用上更好的人工关节

  医疗专家、人大代表、义务监督员……除了集采的医保与企业双方,本次集采现场还有更多业内人士参与。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院长张军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受邀参与此次集采。“工作人员开封、唱标、出结果。整个招标现场公开公平公正,企业自主自愿投标,程序很透明。”

  天津市肿瘤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高天夫第一次参与集采招标大会。他在现场表示,“人工关节集采,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作为医务人员能在现场见证这个环节也非常激动,希望能把更多优惠带给患者。”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中心卫生院纪检监察员吴锦则留意到,人工关节集采接续使价格继续下探,在降低患者总费用与自费的同时,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此外,集采也推动众多人工关节企业产品加速步入医院临床,产品质量得到优化。

  “我们公司在2013年成立,但对于人工关节来说,却还是一个新兴企业。”杨国利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经过一系列准备,我们在2019年拿到了注册证,赶上了2021年的集采,也顺利中标。首轮集采为中标产品后续进入报量医院减轻了难度,才使得产品加快进入临床,服务患者。”

  根据接触面材料,人工关节可以分为陶瓷-陶瓷类髋关节产品、陶瓷-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合金-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膝关节产品等几个类别。新一代含陶瓷材质髋关节产品比例从集采前的87%上升至95%。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副主任、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主任高雪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陶瓷耐磨性好、破裂风险低,而金属性能相对较差。随着和国际慢慢接轨,金属类聚乙烯产品逐步被陶瓷类替代,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带量采购改变了市场结构,增加了陶瓷髋关节在人工关节置换中的市场份额,陶瓷人工髋关节的用量至少增加20%。这也意味着,用同样的钱,患者可以用上更好的人工关节。

  6月起本轮集采落地,多种方式确保产品保供能力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6月起,接续采购中选结果将在全国落地实施,与上一轮集采平稳有序衔接,让患者持续受益。

  而落地工作则更考验中标企业的保供保质履约能力。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告诉记者:“此次中标价在首轮集采中标价的基础上整体降幅在6%左右。这有利于稳定市场供应和价格,医疗耗材临床应用,也较符合大家的预期。”

  记者观察现场发现,此次中选结果,除了常有的企业基本信息、中标价格外,履约情况单列一栏引发关注。

  高雪表示:“这是我们首次在中选排名和带量比例中,引入首轮履约情况因素。以2023年7月至12月各企业采购数据为基准,对首轮履约良好的企业在中选排名时予以适当奖励;对首轮履约不佳的企业在排名时予以适当惩罚。这也是督促企业做好供应保障,未来我们也会根据企业、医院等执行情况继续调整。”

  企业如果在周期内供货不足、供货高价产品比较多,那么这种情况下就被视为履约不佳,在竞价排名时就要向后排,给它乘1.02的系数。如果企业在周期之内非常配合医疗机构的工作,将更多中选产品投放到医院,保障患者使用,这就是履约好,就给它乘0.98的系数,让它的排名更靠前。

  杨国利表示:“希望通过集采能尽快将产品覆盖到市场,在保证供应和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做好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把关,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选择。”

  海南的张利也在关注集采信息,“集采又降了6%。膝盖坏了不要再犹豫了,需要的话就抓紧去做手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