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健康时报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会飞的硫酸”进入活跃期

健康时报 王 圆 《 健康时报 》( 2024年05月17日   第 02 版)

  近日,一位女子眼部落了一只隐翅虫,结果第二天眼皮出现脓肿腐烂。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邹洋表示,这是隐翅虫引发的皮炎,多发于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

  隐翅虫的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暗橘黄色,形似大蚂蚁。邹洋介绍,隐翅虫的虫体各段都含有毒素,是一种强酸性质的毒汁,酸性堪比硫酸,夜间飞进房间落在人体表面分泌毒汁,或虫体被拍碎后释放出毒液,2~4小时即可引起皮炎。因此不少人将隐翅虫称为“会飞的硫酸”。

  患者接触到隐翅虫分泌物后,通常经历“烧灼感——皮肤发红、渐至紫红色——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脓疱——扩展成片或条状脓疱——疱破——结痂——愈后受损部位皮肤留下褐色斑痕”的病程变化。“发现隐翅虫时,不要用手拍打、揉搓,应轻轻吹掉或抖落。”邹洋表示,如果不慎接触到隐翅虫体液,应及时用肥皂反复清洗受损皮肤,用4%苏打溶液或10%的氨水反复擦抹受损皮肤,中和毒素。出现疱疹后,镇静止痒,采用消炎收敛性药物减轻刺激感,严重者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一旦发现家里有隐翅虫,可适当喷洒气雾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