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邻人有难,请“中国斯通”们安静

李泓冰 《 京华周刊 》(

    3月11日,邻国日本的强烈地震和海啸,让一衣带水的中国也触目惊心。

    这一夜,很多国人也没能睡得安稳,有的焦灼地以各种方式确认在日亲友的安好;有的守着电视和网络,不断刷新最新的震灾信息,为那些惨烈的画面揪心;温家宝总理与杨洁篪外长迅速向日本首相菅直人等发出慰问电, 向日本政府和人民致以深切慰问,表示中方愿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令人惊惧的灾难面前,也许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守望相助。

    两年前,那让中华民族的心灵撕开一道巨大伤口的汶川大地震, 日本救援队与众多国际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以令人敬佩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先进的专业救援水准, 给了国人极大的心理安慰和实际帮助。据日本媒体报道,有救援队员回国后,因内疚于没有救出更多废墟下的生命,有负国人重托而选择结束生命。当时在日本各大连锁便利店,都设置了四川地震捐款箱,很多日本国民把找回的零钱安静地放在这个小小的盒子里, 日本各大电视台,各大报纸,各大门户网站,也都开设了捐款热线——日本善良的国民,在街头巷尾,以这样简朴而默然的方式,与中国,与四川和汶川,心手相连。

    而今, 受难的是日本。是那个曾经让李白牵肠挂肚, 深恐“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的阿倍仲麻吕的后人, 是那个认中国为文化母国、至今保有浓郁唐风的邻邦;是那个曾经向危难中的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伸出援手并在上个世纪初叶为渴求现代文明的中国提供了大量西方典籍日译本和维新经验的国度;改革开放之后,无数国人和企业更以这个率先现代化的近邻为师,找到了差距和比学赶超的目标——因此,发生在东瀛的这场巨大灾难,且震区中心就在鲁迅求学的仙台,因为地理的切近和文化的相通,就更让国人焦首煎心。

    是的, 我们不会忘记,这个国家的军队历史上也曾残忍地侵略过中国, 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至今,这个国家还与中国有海上领土争议。

    中国和日本,有无数的历史恩怨。于是,在一些网络论坛讨论日本地震的跟帖中,也爆出零星的“笑声”。仿佛竟能从彼岸的灾难中,获得几许复仇的快意。这类言论的刻薄与浅薄,自然招来众多网友愤怒的抨击。在彼岸生命遭受巨大损失的时候, 还能幸灾乐祸, 岂不是与当年丧失基本人伦的日本军国主义同流合污? 这样的人, 极度自私与狭隘, 连人类都不爱, 连邻居受难都失去基本的同情心与同理心,还能指望他有真正的爱国热情?如果幸灾乐祸就算是高张爱国旗帜,倒是应了塞缪尔·约翰逊的一句名言“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我们不会忘记,当年美国影星莎朗·斯通在汶川震后对中国“报应说”的冷血言论,在国人心中引发的愤怒和伤害,在中国民众的抗议下,她也不得不道歉了事。今天,也希望这些拿着爱国当遮羞布、实则在无良地以自己的言行损害中国形象的“中国斯通”们能安静地反思,不要在别人的伤口撒盐,也别让中国的形象蒙羞。

    网上一个中学生的签名档, 倒是让人怦然心动:“当年我爷爷揣着枪率先冲到抗日前线;今天,如果需要,我愿意第一个抬着担架冲到日本灾区。”是的,反抗侵略是大爱,援手邻邦也是大爱。一个民族对生命是否尊重,才能看出它的文明程度。汶川地震,首次让五星红旗为平民遇难而降,激发了国人尊重生命的理性与激情;日本地震,能否让五星红旗飘扬到仙台灾区,激发国人国际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理性与激情?

    中日和睦邦交, 符合两国和两国百姓的根本利益, 应了那句话,和则两利,斗则两害,通则双赢。在中日关系颇为微妙的现在, 邻国有难,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国民,同为地球公民, 就算不能直接上灾区抬担架,也要努力以各种方式表达关切与支持。同时,也希望中国的官方与民间组织,中国的媒体行动起来,尽快给国民提供更多参与救援和捐助的机会。

    如果,您不愿捐助,不愿关注,没问题,这属于个人自由。甚至,你就愿意表达幸灾乐祸,那确实并不触犯法律,只是,请不要冠以“爱国”的名义,别糟蹋这个美好的词汇。

邻人有难,请“中国斯通”们安静
大学“自招”大门为谁开
陈光标式行善逻辑挑战了谁
工作机会决定国家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