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

说情怀:医道和本心

《 健康时报 》( 2018年07月24日   第 03 版)

  葛均波院士

  赵平理事长

  张力伟副院长

  第二届

  国家名医盛典(2018年度)

  发布了国之名医系列榜单,

  362名国内各学科领域的

  杰出医生代表入选。

  大会上,

  国之名医荣誉医生代表

  围绕名医成长、成才主题,

  分享了自己的名医成长之路,

  以及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感悟。

  医生的救死扶伤精神是一样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每位名医身上每一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可是为人民服务、为病人服务的救死扶伤精神是一样的。

  虽然社会对我们有一些误解,虽然我们自己有的时候向媒体反映说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学医,可是我还是让我自己的孩子学医了,周围的很多人也是这样的,让他们也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

  我们说什么是医生?医生要救死扶伤,医生要爱岗敬业,医生同时又要敬畏生命,我们在把我们医学中学到的知识,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病人生活得更有尊严。医生不是神仙,虽然形容我们手到病除华佗在世,可是我们能做到的是减少病人的病痛,让我们的病人生活得更有尊严,让我们社会更和谐。 

  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原院长、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医生的核心价值是救死扶伤,中国医改最伟大的成就是创建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然而与医改成功相伴的挑战是,中国的就医需求出现了井喷式的释放,医改前的2005年,全国总诊疗人次41亿,到了2017年,升至81亿人次,成倍增长的负担落在了中国250万医生的肩上,请问,全世界有哪个国家的医生能够默默地承受如此之重负?要让社会了解医生、认识到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中国每年有上千万的患者为了寻求名医不远万里,不顾奔波劳顿,因此中国需要更多的名医,中国有必要培养更多的名医。党中央健康中国2030的大纲,说明了中国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民的健康,全民的健康需要更强大的医生队伍,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期盼着更多、更优秀的医生保驾护航。中国需要更多的名医,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健康需要。

  给病人带来更好的结果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张力伟:回忆我的成长之路,从事神经外科33年,无论是治疗成功后的兴奋,还是治疗失败后的沮丧,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开颅手术,第一次参加重病人的抢救,第一次独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第一次在脑干生命中枢上做手术,第一次让准备放弃病人,通过我的手术治疗让他回归社会,第一次面对着治疗失败的病例,第一次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手术,第一次毫无办法面对不断复发的肿瘤病人和家属,第一次听到因为不能手术,病人和家属绝望的哭泣。许多第一次构成了神经外科医生成长的轨迹,构成了技术突变的节点,构成了追求卓越的动力。

  作为医生,往往希望给病人解除更多痛苦,希望给予病人更好的结果,这是职业所赋予医者的一种责任,也是医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但是医学的最大挑战就是生命与疾病的复杂性和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医学的复杂性让医生纠结在理性与现实的矛盾中,不能兼顾和平衡。

  作为脑外科医生更是如此,每当看到脑部恶性肿瘤病人复发后,因为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在痛苦中挣扎,看到一个个无助的生命在计算着最后几个月生命的期限,我有时也在自问,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样的专业,为什么选择每天面对的是痛苦和绝望的病人,为什么不能让自己轻松一下,在职业中寻找快乐,不再挑战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

  每次看到病人期待的目光,病人和家属的信任鼓励,想到通过我们的手能把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抢救回来,尽管做了十几个小时的手术,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的职业快乐就是挑战复杂的疾病,给病人带来更好的治疗结果的那个瞬间。

  至今还有一些事情历历在目,记得为了研究最适合的外科手术入路,我在实验室每天做尸体解剖,时间久了,头发被浸泡尸体的药水染黄了,眼睛被刺激得不断流泪,每当要放弃的时候,就想到如果我们不付出,病人有可能就会有生命的付出。

  记得一位病人家属写给我的信说道,您的手术成功让我们没有失去母亲,让我们家庭重新团圆,让我们重新认识爱,您给了我们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让我们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幸福。

  我也记得从我从事神经外科开始,我的老母亲每次对我说的总是那几句话,一直到今天,“对病人要耐心点,多解释几句,他们不容易,手术慢点做”,今年老人家88岁。回顾成长的历程,有太多的记忆,难忘的回忆。

  健康时报记者杨小明整理

说情怀:医道和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