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快节奏里学会慢生活

健康时报记者 杨小明 《 健康时报 》( 2018年12月18日   第 02 版)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现在城市工业时代的座右铭,

  道尽了快节奏下效率至上的进取价值观,然而疲倦、焦躁、压力也如影随形。

  缓冲快节奏,需要学会慢生活,这不仅不矛盾,反而是一种辩证的健康生活观!

  慢,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生活张弛有度;慢,不是懒惰,而是让生活变得细致。

  慢,是态度也是方法!

  专注中也保留缓冲,从容高效

  快节奏的生活里,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我很忙”,忙得没时间运动,没时间交朋友,没时间陪家人……忙碌的生活里,固然事务繁多,但是如何在专注中找到缓冲,是一种生活哲学。

  网上曾曝光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某日行程:早上4点钟起床,辗转几座城市,晚上7点10分到达办公室再继续工作,就连吃饭的时间都详细地规定了时间段。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在忙碌的一天中,王健林有一个专门的时间段安排抽空健身45分钟。

  我们不妨给自己定一个工作习惯,集中精力专注高效地忙一件紧急或重要的事情,等到完成这件事情之后,给自己预留一段10分钟缓冲时间。这10分钟,去单位楼下走一圈,走到街边给自己买一杯咖啡,作为大脑的缓冲。

  繁杂中分轻重缓急,举重若轻

  每个人似乎都有忙不完的事情,然而却常常无法聚焦与专注。在国外一些企业中,有一群职场人被称为“pseudo worker”,中文意思是“伪工作者”,这些人每天都在忙乱的应付事务性工作,找不到工作的重点,他们被形容为“看上去很忙,根本上却不产生任何效果”。

  有时候我们看起来很忙,或许就是“pseudo worker”中的一员,大事小事、琐事混在一起,结果变成了没有时间的人,甚至习惯沉迷于这种忙碌,获取一种自我安慰和满足。

  当觉得自己很忙乱的时候,不妨拿一张纸把一天或一周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列出清单,不仅可以省出大量的时间去做重要的事情,而且可以让自己更从容,化被动为主动,变焦虑为掌控,让自己举重若轻。

  吃饭列入重要清单,温情相伴

  无论节奏多忙,吃饭是无法省去的流程,不妨把吃饭当成一种慢生活的减压方式:系上围裙给自己做一顿饭,或陪家人好好吃一顿饭,不仅释放压力,更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演员周迅早年间在拍摄电影《风声》时很忙,压力大的时候就喜欢自己做白水煮面,哪怕剧组工作再忙,放一点青菜,不放盐不放油,不担心会变胖,吃完后就是一身汗,浑身有种放松的感觉。很多人要么忙着应酬,要么抱着吃外卖的心态,好好吃一顿饭,从来不在自己的“重要工作清单”中。

  李嘉诚曾定下规矩:“无论工作多忙,每个星期一家人都会一起吃个饭。”李嘉诚尚能如此,工作再忙,琐事再多,不妨把好好做一顿饭或吃一顿饭列入“重要清单”中,会发现一样可以完成和放松。

  经常设置独处时间,静心守志

  在绘画和设计学上有一种手法叫留白,就是特意预留空白烘托意境,生活同样如此。把时间都填满的生活,就像是一张画满线条的白纸,压抑而沉闷。真正有智慧的生活,就像画画,除了繁忙,还需要闲暇时的留白。

  人就像一台机器,我们无法不停地运转,也无法不停地往里面装东西,需要定期放空。所以无论多忙,不妨给自己预留一个独处的时间,这个时间里只有自己,没有应酬,可以是运动,也可以是看一本喜欢的书,更可以就安安静静待着,一杯茶,看窗外,哪怕静静的发呆。

  古人说“君子慎独”,独处是清理,是整理,也是检视,清理那些不重要的或者已成为累赘的,整理那些重要的,检视那些忽视的。把头脑中积攒的垃圾彻彻底底清空,神清气爽,犹如一张白纸一般,灵感回来了,热爱和新奇感也回来了……最重要的是我们为生活腾出一个空间,让自己有时间平复浮躁不安的内心。

快节奏里学会慢生活
声音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有个中美肿瘤专家联合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