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深度

本版新闻

健康时报 2023年02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独居老人

生活被孤单笼罩

健康时报记者 邱 越 孔天骄 侯佳欣 《 健康时报 》( 2023年02月28日   第 03 版)

  李枝独自坐在家门口

  阅读提要

  ■2022年有段时间,李枝出现频繁排便不畅的情况,医生建议她去医院检查治疗。“我先去了郑州大儿子家,但他们每天生活都安排得很满,我没提看病的事就走了。然后,我又去了女儿家,当时我女儿正为孩子上学的事情苦恼,我也没说,住了两天又回到自己家。”

  ■“因为身体疾病不愿和家人说,他们害怕把疾病告诉儿女后,儿女会因为嫌自己麻烦而变得嫌弃他们,担心将会打破已有的‘彼此安好’的关系。”王彦玲表示,但是这样导致的后果却是,最初非常开朗的老人,也会慢慢变得自我封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说话,面对镜中的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部分老人,他们像社会中的“沉默者”——远离家人,鲜有朋友,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仿佛生活在一个“孤岛”,被孤单围绕。

  生活成了一座“孤岛”

  受访者:杨江(化名),74岁,男,独居,一个女儿

  74岁的杨江独自生活在甘肃兰州郊区一套偏僻的房子里——靠近殡仪馆,周围人迹罕至,交通也非常不便利。

  杨江的女儿虽然在兰州工作,但长期忙于工作和生活,也很少回来。

  一个人的生活,杨江过得非常简陋,一周出门买一次菜、做一次饭,然后剩饭剩菜吃一周,冰箱里放着一堆不知道买了多久的各类饼,饿了就拿出来,热一热吃。

  每次吃完的碗也不一定及时清洗,堆到没有碗用了,再集中洗一次,有时候碗里的剩饭剩菜堆在餐桌上、水槽里,发霉变质,散发着异味。

  除了日常生活单调外,吃药就医也是杨江的难题。如今一堆慢病缠身的他,一天要吃降压药、降糖药等多种药物,但本就文化水平不高的他,眼睛又花了,根本分不清自己吃的是什么药。

  “反正吃了就行,也吃不死。”杨江总是这样说。

  现状分析

  像杨江这样的独居老人,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10年上升5.44个百分点。

  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目前有53.5%的老年人独自一人居住,26.8%的老年人和老伴同住,与子女同住比例逐渐下降,即使在80岁及以上高龄群体中,独立居住占比仍高达48%。

  老年人孤独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北京安定医院老年一病区主任任莉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老年人被孤独困扰的问题一直存在,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独居老人一般只有一个人,平时吃饭也是能省则省,一个人运动量也会减少,因为没人陪伴,还会让老人产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一科主任张守字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独居的老年人会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有研究证实很多疾病发病和老年独居有关,如老年痴呆症、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还会导致生理指标异常,如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最终导致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孤独感的侵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王葵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一方面,生命中重要人的离开或者子女长大离开家庭,导致老年人与社会连接的节点不多并且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虽然有不少子女和孙辈但平时独居或者虽然和晚辈住在一起但因关系欠佳而没有实质性交流,导致一些老年人与社会连接的质量不高。”

  排解老年人孤独感,任莉建议,第一,子女亲属加强关怀。这种关怀不是随意打个电话或简单看望一眼,而要关心到点上,即让老人敞开心怀,负面情绪也可通过这种交流得到及时疏解。

  第二,老人主动加强社会连接。老年人自身要认识到长期孤独可能造成的身心危害,通过丰富生活来调节孤独情绪,例如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多与外界交流。

  第三,增加老人社交机会。社区等相关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安排老人参与一定社交活动,给他们交流沟通的机会。还可了解老年人专业特长,鼓励他们作为志愿者,建立与他人联系。

  看病就医成为难题

  受访者:李枝(化名),71岁,女,独居,三个儿女

  71岁的李枝,独自在河南开封农村里生活,老伴六年前生病去世后,李枝不得不面对独居生活。

  “我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在郑州工作,小儿子外出务工,女儿嫁到了安徽,虽然现在交通方式便利了,从老家到大儿子居住的郑州高铁不到半个小时,但一年中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

  2022年有段时间,李枝出现了频繁排便不畅的情况,在村里的诊所开了药,三个月了也不见好转,医生建议她去好一点的医院检查治疗。

  “我想着正好去看望孩子,顺便把病治了。我先去了郑州大儿子家,但当我到了之后,发现他们每天生活安排得很满,我呆了几天也没提看病的事就走了。”

  “然后,我就又去了安徽的女儿家,当时我女儿正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情苦恼,所以我也没有把自己身体的情况和女儿说,住了两天又回到了自己家中。”

  回忆起这次经历,李枝眼中带泪,“老了,不想成为儿女的负担,但自己确实过得并不容易。”

  今年过年期间,李枝格外开心,整整齐齐的一家人终于都汇集在李枝的家里,然而对于李枝来说,开心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从初三开始儿子女儿及孙儿、孙女陆续离开,李枝又经常一个人坐在屋门前,眼神看着前方,那是期待下次不知道何时再见的迷茫的目光。

  怕成为负担,很多老人需要看病就医时选择不告诉子女。

  在中日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心理师王彦玲的门诊中,就曾接诊过类似这样的患者。“有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曾来到我的门诊,他老伴去世了,后来患了前列腺癌,他闺女在美国,就剩他一个人。他不愿意告诉女儿自己生病,自己看病,内心非常焦虑。”

  “最初非常帅,慢慢地驼背了,再后来就开始拄着拐杖,满脸落寞,情绪低沉,他担心老了怎么办,若和女儿说了自己的病情,给女儿带来麻烦怎么办?”王彦玲见证了这位老人的变化。

  “因为身体疾病不愿和家人说,心理疾病也随之而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们害怕把疾病告诉儿女后,儿女会因为嫌自己麻烦而变得嫌弃他们,他们担心将会打破已有的‘彼此安好’的关系,这些老人会想,不告诉儿女就会减少他们的负担,纠结再三还不如自己去看病。”王彦玲表示,但是这样导致的后果却是,最初非常开朗的老人,也会慢慢变得自我封闭,不愿与儿女分享自己的事情。

  张守字也发现,在临床上,老人自己一个人来就诊的不少,越是一些子女非常优秀的家庭,老人反而是一个人居住,因为子女优秀都跑到外地生活,就剩下老人自己一个人在家。有位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总是老人自己来取药,他记性不好,但他认为自己还能照顾自己,尽管取药流程医生说了很多遍,但还是会中途回来反复问。

  独居老人遇到健康问题怎么办?王彦玲建议,生病的独居老人一定要及时把病情和子女说,尽早治疗,这样不仅能防止老人身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还可以防止老人心理出现问题。此外,年轻子女要主动去照顾老人,给他们足够的陪伴,让老人安心。

  此外,建议社区或村卫生中心方面应给独居老人提供一些方便,比如定期为村内或社区内的独居老人进行健康监测,时刻关注老人的精神状态。在有就医需求而无法及时联系到子女或朋友帮助时,可以通过家庭医生或社会机构等寻求帮助。

  短视频成生活寄托

  受访者:谢琴(化名),82岁,女,独居,4个儿女

  2023年2月5日,癸卯兔年的元宵节,82岁的谢琴一早起来,热了热前一天晚上剩下的粥,凑合了一口早饭,过了一个没有汤圆也没有家人的元宵节。喝完粥,谢琴洗完刚用过的那一个碗,就坐在书桌前刷起了短视频,直到太阳照到家门口,她便搬个小板凳坐在阳光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看着人来人往。

  这是有4个儿女、10个孙子孙女和17个重孙的谢琴的生活日常,在外人看来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如今只剩她一人住在湖南老家这幢三层的老房子中。

  “我小女儿在美国工作,大女儿在茶陵县城开了店铺,两个儿子都到外面工作去了,他们为了生活在外奔波,为自己的小家庭努力,回家的时间很少。我会努力让自己想得开,但仍时不时感觉到孤独。”谢琴来自湖南株洲茶陵县的一个村庄,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自老伴2010年去世后,谢琴一直一个人生活着。

  2021年之前,谢琴一直用的是老年手机,后来实在想知道年轻人成天抱着手机到底在看什么,才花钱换了一部智能手机。一拿到手机,她便跑到同村的侄孙媳妇家里,让她帮忙给手机安装了短视频软件,从此短视频成了谢琴与外界连接的重要通道。

  谢琴并不避讳自己的孤独,她说,年纪大了,没有工作,孩子们又不在身边,每天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说话最多的对象就是“手机”,说不孤单是不可能的。

  现状分析

  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向中老年群体渗透。《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有近2.6亿名“银发网民”(50岁以上)。《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0.19%老人在一些App上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

  “使用智能手机,会给老年人一种自己跟上时代脚步的感觉。”王葵称,尤其是短视频平台兴起之后,老年人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日益强烈。对于老年人来说,与文字内容相比,视频内容更加友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智能机看短视频,并且在这上面花掉越来越多的时间。

  王葵表示,在观看短视频之余,一些老人也成为创作者发布视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打发了时间,也收获了一些乐趣。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一些潜在的问题,如长期看手机容易带来眼部疾病、引发神经衰弱、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

  王葵分析,老年人之所以对于智能手机和短视频欲罢不能,或者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跟上年轻人步伐,找到更多共同话题;或者是希望建立与外界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身份或者价值上的认同;或者是借此排遣,填满充裕的时间。“无论哪一种,都折射出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精神世界孤独、匮乏的现状。”王葵称,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最重要的一条是:主动走出去,积极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系,如买菜、逛街、跳广场舞、摄影等。

  2013年7月1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曾提到,“将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

  解决老人孤独,引导老人更健康合理安排时间,需要更多社会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