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3年08月15日 星期四

海蜇毒比河豚毒450倍

健康时报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特约记者 张献怀 《 健康时报 》( 2013年08月15日   第 23 版)

  新闻背景:近日,北京一名8岁男孩在南戴河游玩时因被海蜇蜇伤离世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今年暑期以来,北戴河、连云港等海滨浴场多发海蜇伤人事件。据报道,到北戴河人民医院就诊的海蜇蜇伤者比去年整个暑期增加三四倍,目前已过千人。

  被海蜇蜇伤,北京男孩不是首例。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今年就先后收治20多例被海蜇蜇伤的患者,这些患者都是在海滨浅海区游玩时被海蜇蜇伤的。

  众所周知,吃河豚肉会因中毒导致身亡,但海蜇毒要比河豚毒厉害的多。该院急救部主任赵晓东介绍说,“海蜇又称水母,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有研究表明,海蜇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的250倍、河豚毒素的450倍。海黄蜂水母,刺丝可分泌类眼镜蛇毒,对人类危害最大,蜇伤后5分钟即可致人死亡。”

  浅水区的水温非常适合海蜇的生长,所以在浅海区游泳或戏水时不小心会因触到海蜇而被蜇伤。赵晓东提醒,大家不要在海蜇较多的海域游泳,尤其不要摸黑在海里游泳、玩水,在水中或在沙滩上发现海蜇,不要用手和肢体接触、捞取或戏耍,因为海蜇不论死活、甚至裂成碎片冲上沙滩,其触须都可能蜇人。

  被海蜇蜇伤后,一般可在数分钟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有红斑的血疹,痒而灼痛。有些敏感性强的患者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风团、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坏死。 

  海蜇蜇伤后早期现场处理十分重要,一旦被海蜇蜇伤,千万不要用淡水或酒精清洗擦拭,以免刺激丝囊进一步释放毒素而加重伤情。应迅速用干毛巾、衣服等顺一个方向擦拭粘附在皮肤上的毒液及触须,注意不要来回擦;在局部涂搽碱性溶液,以中和海蜇毒素,最好用1%氨水冷敷患处,或用10%碳酸氢钠液或明矾水等冷敷(过敏性体质的人去海滨游玩前可在药店购买10%碳酸氢钠和抗过敏药物备用)。

  除此之外,也可以尽快使用大量醋冲洗海蜇蜇伤处,或者用小苏打软膏涂抹,或用海水冲洗。在刺丝囊移除或灭活后将患处浸入42~45度热水中浸泡20分钟也是比较有效的止痛方法,但要注意烫伤。

  若有全身症状或出现呼吸困难及咳血性泡沫痰,说明病情危急,应让伤员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两足下垂,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的给予吸氧并尽快送医院抢救。

海蜇毒比河豚毒450倍
健康速递
一年有7.48亿人次拉肚子
视觉VISION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