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中东第一人口大国,遏苏伊士运河之咽喉,系阿以和平进程安危。
从1月25日开始,开罗解放广场上聚集百万示威民众,他们不满国内存在严重的物价高涨、失业和腐败等问题,向已在位30年的总统穆巴拉克喊话,要他尽快下台。
反对派领袖、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告诉外国记者,穆巴拉克已经失去了“合法性”,他就是这场危机的问题所在。
与此同时,也有埃及选民这样对媒体说:“以前的总统上台了总是没完没了地打仗,穆巴拉克来了,埃及再无战争。光就这一点,他就有资格继续当总统。”
1981年至2011年间,美国经历了3任共和党与2任民主党总统的轮替,日本走马观花般换了18个首相,而埃及30年总统位置上的唯有穆巴拉克,他从英姿勃发到了垂暮之年。
在街头愤怒呐喊、抗议的是埃及的年轻一代,利用脸谱(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等新媒体召集,最终形成与政府的对峙。18天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后,穆巴拉克终于下台。
埃及副总统苏莱曼2月11日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在国家目前正在经历的困难时期,穆巴拉克总统决定辞去总统职务。”他说,穆巴拉克已经授权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掌管国家事务。
对阿拉伯世界这个人口最多国家,甚至整个中东地区而言,一扇前路难测的大门已经打开。
“不会对埃及人民动武”
1月25日,原本是埃及人纪念1952年反抗英国占领的日子,如今却被定为反抗现政府、举行示威的“愤怒日”。
自那天起,埃及人郁积的怒气开始发酵,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一触即发。在首都开罗,人们如潮水般涌向中心的解放广场,这也成为1977年抗议物价上涨的“面包”暴动以来,埃及最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活动。
在游行中,一些人喊出了“穆巴拉克下台”的口号。人们打着“(穆巴拉克)离开,让我们生存”的标语,不断向警方构筑的人墙冲击。
抗议者随后爬上广场路灯柱上,悬挂反政府横幅,在广场放火,烧毁物品。广场上的抗议者互相传阅一份小册子,其中向埃及政府提出四项条件:穆巴拉克总统下台、总理纳齐夫及政府辞职、解散议会并重新选举、建立人民拥护的新政府。
穆巴拉克政府很吃惊,埃及执政的民族民主党一位高级官员说,没有人能料到,解放广场会出现那么多人。
同样意外的还有示威者,预料中的逮捕并没有发生,埃及军队在整个事态中保持了中立。
2月1日,埃及军方发表声明,首次表示将不会对抗议政府的街头示威者使用武力。声明说:“伟大的埃及同胞们,你们的军队承认你们的合法权力……军队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对埃及人民动用武力。”但军方发言人补充道,示威者不应该危害国家安全、破坏他人财物。
事实上,埃及军方从警方手中接管了开罗、亚历山大和苏伊士等大城市的治安,并对部分路段禁止通行,但对示威群众采取了观望态度,并没有实施武力镇压。
这被视为影响埃及政治走向的关键性因素。
面对汹涌民意,穆巴拉克做出了让步和妥协。
首先是重大的人事调整。1月28日,穆巴拉克要求总理纳齐夫领导的政府辞职。次日,民航部长沙菲克被任命为新总理并负责组阁,情报局长苏莱曼被任命为副总统。这是穆巴拉克1981年上台以来首次任命副总统。
此外,穆巴拉克还明确表示自己无意竞选下届总统,并提出修宪以放宽受反对派诟病的总统候选人资格条件,并限制总统任期。新任命的副总统苏莱曼表示,穆巴拉克的儿子贾迈勒也不会参加总统竞选。
2月5日,包括总书记谢里夫和政策委员会书记、穆巴拉克之子贾迈勒在内的执政党民族民主党执行委员会集体辞职。支持改革的巴德拉维被任命为总书记兼政策委员会书记。
分析人士认为,穆巴拉克意在促执政党与反对派之间迅速启动对话。随后,政府与反对派团体成立修宪委员会,并同意对宪法的6个条款进行修改。
但一切为时已晚,反对浪潮依旧,穆巴拉克仍然难逃辞职的命运。
军队的表现仍然稳若磐石。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随即发表声明,重申将实现从军管政权到民选政府的和平过渡,现任内阁将留任至新的民选政府产生。
声明说,军方届时将把权力移交给民选政府,埃及签署的所有国际和地区条约将得到尊重。
30年“不倒翁”毁誉参半
从1981年10月任总统,至2011年2月11日辞职,穆巴拉克执政近30年,是埃及近150年来在任时间最长的领导人。
83岁的穆巴拉克出生于尼罗河三角洲曼努菲亚省的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和1950年先后毕业于埃及军事学院和空军学院。
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穆巴拉克作为埃及、叙利亚和约旦方面空战指挥官,与以军作战。1972年4月,穆巴拉克出任埃及空军司令,同年5月成为国防部副部长。
穆巴拉克的能力得到时任总统萨达特赏识,1975年4月出任埃及副总统。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在开罗检阅军队时遭武装人员刺杀身亡,穆巴拉克登上埃及最高领导人宝座。
在全民公决中,穆巴拉克获得了98.46%的高支持率,还兼任埃及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曾享有崇高声誉的穆巴拉克,一直奉行和平、友好和不结盟政策,埃及是第一个与以色列和解的国家,并逐渐成为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调解人。
此外,穆巴拉克还在非洲事务乃至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他两度当选非洲统一组织(现为非洲联盟)执行主席。
正因如此,穆巴拉克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他上台后躲过了至少六次暗杀。
最惊心动魄的一次,莫过于1995年6月在埃塞俄比亚遭枪击的一幕。在驱车参加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时,在马路中央遭不明分子射击。几秒钟内,穆巴拉克的汽车已中12弹。就在双方交火之际,他的司机快速反应,迅速掉转车头逃脱。
埃及总统6年一任,穆巴拉克分别于1987年、1993年和1999年在仅有他自己是候选人的情况下,高票连任总统。在2005年的多候选人选举中,穆巴拉克也轻松战胜其他10名候选人当选。
继任者问题更加敏感。2009年,美国驻埃及大使思科比在向国务院的报告中写道:“埃及没有人知道谁会成为穆巴拉克的继任者。”她在报告中列出可能的候选人,并说明,“最可能的竞争者是总统的儿子贾迈勒,当然情报系统的领导苏莱曼也有可能。”
埃及媒体之前的猜测是,在今年的大选中,穆巴拉克如果不继续连任的话,会将总统之位传给其47岁的儿子贾迈勒。在经历了民众与政府的对峙,并逼迫穆巴拉克下台后,穆巴拉克父子先后宣布,将不会参加2011年大选。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估测,埃及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170亿美元。不过,穆巴拉克家族的财富,似乎与埃及总体经济现状不符:据西方学者统计,穆巴拉克和他家庭的个人财富,在40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之间,源自于其作为空军军官时在军事合同方面的“积累”。这让很多仍然处在贫困线的埃及民众相当愤怒。
有国外媒体披露,穆巴拉克的大部分资金都以离岸金融形式存在瑞士的银行以及苏格兰银行,他两个儿子在美国和英国的黄金地段则购有豪华房产。
而穆巴拉克周围的情况同样“不乐观”。讽刺的是,局势出现动荡后,率先逃离埃及的也正是这些人。埃及开罗机场方面透露称,已有19架私人飞机逃离埃及,多是穆巴拉克身边人和商界精英。
信息与民主“推手”变局
近年来,埃及虽保持总体稳定,穆巴拉克却渐失民心。
在穆巴拉克统治下,埃及经济连年没有起色。8000万人中贫困人口竟高达2800万,更有260万人生活在赤贫当中,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3%。
金融危机加剧了阿拉伯国家内部的困难和矛盾,金融危机以后,飞涨的物价、高失业率以及政府腐败令一些埃及人怨声载道。埃及失业人群中有90%都属于30岁以下的年龄段。数据显示,埃及全国大约有40%的人生活在日收入2美元的联合国贫困线以下,三分之一是文盲。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春认为,骚乱暴露出埃及普通公众关注自身生存问题。作为北非大国,埃及长期发展缓慢,高物价,低就业,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仅以旅游业支撑国民经济;而埃及素来与欧洲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作为埃及重要的出口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的欧洲经济对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埃及经济发展前景,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糟糕的是,穆巴拉克加强了对权力的垄断。上任初期,他为遏制国内的武装运动,颁布紧急状态法,扩大警察权力,加强限制示威和政治集会。但紧急状态法后来逐渐成为反对派和示威者的攻击对象。这次反政府示威,民众主要诉求之一就是取消紧急状态法。
从数周前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开始,席卷北非和中东的民主浪潮,也点燃了埃及变革的导火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向阳撰文指出,埃及等国的乱局,还有信息化与民主化两大“推手”。
他指出,埃及等国乱局确有其政治制度“年久失灵”与僵化停滞的缘故。应看到,“民主化”与大众政治参与也是一股潮流,一些阿拉伯国家传统的“威权体制”与“强人模式”难以为继,终身制、家族制、世袭制亦不可持续。发展中国家须立足国情、顺应潮流,在维护社会稳定与维护公民权利之间取得动态平衡。
信息化与互联网时代的政治更加敏感复杂。突尼斯“变天”与埃及乱局反映了“脸谱”、“推特”与“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威力,其一呼百应、聚集放大、扩散蔓延效应惊人。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互联网的传播力量,让国家治理结构高度相似的北非国家之间,不满情绪、抗议共鸣迅速传播。
上述这些因素,作用于治理乏力的穆巴拉克政府,最终酿成了此次政治动荡。
美国“大中东”战略受挫
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结合部,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全球“命脉”之一,加之埃及素为阿拉伯世界中的“骨干国家”,地缘战略位置极其关键。
穆巴拉克的辞职不仅让埃及,也让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和美国等国进入了一段不确定的时期,因为埃及将进入一段军方统治期,而穆巴拉克则一直是沙特、以色列和美国等国制定中东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关键人物。
埃及动荡局势令周边国家很焦虑。据1月27日埃及《金字塔报》头版报道,巴林国王打电话给穆巴拉克,强调“埃及不能乱,埃及一乱,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将跟着乱,因为埃及是阿拉伯国家具有象征和代表意义的一员”。
此外,美国的“大中东战略”也将受到冲击。
“大中东”目前仍为美国的地缘战略之重,其包括反恐、维护以色列的安全、遏制伊朗、收拾伊拉克与阿富汗“残局”、推进“民主价值观”的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指出,埃及与美国之间始终存在微妙关系。美国尽管看不惯穆巴拉克政府长期个人统治,但穆巴拉克打压埃及国内宗教极端势力的政策与美国的海外反恐战略一致,作为美国在北非地区的反恐盟友,埃及政局稳定对美国有积极战略意义。
此外,中东战争中,埃及是最早与以色列和解的阿拉伯国家,在中东地区充当巴以关系的润滑剂、协助美国推行中东政策,是埃及之于美国的又一战略意义。因此,埃及每年都会得到美国的巨额“军事援助”。
如今埃及骤生变局,美国唯恐埃及反美政权上台,将不得不花大精力加以应对。
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已发表声明,将在6个月后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穆巴拉克及其家人也离开了开罗,抵达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
以色列议员本·埃利泽说,穆巴拉克辞职前一天与他通话20分钟,穆言辞激烈地批评了美国:“他们(美国)可能是在谈论民主,但他们不明白自己在说什么,结果将是极端主义……”
埃及的稳定,关乎中东地区和平,是世界人民希望看到的。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月12日表示,希望形势的最新发展有助于埃及尽快恢复国家稳定和正常秩序。
编辑 陈城(资料来源:新华社、中新社、《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