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9年07月30日 星期二

当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走失调查

健康时报记者 张 赫 《 健康时报 》( 2019年07月30日   第 03 版)

  为了防止再次走失,头条寻人在成功帮王芳找回老刘后,为老刘赠送了定位手环,防止老刘走失找不到家。

  王芳专门为老刘的每一个衣服裤子上都缝上SOS名牌,写上姓名住址等信息。
  张 赫摄

  老人被找到和家人团聚后激动地泪流满面感谢好心人
   “头条寻人”供图

  每一位失智走失老人的背后,都写满了整个家庭的离合悲欢。

  他们有的在久别重逢后痛哭拥抱,哭诉着以为再也见不到的恐惧和辛酸;

  也有的在一次次辨认否认后黯然神伤,终究盼不到虚惊一场的惊喜。

  在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背后,疾病犹如橡皮擦一样,

  残忍地一点点擦掉老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记忆和念想。他们需要被关注,也需要为爱被寻找。

  编者按:近日,今日头条“科技向善万家团圆”发布会在京举办。自2016年2月今日头条公益寻人项目“头条寻人”启动以来,截至今年7月,已经帮助超过一万个家庭团圆。据《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测算,中国每年走失老人约为5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370个走失老人案例发生。走失原因主要是疾病、迷路等,这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走失老人的最大比例。

    

  阅读提要

  ■“你是谁呀,为什么来我们家?”老人看到王金玉,满眼恐惧。但还没等女儿反应过来,老人又瞬间变得温和,试探着伸出双手,握住她的胳膊说,“你这丫头,长得像我小闺女。”说完,咯咯的自己笑了起来。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一个表现就是方向感缺失,找不到回家的路。据《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测算,中国每年走失老人约为50万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走失老人的最大比例。但早期患者和正常衰老的表现非常相似,起病缓慢而隐匿,时好时坏,子女不能时常陪伴老人身侧,很容易被家属忽视。

  ■2月9日上午,今日头条实习生于瑛琪在微博中看到李家那则寻人信息,便反馈给今日头条的工作人员,经过向媒体和家人求证后,2月9日13时04分,今日头条将这条寻人信息作为一条弹窗,推送到廊坊地区部分今日头条用户手机上。

  ■根据2019年7月24日今日头条寻人发布的数据统计,有超过74.9%的走失者能够在72小时内找回;24小时内找回的概率为46.9%;24至72小时内找回的概率为28%。随着时间的延长,找回概率将出现大幅下降。

  ■健康大脑重量通常在1100克到1400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通常会萎缩到小于1000克。在不断地萎缩过程中,患者会忘记做过的事情,找不到可以表达自己的词汇。他们无法再逻辑性地思考,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忘记亲人和熟悉的环境。

    

  86岁的老爹又走丢了

  他拎着菜,说是去给50多岁的孩子买娃娃

  “父亲已经连续走失过两次”。

  王金玉(化名)在家排行老四,在得知父亲陆续走失找不到家、被邻居和公安局送回才意识到,问题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

  “你是谁呀,为什么来我们家?”老人看到王金玉,满眼恐惧。但还没等女儿反应过来,老人又瞬间变得温和,试探着伸出双手,握住她的胳膊说,你这丫头,长得像我小闺女。说完,咯咯的自己笑了起来。

  从前,家里人一直觉得老人虽然年龄大了,但是身体还可以,更何况每天都还打电话回家。“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最近一年多每次给爸爸打电话的时候,他都会反复问重复的问题。没想到,父亲真是老糊涂了!”

  这些被大众普遍认为的“老糊涂”,医学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报告》数据指出,截至2015年全世界共有4680万人罹患该病,每3秒钟就有1例新发病例。2013年6月《柳叶刀》研究发现,2010年全世界约有3600万患者,其中约四分之一在中国,患病人数已是世界第一。

  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一科主任张守字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一个表现就是方向感缺失,找不到回家的路。而据《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测算,中国每年走失老人约为50万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走失老人的最大比例。

  但早期患者和正常衰老的表现非常相似,起病缓慢而隐匿,时好时坏,子女不能时常陪伴老人身侧,很容易被家属忽视。

  “老大爱吃饺子,老二爱吃炸鲫鱼,老三爱吃皮冻,老四爱吃酸菜,小儿子,最淘气,从小就爱抢姐姐们的好吃的……”得知老人找回来,5个孩子们都陆续回家探望,这时,老人的记忆仿佛又“恢复了”。把需要买的菜单记录好后,老人不让任何人跟随,执意自己去小区大门外30米的菜店,看到老人状态还很正常,子女们也就顺应父亲的意思。而这一走,就是近一小时。

  姐弟们发现时间不对劲后,马上下楼去找,菜店老板却说老人的确来买了八九样菜,但买完就走了,说孩子们都回来了,和自己在家不一样,要做好吃的。

  3个小时了,老人还没找到。王金玉又到县城派出所报了案,但公安局表示,还没到24小时不能立案,但还是协助调取监控画面帮助寻找。

  从小区门口的监控一路跟踪,发现老人在两小时之前,上了县城去市里的大客车。估算着时间,姐弟几个马上开车去追,最后在距离市区客车站1千米的商业街玩具店找到了父亲。

  “当时父亲左手拎着好大一袋子的菜,右手一个个摸着门面外展台的玩具,一会摆弄着娃娃听着音乐,一会看看赛车跑的多远。”王金玉说,直到弟弟控制不住走过去抱住父亲,父亲才回头,看到姐妹几个已经哭成了泪人。

  而此刻,父亲反而笑了,温柔的说了一句:“老爹都来给你们买玩具了,以后别人有的,你们也有咯,还哭啥呢?”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很多人都会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失去记忆,最后记得的,往往都是人生中最深刻的日子。

  在这一刻,王金玉才意识到,自己回来晚了。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除了药物延缓病情、改善症状,更多的是需要家庭的关心和护理、社会和人文的支持和关怀。

  世界卫生组织阿尔茨海默协会最新调查发现,有30%的老年痴呆可以通过非药物来调控。而在老父亲最需要孩子的时候,他们,都不在身边。

  在2017年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活动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教授介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数量逐年上升,但漏诊率高、致残率高、家庭和社会负担重。

  我国轻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14%,中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25%,重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34%。

  走失老人死亡率高

  父亲走后第三天,他在雪里看见了遗体

  但却不是每位阿尔茨海默病的家属都能这么幸运地找到走失老人。

  更多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走失后,就再也找不到家、长时间流离失所,没办法重新回归生活。

  “2012年12月1号,我在学校上自习,妹妹来找我说爸爸又走了”“2012年12月3号,我和妹妹看到了雪地里爸爸的遗体,我们怎么摇他都不醒。”

  7年后,27岁的叶洪(化名)终于敢直视这段日记。

  当时已经20岁的叶洪刚刚上高一,在之前的两年,他休学照顾父亲。2008年,父亲被诊断患上阿尔兹海默病,母亲由于精神问题没办法时时刻刻照看父亲。

  作为全家排行的老二,叶洪因为成绩好、哥哥因为再不高考就没有机会参加考试,被懂事的妹妹央求着,继续上学,16岁的妹妹从此辍学打工。

  2012年8月,叶洪的父亲叶大国就走失过一次,叶洪和大哥还有邻居一起,在人工湖附近找到后,便开始把叶大国(化名)反锁在平房内。

  “那时候我每天中午回家给爸妈做饭,但经常被爸妈在屋里的自言自语吓到,他们会问我是谁,也会问自己是谁。”叶洪说,就那样关了几个月,见到父亲情况有好转,于是兄妹三个商量,让父亲正常生活,只要答应不再乱走就可以。

  没想到,在这之后第三天,父亲就在冰天雪地里消失不见了。

  “当时我在晚自习教室被叫走,整整找了三天,看到了父亲的尸体。”叶洪说,他知道父亲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在那之后,叶洪一直把父亲的错归咎于自己没有辍学照顾家庭。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走失后,由于各项生活能力降低或丧失,死亡率非常高。头条寻人统计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走失后死亡率高达10.47%,远高于一般走失者死亡率3.1%。

  相比于已经被找到的走失老人,还有一大部分是再也没有音信的。

  娇娇(化名)的母亲,在7年前就已经走失,至今还没回来。

  娇娇记得,当时已经60多岁的单身妈妈心心念念的就是娇娇带回一个男朋友回家,她才放心。没想到的是,妈妈给娇娇的时间太短,后来妈妈基本上忘记了所有事物和经历,而她还没有像小时一样牵着妈妈的手走,给她讲她忘记的一切,妈妈就忘记了回家的路。

  娇娇说,她从未放弃过寻找。每次在微博上留言回忆阿尔茨海默病妈妈走失之前的点滴都有人回复,其中这个两段话她每次看到都泪如雨下:

  “爸爸是56岁那年患的阿尔茨海默病,到今年已经十年。他患病之初,经常走丢,但口袋里总装着一本被磨旧的通讯本,首页便是我的电话。四年前,语言障碍,现在已经完全丧失了语言功能。我一直期望,有一天爸爸能想起我们生活的点滴,能用语言表达他的喜怒哀乐,哪怕只是像孩子一样。”

  “儿子看到一个跟文章主题类似的视频,当晚睡觉前说,妈妈,你一定要记住我啊,不要忘了我,一定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我……”

  走失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留给患者家属的,是无尽的煎熬和自责。

  一次偶然

  借助科技让寻找走失老人更便捷

  电线杆、报纸中缝、救助站、视频监控……

  以前,和走失老人相关的是这样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点,受众人群相对较少,让找寻走失老人屡屡遇到非常大的困难,但如今,通过网络和手机,这些信息被技术重新连接在一起。

  2016年2月8日,大年初一,别人家在欢欢喜喜地过年,居住在河北燕郊纳丹堡小区的李家人却在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上街张贴寻人启事等方法,寻找走丢的八旬老人。

  “姥姥李凤琴出去散步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了,走的时候也没告知家人。”老人的外孙女还求助了微博大V转发寻人微博,但是没有任何进展。街头张贴的寻人启事,一天下来也没有换来有价值的线索。

  2月9日上午,今日头条实习生于瑛琪在微博中看到李家那则寻人信息,便反馈给今日头条的工作人员。

  经过向媒体和家人求证后,2月9日13时04分,今日头条将这条寻人信息作为一条弹窗,推送到廊坊地区部分今日头条用户手机上。

  范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用户。

  据范女士回忆,大年初二那天她要上班,上午10时左右出门倒垃圾碰到一位老太太要水喝,“我给了她热水,她非要喝凉的,喝完自己打摩的走了”。

  李凤琴老人的坐标越来越明晰,李家人最终在火车站里找到了疲惫的老人。老人神情萎靡疲倦,双手满是尘土,嘴唇干裂,走丢30多个小时的老人几乎没有吃一口东西,独自度过了北方寒冷的冬夜。

  此后,今日头条发起面向全国的公益寻人项目——头条寻人,利用地理位置弹窗的方式,将走失者信息推送给走失地点附近的今日头条用户。

  根据2019年7月24日头条寻人发布的数据报告,有超过74.9%的走失者能够在72小时内找回(24小时内找回的概率为46.9%;24至72小时内找回的概率为28%)。随着时间的延长找回概率将出现大幅下降。

  数据显示,72小时到7天内走失者的找回率为12.1%。而当走失时长变为一个月,找回率将下降为7.2%。这意味着家人走失后,72小时是寻人的黄金时间。而对于走失时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的老人,几小时,也意味着凶多吉少。

  头条寻人项目总监曾华介绍,“生离死别”这4个字,对于和平时期的普通人,只是一个修辞,但对于头条寻人项目组,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故事。

  “一个老人失踪在一个小时之内,我们会预估在这一个小时内老人步行半径所能达到的距离,保守估计不会超过5公里,依靠地理位置推送技术,以走失地为圆心,5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向所有出现在这个圆形区域内的用户推送弹窗。走失的时间越长,这个同心圆就会越大。”

  而在2018年统计的走失老人中,有12473位老人未采取随身携带手机、GPS定位设备等防护设施,占96%,通过佩戴防走失设备降低走失风险刻不容缓。

  “老板,有位老人过来应聘厨师。”

  “这不是头条推送的那个人吗?”

  王芳(化名)在发现老伴老刘记忆力不好的时候,就用了3天时间,把每一件外套和裤子上都缝了卡片信息。

  住在北京房山的老刘每次走失都要在外面遭罪两三天。

  长安街旁边的南池子,是老刘出生、成长的老家。从房山到南池子,这段路很长,是老刘失忆后步行都走不回去的几十公里。

  这段路也很短,是160cm身高都不到的王芳,走过无数次的“寻夫路。”

  从北京市区到王芳和老刘的房山家里,需要2个多小时,下了地铁,还需要乘坐901路公交。

  两年前,老刘第一次走失,就是乘坐这路901公交车。

  当时,他乘坐901路公交在“岳各庄桥东”站下车。“岳各庄桥东”附近没有商业区,家人找公交公司调监控也只找到这里,下车后线索就断了。

  “我和女儿找了他整整两天,之前他总嚷嚷着,要回市里老家看看,但是在那附近也没找到。”王芳说,两天之后,一家饭馆的老板就打电话过来。

  饭馆老板说,老人一早来到店里,告诉服务员说,你们老板让我来应聘给你们做厨师。服务员此前没有得到新厨师报道的消息,只能等老板来。

  老板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个老人,就是刚刚在今日头条推送的寻人信息上看到的那位,于是马上给老刘的家人打电话。

  头条寻人提供的数据显示:其近三年半来共发布了74042条寻人信息,其中40.58%为老人;在走失老人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12107位,占比40.3%。

  老刘虽然是初期患者,但是忘记回家的路是常态。

  “后来不管他去哪我都要跟着,有一次他生气说,我又不是犯人,你不要总跟着我。”王芳指着此刻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老刘说,就连冬天他四点起来去广场写毛笔字我都要跟着,他要是丢了,我就没有老伴儿了。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除了大脑皮质的萎缩,他们大脑的海马体也出现了显著的缩小。

  美国流行病学博士大卫·斯诺登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健康大脑重量通常在1100克到1400克,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通常会萎缩到小于1000克。

  在不断地萎缩过程中,患者会忘记做过的事情,找不到可以表达自己的词汇。他们无法再逻辑性地思考,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忘记亲人和熟悉的环境。

  但即便如此,他们总是在一个个瞬间,用种种方式,告诉你,他们也还记得你。

  娇娇依然记得,在母亲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那天,她静静地陪着母亲,她看书,母亲就静静地坐着,然后突然问她:“等会你还走不走?”

  娇娇本来还在忐忑,是不是母亲又忘了自己是谁,于是“聪明的”试探着回答:吃完饭,天不黑就走,天黑就不走。

  还没等娇娇话音落,母亲像个孩子一样跑到窗户旁指着大亮的天说,你看,天黑了。

当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