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健康时报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老眼昏花”年轻化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王 斌 《 健康时报 》( 2024年05月28日   第 02 版)

  大部分人在40~45岁出现老花眼,但现在有些人不到40岁,就已经步入老花行列。

  人年轻时晶状体柔软富有弹性,可以随时变厚变薄,看近物时有很好的调节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渐渐硬化,丧失了柔软度及弹性,看近的物体时,晶状体的调节能力降低,无法准确地聚焦于视网膜上,而会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近距离阅读模糊、疲劳、酸胀、多泪、畏光、干涩及伴生头痛等都是老花眼的症状。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如果硬撑着不戴老花镜来矫正视力,反而加重眼睛负担,产生如头痛、眉紧、视物模糊等视力疲劳症状。

  推荐一款枸杞茶防治老花眼:白菊花、枸杞子各5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坚持服用3个月,有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的功效,尤适宜老花眼视物不清者。

  

  相关阅读:年轻人“老花”是调节性功能衰退

  老花眼年轻化,主要是由于人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导致眼睛在看近处物体时易疲劳,甚至引发视觉困难。人们会发现自己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松聚焦到近处物体上,需将物体移至更远的地方才能看清,且出现眼部不适、酸胀、头痛等的症状。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许烨表示,这种情况更适合用“年龄相关的调节功能障碍”或“近疲劳”描述这一问题。出现调节性功能衰退症状的人群要注意眼睛的保护,注意加强眼部休息,及时配镜,避免加重眼部疲劳。

  (王 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