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3年07月15日 星期一

中医药院校教育为何少有大师(健康中国·关注中医药发展(6))

车念聪 《 健康时报 》( 2013年07月15日   第 01 版)

  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历经50余年,本专科院校在校生从31329人猛增至490208人。应当说在中医药教育史上,人才培养总量已经很可观了。然而,自建立高等中医药院校以来,培养出的大家名家却不多,大师就更少了。

  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状况和我们的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人才培养患“病”有关。本人进入中医药行业35年,思考良久,浅析其“病因”有四:

  一是“病”在“泛化”。中医院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教育层次、招生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张,试图“一网打尽”包罗万象。我们的课程除了国家规定的政治、外语等公共课程外,不但要有西医课程、生物医学课程,而且要有中医全部经典、临床等必修课程;教育层次从职高、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硕博士等众多层次;专业上为了迎合“大学”的需要派生出了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美容、康复、外语、心理、植物、制药……使得中医药成了“全能”。

  二是“病”在“固化”。中医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治疗决定了他的培养人才模式一定要具有个性,要因材施教,精雕细琢。而我们的院校教育按照统一的模子和流程进行“克隆”。

  三是“病”在“量化”。规模上追求量,评价上追求量,考核上追求量,无量不成。恰恰中医学中定量是最大难题,也是研究者多年未解的难题。有专家曾感慨我们的中医药教育培养了“掘墓人”,量的不断追求会导致“质变”,我们期望是在提高质的前提下培养大量人才。但中医药教育应当是精英教育。

  四是“病”在“西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是西医院校教育的“舶来品”,或者说是翻版。同时培养的终极需求要求中医药学生要适应当今医药市场与医疗体制的需求。其结果就是在西医教育的基础上“贴附”中医内容,用现代医学已知世界去诠释中医未知世界,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得不“亦中亦西”、“不中不西”、“名中实西”。

  这些“病因”虽难以概括完全,但它们的形成,源于我们的教育机制体制,源于我们的卫生工作要求,源于我们对中医药的根本认识。治疗则应还事物发展之本真,应当很好地研究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规律、成才规律,很好地为中医药真正能够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健康成长营造氛围与创造条件,很好地为中医药“把把脉”,系统变革中医药体系,而不应当“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期望即将出台的中医法能为这种变革助力而不单单是为了保护。

  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是“必求于本”。还中医药之本真才是治疗的灵丹妙药。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

图片报道
中医药院校教育为何少有大师(健康中国·关注中医药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