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健康时报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夏季留意三种病

《 健康时报 》( 2024年05月28日   第 02 版)

  乙脑>接种疫苗最有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疾控科徐灵燕、黄育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流行季节集中在每年5~10月,起病急,伴有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与体征。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主要传播途径是蚊子,乙脑的潜伏期一般10天左右。

  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措施。此外,应做好灭蚊、防蚊、宿主管理等措施。

  

  手足口病>保持卫生是关键

  每年的春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柯萨奇病毒A6(CVA6)已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马廉告诉记者,柯萨奇病毒A6引起的手足口病,皮损更广泛、更严重,水疱大疱性皮损可累及手背、足背、小腿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吴珺提示,要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健康时报王圆  

  

  猩红热>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

  “近年来猩红热高发的主因包括病原体变异、宿主因素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马廉教授介绍,因无疫苗产生群体免疫,人群长期低水平暴露可使群体免疫力降低、易感性增加。

  “2~10岁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陈福宜表示,猩红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品、手、食物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陈福宜提醒,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老年人和儿童,应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当孩子生病,有持续高热、精神状态不好,小便少等情况时,要及时就诊。

  健康时报朱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