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家肖像连缀世界文学拼图 2024年10月18日

  傅小平在评论集《普鲁斯特的凝视》之后,出版新作《去托尔斯泰的避难所:影响中文书写的100位文学大家》(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新书可谓前书的回声和延续,又别开生面。作者用肖像批评与印象书写相结合的方法,对20世纪以来的海内外作家、翻译家进行了提要钩玄的解读。如何将批评变为一种叙事,考验着评论者的才华。傅小平的肖像批评,源于圣勃夫以来的传统,其特点是作品细读与作家评点互为肌理,相互生发,让人想起毛姆曾在《红书》上枚举巨匠杰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海外篇、渡海篇和海内篇三部分,共15辑的体量,绘制出100位作家思想的肖像、艺术的肖像、精神的肖像。细看全书结构,就会发现作者的匠心:外国作家作品,经由翻译家的桥接引渡,与海外华文文学和国内作家的写作发生密切关联。这种三位一体的视野,旨在搭建20世纪文学书写的全球框架。副标题“影响中文书写的100位文学大家”,正说明作者意欲呈现文学交流互鉴,相互影响激荡的历史。正如作者所说,中国文学一个很重要的参照系,便是外国文学。如果说,百余年的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背景下获得新质,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中国读者正是在对外国文学的阅读和学习中获得了世界性视野。

  在我看来,书名“去托尔斯泰的避难所”,意味通往一种不同于“此在”的生存空间,喻示评论能够营造一种心灵栖居的生活。品读名家名作,精神可短暂出离,在审美中“坐忘”。傅小平对托尔斯泰寄寓了深刻同情,用精神小传的写法,勾勒文豪的心灵忏悔。他从家庭关系、生活态度、生存价值、财产观念的角度,理解托尔斯泰小说的疑难、悲观与虚无。托尔斯泰的出走,实质是逃离与解脱。作家在小说中沉思问题,但大多杰作的目的不是回答问题。正是由于无解,才造就作品的不朽。

  傅小平的评论随性而至,本质上是通往“生存论”的文学阐释。不同于学院里执着形式结构、技巧符号的研究,他将作品视为理解存在、世界与自我的镜像,达到汇通社会心理、读解精神症候的旨归。由此,文本、世界、读者被整合进统一的视域。比如,他对三岛由纪夫的解读,就从唯美主义的主题,深入到精神分析的内核。又如,他笔下的戈迪默,“热切地表达了她对一个新的国家诞生时可能遭遇纷繁复杂的悖反情景的深入思考”。在傅小平看来,作家关切的问题,绝非抽象的观念、概念,而是自我介入的现实。傅小平的评论,也始终在重估现实与存在的关系。

  正如王小波、王安忆与莫言,都曾提及译文对写作的影响。他们受惠于外国文学的风格技法,又从优秀翻译家那里,借鉴了文体的创造。傅小平将这种影响,视为共生与滋养,它并不同于“影响的焦虑”,而是强调中国作家本土转化的潜藏力量。海外华文作家则实现了创作的主体间性,既有母语的印记,又有异文化的面貌,他们极大拓展了中文写作的疆界与可能。作者用千殊万别的文学肖像连缀世界文学拼图,在作品中插上路标,为我们勾画出通往作家心灵的秘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