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营养学会的历史记忆

健康时报记者 文 雯 《 健康时报 》( 2015年06月01日   第 23 版)

  新闻背景:近日,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中国营养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外从事营养研究、食品科学、农业等领域的2000余名代表参会。

  

  每天吃盐别超过6克,烹调油要在30克以下,每天7~8杯水……中国人吃饭的事儿到底谁在管?

  作为国内营养学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中国营养学会在其中担负要责。从1945年在重庆成立,70年来学会专家们一直研究国人“吃”的问题,指导如何吃得健康,预防和控制营养相关疾病。

  攻克营养缺乏病是基本功

  “在很多人眼里,营养就是吃吃喝喝,是一种舌尖上的享受。其实,营养的基础性作用是预防一些因营养素缺乏导致的疾病,保持健康状态。”作为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理事长,杨月欣教授在总结学会70年的发展历程当中特意强调了这一点。

  学会在发展初期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就与营养素缺乏有关。1950年,南京军区某部队战士中突然出现了流行性阴囊皮炎,有些还出现口角糜烂、地图舌(全舌红紫相间,中央出现红斑,边缘界线清楚)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作战训练。在会诊时专家发现,这极有可能是部队的伙食出了问题。

  营养专家深入到部队食堂,发现战士们三餐中的肉多了,但新鲜蔬菜却比以前少很多;小米、黄豆也少了;烹饪方法也有问题,后厨8点半就开始做午饭,9点半菜下锅,做好后焖在行军锅或木桶里,11点半开饭时,维生素B2等已被大量破坏了。果然,为战士们补充口服维生素B2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此后,根据缺乏维生素B2出现的症状,专家们将其命名为“口腔生殖症候群”,后被国际采用。

  在中国营养学会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晓光看来,攻克因缺硒引起的克山病是营养学界里程碑性的事件,是中国营养科学家献给世界的智慧。欧美国家对硒需要量及安全摄入量范围,都引用我国的研究数据。此外,蛋白质营养不良、夜盲症、癞皮病等营养缺乏病也被一一攻克。

  膳食宝塔给国人吃饭树立营养标杆

  五层宝塔,直观地将各类食物的“地位”传达给老百姓,《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形象现已深入人心。

  作为“宝塔”的建筑师,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营养学家葛可佑已年过八十,会场见到葛老,瘦削精干、走路生风,验证了平衡膳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三届理事长,十年任期,葛老十分关注营养知识的普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葛老因克山病的研究长期奔走在基层,深刻了解到老百姓营养知识的匮乏,农村地区更是有很多让人不可思议的流言,譬如认为吃鸡蛋会生虫,用鸡蛋换糖给孩子吃。

  “实验室的研究离老百姓太远,他们急需的是营养科普知识,我们要做公共营养研究。”于是,1983年,在葛可佑的倡导下,我国第一个公共营养研究组成立。葛老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四川、贵州等地农村,入户了解居民每天的一日三餐,制定营养监测和改善计划。

  到了九十年代末,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膳食营养也逐渐关注起来。但在葛可佑看来,由于信息渠道太多,科普信息质量不一,老百姓又没有能力识别其科学性,亟需为老百姓树立一个科学的营养标杆。因此,他组织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团队制定了以实物为基础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并于1997年4月正式发布,自此,国人吃饭有了可参照的“尺子”。

  2007年,葛可佑再次召集专家对膳食指南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饮水量和运动建议,吃动平衡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我国膳食营养相关疾病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为解决目前居民营养饮食中出现的问题,2014年2月,在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的带领下,新版膳食指南修订工作启动,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发布。

  设立全民营养周与国际接轨

  从实验室,到公共营养、营养科普,再到设立营养周,中国营养学会的工作上与国际接轨,下与百姓互动。

  最接地气的要数现在包装食品上的“营养成分表”,上面标注食物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还有一些食品上标注“高钙、高蛋白、无糖”等,这些规矩的制定与中国营养学会息息相关。2013年1月1日,《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式实施,预包装食品上必须标示“1+4”,这正是现任理事长杨月欣等营养工作者十多年努力的结果。

  “营养标签是非常好的营养教育形式。”杨月欣教授指出,随着营养标签健康教育的普及,公众对营养标签的认知程度从10%已经上升到了40%左右,对指导消费者科学选购食品意义重大。

  今年5月17~23日,中国营养学会又做了一件与国际接轨的大事,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组织发起了中国第一个“全民营养周”,组织各种营养宣教活动,走进全国71个城市,230个超市进行营养知识普及。为倡导吃动平衡的健康理念,还举办了5千米健康跑活动。

  为什么要设立“全民营养周”?杨月欣教授讲了两个故事,“1971年,美国营养师协会设立营养周,三年之后被设立为国家营养周,总统亲自参加营养周启动仪式,以此来唤起民众的营养健康意识。发展到现在,美国还有儿童营养日、临床营养周,推动营养健康成了全社会的行为。而南非也有营养周,每年在这一周,电视会持续播出营养相关节目,既节省成本,覆盖面又广。”目前,日本、加拿大、荷兰、英国、印度、越南等国家都有相应的营养月、营养周或营养日,而在中国营养学会的努力下,以后每年五月第三周都将是中国的“全民营养周”。

营养学会的历史记忆
营养学会珍藏的老照片(视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