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8年04月27日 星期五

他们是嗓音训练师

健康时报记者 田 茹 董 蕊 《 健康时报 》( 2018年04月27日   第 03 版)

  上个世纪90年代,著名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教授(中)与相声演员李文华(右一)在中国首批“无喉食管发音训练班”上与无喉患者交流食管发音方法。
  吕春梅供图

  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韩丽艳和孩子吹泡泡,教孩子如何从腹部正确发音。
  刘珊珊摄

  全世界约有60万无喉人,中国约有10万;

  教师、销售员、主持人、企业管理者等职业用声者嗓音疾病的发病率近50%;

  很多小孩声带小结,有的青春期少年男声女调……这些嗓音问题,都要靠嗓音训练师来解决。

 

  阅读提要

  30年前,全喉切除手术占比很高,产生了大批的无喉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开办了食管发音训练班。从训练班“毕业”的患者,90%都能发音,如果患者平时坚持训练,半年左右就能正常“说话”。

  食管发声就是将空气引入食道,借助胸内压力,用“打嗝”的形式将空气从食道内逼出,冲击食道上端或咽部黏膜而与舌、齿、鼻等器官共鸣发音。熟练掌握后可像常人一样说话,就是声音会更低沉。

  据临床统计,出现嗓音疾病的发病率近50%,有器质性嗓音问题也有功能性发声问题,比如声带充血、水肿、急、慢性咽喉炎、声带小结等。而导致这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用嗓不当。

  正常的发音应是用肚子说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声靠气传。利用呼气肌和吸气肌的对抗,找到用力的支点。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变化,全靠呼吸肌肉灵活有力的运动来完成。这样发出来的声音也更浑厚、有磁性。

 

  学会发声

  再也不怕开学季

  “站上机器,后背靠着板,呼气、吸气,憋住气……”同样的话,每年开学季王晴(化名)每天要重复上千次。王晴是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附属医院的影像科医生,每年9月都要为新生做体检。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一遍遍嘱咐,王晴的声音也逐渐嘶哑,直到发不出声音来。

  “每年的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整天含着清咽滴丸来工作。”王晴回忆,即便如此,不出三天,还是会失声。据临床统计,像王晴这样的职业用嗓者,出现嗓音疾病的发病率近50%,既有器质性嗓音问题也有功能性发声问题,如声带充血、水肿、急慢性咽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器质性疾病。而出现嗓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用嗓不当。

  在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兼职主任医师韩丽艳看来,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件美妙的乐器,可以发出动听的声音。韩丽艳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硕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艺术嗓音保护和治疗专业,是我国少有的跨临床医学与歌唱艺术交叉型、复合性专家。在她近三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发现,太多人不懂得如何科学用嗓、正确发声。就像同样说“我很开心”,韩丽艳模拟道,很多人“动用”脖子周围的肌肉,发出不够圆润、松弛,而是尖锐、刺耳的声音,这样声带易瘀血、肿胀、疲劳、损伤,假如此种损伤不断发生,就会引起声带疾病。

  而正确的发音应是用腹部肌肉推动膈肌产生气流作用于声带下方来振动声带发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气便无声,气是声之本,说在气流上,而不是肌肉上。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变化,全靠腹部和膈肌灵活有力的运动来完成。这样发出来的声音也更圆润、丰满、有磁性。

  “当知道了呼吸的方法和如何正确使用气息发声后,这个变化是我不敢想象的。”王晴非常庆幸,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嗓音医学中心的张鑫生。经过张鑫生的指导,王晴才意识到说了四十多年的话,竟然讲话的方法是错误的。

  张鑫生对她进行了专门的发声训练后,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王晴天天练。首先是吸气,喉部放松,让肚子微鼓,以此锻炼胸腔横膈肌。第二步是呼气,让气流缓慢放出,减少对声带的压力。牙齿闭合,舌头抵在中间,发出“嘶嘶”声,以一次坚持20秒为宜。第三步是摇头甩舌,以放松舌头和喉部肌肉。先两手叉腰,低头,伸出舌头,边摇头边甩舌,以碰到嘴角为宜,同期发“唉唉”声。张鑫生还用美声练声法对王晴进行a.e.i.o.u等训练,教她如何用气息去歌唱与讲话。

  “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家人都说我整个人都变了,以前总是高频率地喊着说话,如今嗓音变得亲切、柔和了,唱歌时会用气息唱了,大家还说我有了女中音的味道。”如今的王晴,再遇到新生入学季就不用担心失声问题了。

  发音训练

  让无喉者能发声

  如果说让不会用嗓者学会正确发音是嗓音训练的一个基本内容,那让无喉者发声则是嗓音训练的高峰挑战。

  “一……”“额”。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两位男士面对彼此,轮流发出有些奇怪的声音。那位总发“一”声的男士声音略低沉,而另一位总发“额”声的男士虽然面有急色,却似乎怎么也发不出简单的“一”声。

  “别着急,放松。先把气管里的气全部呼出,然后这样,快速吸气……”发“一”声的男士轻拍对面男士的肩膀并再次示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康复医学副教授吕春梅对这样的场景很熟悉,两位男士都是她跟随我国著名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教授一手打造的无喉食管发音训练班的“无喉人”,只不过一位是“老师”,一位是“学生”。

  吕春梅说,她们自己也会食管语,在培训初期会一对一地把发音原理、要领一一说给患者,但在练习时无喉人间的沟通效果会更好。

  仔细听,这位也是“无喉人”的老师,除了声音较低沉、浑厚,有点像感冒,与常人说话无异。

  喉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恶性肿瘤中排第2位。如果喉癌已到晚期或治疗后复发,往往须做全喉切除。而摘去了喉咙,也就被“摘去”了声音。

  无喉者要想说话,目前有四种措施:配戴人工喉、配戴电子喉、食管发声和发声重建手术。人工喉需要借助工具、需经常清理口水,使用麻烦;电子喉价格偏高且发音像机器人;发声重建手术较复杂。唯有食道发声最接近无喉患者,最适合。

  食管发声就是将空气引入食道,借助胸内压力,用“打嗝”的形式将空气从食道内逼出,冲击食道上端或者咽部黏膜而与舌、齿、鼻等器官共鸣发音。就像一个充满气的长气球,出气时会在端口处发出声音。食管语被熟练掌握后就可以像常人一样说话,就是声音会更低沉,也无法有很明显的抑扬顿挫之感。

  “30年前,我们就开办了食管发音训练班,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无喉人食管发音训练班之一。那时全喉切除手术占比很高,当时的科室主任、后来的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屠规益教授悲悯患者,他说,我治好了他们的病,却‘夺走’了他们的声音,我们得做点什么。自此,食管发音训练班雏形形成。”吕春梅介绍,从他们的食管发音训练班“毕业”的患者,90%都能发音,如果患者平时坚持训练,半年左右就能正常“说话”。

  “我最想做的,是做针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因为只有知晓这种方法、会这种方法的医护群体越多,受益的患者才能越多。”吕春梅说。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食管发音训练班已经培训无喉患者700多名,最新一期的训练班也将于5月8日在京开班(咨询电话: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010-87787190)。

  治声病

  也是治心病

  声音是人的第二张面孔、重要的社交手段。人们是否能够自如、优雅地说话,不仅是身体问题,也事关心理与尊严问题。有经验的嗓音治疗师,也能够从一个人的言谈中,“看”到这个人的性格和心理问题。

  “有的小孩张嘴发‘唉……’时,声带力量很轻很弱,闭合不了。我就问家长,孩子是不是平时不爱运动、性格比较内向。结果一问一个准。”比起给患者治病,韩丽艳更喜欢追问出患者嗓音疾病背后的真实根源,给患者治治心。

  她经常跟这类声带没有力量、张嘴闭嘴轻微叹气的孩子家长说:解决孩子的问题,不只是嗓音医学问题,让孩子多出去运动、多在阳光在奔跑,多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等,才能帮助孩子调整这种有气无力的状态。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声带充血很厉害,来找韩丽艳诊治。韩丽艳问:“一个小姑娘怎么声带充血这么厉害,你是不是特厉害啊,是不是很不讲理、很霸道啊?”这位女演员听了后噗嗤一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嗓音不只关乎声音,还与性格、习惯密切相关。

  对于孩子来说,大喊大叫,也容易出现嗓音问题,如声带息肉等。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叶京英介绍,就像所有的管弦乐,高音区都在最短的地方,儿童的声带最短,声调也最高。随着声带长长,孩子声调会变得低一点,很多声带疾病如声带小结等,如果发声训练得好,不用做手术,自己就能痊愈。临床统计,70%~90%儿童的声带息肉和小结都不需要手术。

  “但若是因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炎导致的嗓音问题,一定要在孩子固有音色形成之前做手术。”叶京英提醒。同时,为了保护孩子的嗓音,对于爱喊爱叫的孩子,建议家长陪孩子多听些古典的、和谐、舒缓的音乐,让孩子的心静下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性格。

  嗓音疾病

  弄清发病原因很关键

  而除了用嗓不当外,呼吸系统、耳鼻咽喉、胃肠道系统、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均会反映到嗓音疾病上;饮食、气候、空气污染、压力等也是影响嗓音的因素。

  清华大学附属清华长庚医院嗓音医学中心医师尹国平曾接诊过一位老太太,患声带息肉十多年,但一直没处理。结果因一次感冒诱发呼吸困难至窒息,紧急插管才救回来。

  “老人来的时候,喉腔已堵得严丝合缝。”尹国平介绍,老人患的这类声带息肉是一种叫任克氏水肿的特殊类型,在特定情况下是比较危险的。

  很多人都知道嗓音疾病,却不知道嗓音疾病也可以势如水火;很多人都有声带息肉,却不知道有些声带息肉也可能有致死风险。尹国平介绍,对于儿童声带息肉,慎做手术,而对于成年人声带息肉,则建议手术。同时,一些歌唱家、教师等职业用嗓者的声带息肉,在手术同时,建议要进行嗓音训练,改变发声方式和习惯,把刺激因素去掉,才能保证息肉不复发。

  而最容易被忽视和误解的是咽喉反流导致的嗓音问题。由于咽喉部黏膜耐受胃酸能力差,受胃酸反复刺激后,可造成咽喉溃疡、充血、增生,这类嗓音疾病的终极处理在胃不在嗓,但由于很多时候胃内容物不接触食道而直接喷射到咽喉部,很多患者并没有烧心反流的感觉,常被误诊。尹国平提醒,对于这类嗓音疾病的患者,需从根上用胃药治,且睡觉前3小时要禁食。

  嗓音训练师

  国内很少

  现在学唱歌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正确的发音并不是每位声乐老师都会注意。

  叶京英教授不无担忧。

  曾在莱比锡大学医学院学习的叶京英教授介绍,莱比锡是著名的音乐城,这里的莱比锡童声合唱团拥有几百年历史,而莱比锡大学医学院是保证这个合唱团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莱比锡大学医学院专业从事评估、特别是变声期指导,纠正发声训练、嗓音疾病的治疗及术后正确发声训练,让这些孩子们在尽情欢唱同时,也得到医学保障。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国际著名嗓音学专家蒋家琪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嗓音学在美国已发展了80多年,目前全美约有15万专业人士从事听力师、言语治疗师和嗓音训练师等领域工作。

  而作为一门集医学、教育和康复为一体的跨领域学科,中国目前的嗓音治疗师却屈指可数。一是嗓音训练需要患者的配合,而大部分患者重治病,轻防病。此外,由于国内没有嗓音训练师这个岗位,收入也就没保障。

  而作为难得的跨学科嗓音专家,韩丽艳每周都在学校、医院及各式课堂上穿梭。她希望推动嗓音治疗师的职业发展,希望更多人了解到嗓音保健知识,让更多人懂得:不要大声说话、喊叫;不要长时间用耳语说话即说悄悄话,特别是医生建议禁声的人;克服清嗓子的坏毛病;禁止挤、卡、压你的喉咙说话;在嘈杂的环境中少说话或不说话;多喝水,每天至少八杯来护嗓。

  嗓音是人的第二张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更闪亮,让有声世界变得更加悦耳、和谐,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推动。

  

  参考资料:

  ①王娜:《我国无喉者人数约10万,居世界首位》,今晚报,2010;

  ②朱晓枫:《近50%职业用声者有嗓音疾病》,南方日报,2017;

  ③陈嘉:《两种修复方式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泸州医学院,2014

  ④杨伏山,陈芳:《福建首创嗓音专病门诊落户厦门培养医学专才》,中新网,2013

他们是嗓音训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