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7年04月21日 星期五

8万麻醉医生管理13亿国人

健康时报记者 韦川南 《 健康时报 》( 2017年04月21日   第 03 版)

  麻醉医生通过B超,对神经精确显示定位。
  健康中国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邵布勒摄

  患者在完成手术后慢慢复苏醒来,睁开第一眼看到的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替他保驾护航的麻醉医生。
  健康中国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邵布勒摄

  近几年,医生因过度劳累而早逝,成为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

  而这其中,麻醉医生的过劳问题尤为突出。

  就在清明节前夕,江苏一位麻醉医生值完夜班后在家中猝死。

  为此,中华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在2017年发起倡议,举办“中国麻醉周”宣传活动(3月27日至4月2日),

  以促进公众对麻醉和麻醉医生的正确认识。

        

  阅读提示

  缺口大

  除了常见的临床麻醉、疼痛治疗、重症医学外,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无痛介入(包括检查和治疗)等手术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正是因为现在临床上需要麻醉的领域非常多,因此对麻醉医生的需求非常高,按照欧美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至少还应该配备40万名麻醉医生,高于20万的儿科医生缺口。

  任务重

  手术能治病,麻醉可保命。有些手术,病人会有上万毫升的出血,血细胞、电解质、凝血因子、血浆蛋白等重要指标的稳定难度极大。而且,麻醉医生要面对的患者,从刚出生的婴儿到百岁的老人都有,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所以,麻醉医生要像飞行员一样,时时刻刻盯着手术中的仪表,关注病人各生命系统的稳定。

  误会深

  麻醉的药物有很多,麻醉医生在整个麻醉实施过程中,会根据手术需求和病情,对老人、小孩、孕妇等选择不同麻醉的剂量和方法,还可以做一些药物组合减轻对病人的影响,使病人最大获益,绝不是“打一针就完”。类似于麻醉后会不会变傻的误会,有时候让麻醉医生哭笑不得。

    

  麻醉在现代医学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了。

  除了常见的临床麻醉、疼痛治疗、重症医学外,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无痛介入(包括检查和治疗)等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高。

  但尴尬的是,在中国,麻醉医生的缺口甚至比儿科医生还要大。 

  截至2017年,我国人口数量为13亿,麻醉医生从业人数约8万人,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0.6人;美国人口数量为3亿人,麻醉医生从业人数却有10万名,每万人拥有3名麻醉专业人员。而在英国,每万人则拥有2.8名麻醉专业人员。

  按照欧美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至少还应该配备40万名麻醉医生,高于20万的儿科医生缺口。

  麻醉医生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家常便饭

  你的麻醉医生长什么样?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答不上来。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和麻醉医生的见面仅仅只停留在手术麻醉前清醒的那一小会儿。

  而手术麻醉,仅仅是麻醉医生工作的一小部分。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候任会长、解放军总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米卫东教授把整个麻醉学科分成了三大部分,可以说,大部分住院病人都跟麻醉医生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第一大部分是最常见的临床麻醉。临床麻醉的主要任务就是让病人可以安全无痛的接受手术。在专业的麻醉医生眼中,让病人舒适无痛、为手术创造条件、保证手术中病人的安全是临床麻醉的三大条件。

  第二大部分是疼痛治疗,这是麻醉医生的看家本领。米卫东教授解释,在手术结束后,病人疼痛的依然存在,切口、组织损伤、术后的炎性反应等,都是疼痛的原因。有些术后病人的疼痛还非常严重,对这些病人的治疗也是麻醉医生的重要任务。

  此外,因为麻醉医生对疼痛机制有充分的了解,还可以对慢性疼痛进行有效治疗,比如腰腿痛、癌痛、三叉神经痛等。有些适用于微创治疗的疾病,麻醉科疼痛专科的医生就可以做。

  第三大部分是重症医学。米卫东教授介绍,重症医学源于麻醉科,因为让病人睡着只是麻醉医生的一个小任务,他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病人生命脏器功能的稳定,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出现。

  有些病人术后生命脏器不稳定,比如接受了一个大手术,术中出了数千乃至上万毫升血,或者出现了过敏性休克,麻醉医生均要给予快速诊断及处理。术后这些病人会送入重症监护病房,麻醉医生会在这里继续予以相应治疗。还有的病人在事故(比如车祸)中创伤很大,也是由源于麻醉科的重症医学科医生来进行管理,让他们的循环及呼吸系统等重要生命脏器得以恢复。

  在国外,一个麻醉科同时负责临床麻醉、疼痛治疗、重症监护病房的组合非常多,不过在中国,很多重症医学科已经成了独立的行政科室,这是各医院行政管理的需要。

  正是因为现在需要麻醉的领域很多,因此对麻醉医生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如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无痛介入等,最常见就是胃肠镜,看似无创,病人的痛苦却较高,现在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提出,大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经常要求在无痛或少痛并且安全的条件下接受检查,而这些只有麻醉医生能做到。

  需求的地方多,麻醉医生又不够,就只能延长工作时间。米卫东教授介绍,每名麻醉医生每天平均工作时间在10~12个小时,近几年出现过不少麻醉医生猝死的事件,可能与超负荷劳动就有一定关系。

  手术能治病,麻醉可保命

  麻醉医生有多重要?业内有句话,“手术能治病,麻醉可保命;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只有麻醉医生高质量的技术实施和参与,才能保证病人手术的高质量实施和术后的低并发症。

  “要知道,人真的是能疼死的。”米卫东教授解释,手术中的牵拉、灼烧、切割等对人都是严重的创伤,人在麻醉后是感觉不到这些疼痛了,但心脏、肺脏等全身的生命器官却依然受到这些损伤的影响。麻醉医生的任务,就是要让病人的身体能耐受这种创伤,让循环、呼吸、肝肾、血液系统、电解质等机体内环境保持平稳正常的状态。

  特别是有些手术,病人会有数千毫升的出血,有的手术甚至能达到上万毫升的出血,病人机体要经历数遍换血,要维持血细胞、电解质、凝血因子等重要指标的稳定,难度极大。而且,麻醉医生要面对的患者,从刚出生的婴儿到百岁以上的老人都有,有的病人心肺功能很差,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就能够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病人的血压一降,麻醉科医生的血压就上去了。”米卫东教授笑着说。医学的发展有其局限性,提升空间还有很大,即便有时发现问题,目前的手段也解决不了,这也是病人手术麻醉的风险所在。米卫东教授坦言,术前跟病人谈话,告知并发症的风险,非常有必要,利于患者及家属对于麻醉有更充分的理解。

  所以,麻醉医生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在整个手术中都要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要像飞行员一样,时时刻刻盯着手术中的仪表,关注病人各生命系统的稳定。另外,术中更加精准科学的麻醉管理,对于患者的中远期预后,也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今年麻醉周的主题就定为: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这个理念的提出就是源于麻醉医生不光要维护术中病人的生命体征安全,还要助力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这才是所有医疗的最终目的。

  其实,病人术中麻醉的死亡率是很低的,米卫东介绍,在发达国家,麻醉死亡率低于20万分之一,在国内一些三甲医院还要优于这个水平。而围术期的死亡率则是麻醉死亡率的千倍、万倍。之所以高,主要还是术后各种脏器出现了严重并发症,比如循环系统出问题了、呼吸系统出问题了,导致病人不良的转归。

  麻醉医生能很好地管理重要脏器的功能异常,这是因为在临床麻醉中,麻醉医生的关注点在于病人的整体。如果这种关注和管理从术中延伸至术后,对于患者预后可能会起到好的作用。因此,麻醉科医生有可能成为围术期医学的主力已经是业内共识。

  不过,米卫东教授坦言,现在中国的麻醉医生从业人数太少了,“别说管理术后的病人,仅仅是满足临床麻醉和舒适化医疗的需求,还都差得非常远。” 

  麻醉后会不会变傻?这些误会让麻醉医生哭笑不得

  麻醉医生从业人数少,跟我国对麻醉医生的认知度低,误解高也有一定关系。

  “麻醉后会不会变傻?”“麻醉不就是打一针就完事了吗?”这些常见的误会,有时候让麻醉医生哭笑不得。

  “麻醉当然不会让人变傻。”米卫东教授解释,目前没有证据提示麻醉药物会严重影响人的智力。麻醉的药物有很多,麻醉医生在整个麻醉实施过程中,会根据手术的需求和病情,对老人、小孩、孕妇等选择不同麻醉的剂量和方法,还可以做一些药物组合以减轻对病人的影响,绝不是“打一针就完”。另外麻醉药物到底是药物,也会存在某些副作用。但在必须接受手术时,麻醉又是必须的,所以药物和手段的选择,总是在权衡利弊中抉择。

  有很多患者认为,手术成功与否,只有手术医生是重要的,对麻醉的重要性了解很少。事实上,一台手术中,如果没有好的麻醉团队配合,外科医生们根本不能顺利进行手术。

  就肝脏移植来说,米卫东教授介绍,肝功能衰竭者,身体一般情况会很差,这些机体在接受肝移植手术时,对麻醉管理的要求很高。一台成功的肝移植手术,麻醉医生应有一半的功劳。老年人的手术麻醉也非常关键,因为脏器功能多有退化,各系统合并症多,麻醉管理的难度大、要求高。事实上,老年麻醉是301医院的优势,曾为多位百岁以上老人做过骨科手术。

  此外,不少人认为只有在手术室或病房内才能见到麻醉医生,其实,麻醉医生也有自己的门诊。301医院现在就开展了麻醉门诊,评估术前病人整体的状况及某些潜在风险,也进行某些麻醉并发症的治疗。麻醉门诊的术前评估,对于日间手术和行无痛诊疗的患者特别重要,比如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多是当日来当时走。提前进行麻醉评估,发现风险或有的放矢地进行准备,麻醉门诊可以起到把关作用。

  米卫东教授说,现在麻醉行业新加入的优秀从业人员数量还远远不够,未来,当民众对麻醉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麻醉从业人员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也会随之上升,选择麻醉专业的优秀学子会越来越多。那时,中国麻醉医生队伍的发展壮大才会有可能。

8万麻醉医生管理13亿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