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无限江山岂容继续憔悴

李泓冰 《 健康时报 》( 2012年12月17日   第 01 版)

  但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无不字斟句酌。海内外媒体均注意到,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追求目标,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诗人戴望舒曾有诗句极言战争带来的山河破碎:“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而今太平了,日子好过了,当我们用白净的手掌,再次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无限的江山呢?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江山,正渐渐从“多娇”变成多污。城市化浪潮摧枯拉朽,也焚琴煮鹤。土壤重金属了,茶叶不敢喝了;河汊充溢着工业排放的毒水,小龙虾、黄鳝都可疑了。中国碳排放的增速居高不下。孙髯翁笔下“喜茫茫空阔无边”的五百里滇池,脏了瘦了;浩荡得让李白疑从“天上来”的黄河,枯了黑了;曾经“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八百里洞庭,曾与贝加尔湖比肩的面积,如今萎缩得拱手让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之尊……华夏子民的梦里山河,几乎都摆脱不了生态危机的阴影,让人不禁把栏杆拍遍,扼腕浩叹。

  决策层不是没有重整山河的意识。2002年江泽民就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胡锦涛也说,要“坚持不懈抓好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件大事”——经过调水调沙等努力,黄河连续13年没有断流;太湖、巢湖等湖泊的治污也初见成效。但是,生态在经济建设以及基层政绩面前呈现的双重脆弱地位,仍然风雨飘摇、一触即溃。像在围垦中不断萎缩的鄱阳湖,1998年抗洪之后,国家痛下决心,退耕还湖,但是已经取得的成果,又在地方经济开发的丰厚利益驱动下,不断被蚕食。

  盲目开发造成的生态危机,正在玷污江河的清流,阻断鱼虾们的生路,更夺走沿河百姓的命脉。江河湖海、山川草野就像是失去保护的母亲,可以被任何人、任何单位随意索取、凌辱和肢解。这一切,终于有望被强有力地叫停了。十八大报告有这样坚定的表述,“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甚至还罕见地出现诗意般的语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动真格,还需要立法的严密、执法的严肃,以及对破坏生态的官员的严格整肃。再也不能为一点蝇头小利,坐视河流一条一条地丢失,再也不能耗尽祖先留下的壮美山河,耗尽子孙的衣食之源,这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用无形的手掌摸索到的,不再是破碎的、脏污的山河,而是十八大报告承诺的“天蓝、地绿、水净”……

  作者为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副社长

北京后海:血管体操开练!
无限江山岂容继续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