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柯雷 旁观中国诗歌“野蛮生长”

他是著名汉学家,20多年来往返于中荷之间,追寻诗人踪迹

本刊记者 许晓迪 《 环球人物 》(

    人物简介:柯雷,荷兰鹿特丹人,生于1963年。1996年获得荷兰莱顿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1996—1999年在悉尼大学做讲讲师。1999年开始在莱顿大学任中国语言文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诗歌以及文化社会学、文化翻译等领域。著作有《粉碎的语言:中国当代诗歌与多多》《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从1980年代到21世纪初》等。

    即便已经知道柯雷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但听到电话那端“成、成、成”的回答,还是被这地道的“京片子”吓了一跳。

    去年12月,柯雷的著作《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从1980年代到21世纪初》,历经数年翻译,首次在汉语世界亮相。新书发布会上,洪子诚、唐晓渡、翟永明、欧阳江河、西川、张清华、周瓒、沈浩波等不同代际的学者、诗人悉数到场,几乎搅动起中国当代诗坛的半个江湖。

    在一次次的中国之行中,柯雷背着背包走过中国许多城市,搜集民间诗歌刊物,结识各地诗人。他是中国当代诗坛的“局内人”,游走于诗人江湖,风生水起;也是超脱于中国本土的域外旁观者,以“局外人”的姿态带给诗坛不一样的观察视角。

    瘸子跑马拉松

    上世纪80年代,是柯雷所说的“精神”时代,“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蓬勃发展,涌动着‘文化热’”。中国大陆诗坛一派生机盎然,朦胧诗人以文化英雄般的姿态浮出历史地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我不相信》)“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神女峰》)……这些箴言名句流布之深远,即便是对诗歌毫无兴趣的人,也能随口背上几段。

    彼时的柯雷,正在荷兰莱顿大学学习汉学。他是一个语言爱好者,上中学时,就已兼通荷兰语、古拉丁语、古希腊语、英语、德语、法语6门语言;上大学时,又上了1年的日语课、1年的俄语课和1年的希伯来语课。他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十几岁时就对荷兰现代诗歌产生兴趣,所以在学习汉语后,就顺理成章地转向了中国诗歌研究。

    莱顿大学是欧洲汉学研究的重镇,但有关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在当时,学校里唯一的中国新诗课程,是汉乐逸(Lloyd Haft)教授的现代诗歌课,讨论的主要是胡适、徐志摩、郭沫若、闻一多、卞之琳、何其芳这些著名的民国诗人。”柯雷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道,“当时我特别想知道中国当代诗坛的情况,但图书馆里几乎找不到任何资料,再加上没有后来这么好的交流机会,所以老师们也知之甚少。”

    1986年,柯雷参加了一个中荷之间的交换生项目,在北京大学进修一年,得以亲见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诗坛的喧哗和躁动: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大展”一举推出了60多个“诗派”,更年轻的一代站在“pass北岛”的旗帜下,一个流派一个宣言,以至后来诗人们自嘲,那简直是“当众挂出了60多片尿布”。当时流行的一句调侃是:“往窗外扔一块石头准能砸着一个诗人。”

    留学北大期间,柯雷认识了北京诗人兼翻译家马高明。当时,荷兰作家阿德里安·凡·蒂斯(Adriaan van Dis)也在北京,3个人一起吃饭、喝酒,慢慢地有了把荷兰诗歌翻译成中文的计划。1988年,《荷兰现代诗选》出版,“和当时任何一种外国文学作品一样,立即销售一空”。如今在微信朋友圈,柯雷还看到有人“晒”出当年的“藏书”:橙色的封面上,印着一朵蓝色的郁金香。

    通过马高明的关系,柯雷认识了几位诗人,“在诗坛混了个脸熟”。回国后,他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做心理语言学研究助理,同时也继续做文学翻译,与国内的许多诗人保持通信,“没有互联网,没有Email,都是用中文手写书信”。

    在一篇文章中,柯雷将自己比喻为一个“非要跑马拉松的瘸子”:“外国人读汉语是很慢的:瘸子跑不快。别人在几个小时内能跑完的马拉松,瘸子却得一天一夜。但没准儿,瘸子在没完没了折磨自己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事情,最终跑完了,而且有话说。”

    现在回顾“瘸子说”,柯雷觉得用“如鸟得水”可能更合适:有一种鸟,虽然天空(即母语)是其最自然的环境,但它也会潜水(即外语),也会捕鱼(即研究诗歌)。而柯雷,就是那只鸟。

    寻找诗歌的发生地

    在《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的序言中,柯雷写道:“了解诗坛只有一个办法,也是相当愉快的办法,就是待在中国国内,寻找诗歌文本,寻找关于诗歌的话语,寻找诗歌的发生地、它的活动、它的人。”

    柯雷认为自己不属于那种书斋式的、冥想型的学者:“我非常热爱学术工作,但又不是那种最纯粹的学者。我也常常在屋里安静地写东西,但同时又是一个喜欢跟别人在一起、喜欢提问题的人。我希望上火车,去一个地方,见一个人,看看他是怎么生活的,和他吃个饭、喝杯酒、聊聊天。”

    这种紧贴现场的调查式研究,开启于1991年夏天。当时,柯雷回到莱顿大学读博士,诗人多多是驻校作家。“我们常常在一起演出,朗诵诗歌,有报纸采访他,我就去做翻译。”柯雷说,“最开始,我只是对他的诗歌文本感兴趣,但后来通过收集资料,发现诗歌后边藏着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多多是“白洋淀诗群”的核心人物之一。“文革”期间,他和芒克、根子一同来到河北白洋淀插队。他们阅读“黄皮书”和“灰皮书”(内部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及文艺书籍),互相切磋诗艺,周围渐渐聚集起一批文学青年。

    读博士期间,柯雷通过口述史的方式采访了很多人,慢慢了解了中国“文革”时期的地下阅读和写作。“我到芒克家,和他聊起那段历史,他很高兴,讲了很多故事,也给我看了很多老照片。我就在一边做笔记,感觉特别兴奋。”这些故事,作为素材和原始资料,后来用在了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粉碎的语言:中国当代诗歌与多多》中。

    柯雷的热情,使这些“地下诗人”也生出了重温旧梦的念头。“1994年的时候,我们聚了一大帮,去了一趟白洋淀,在那儿住了一个晚上。”从这之后,尤其是在90年代末,各种知青诗抄、回忆文章和“地下诗歌”研究专著不断出版,被埋没的诗歌英雄被文学史和思想史重新发现,白洋淀也成为诗人、怀旧者、文学史家的朝圣之地。

    在与诗人们的交往中,柯雷渐渐发现了民间诗歌刊物的重要性。“民刊”特指那些未公开发行的、由一位诗人或一个诗歌群体自筹经费创办的非正式诗歌印刷品。从80年代直至今天,几乎所有被广泛认可和经典化的诗人,都是从民间诗歌刊物上成长起来的。

    为了搜集民刊,柯雷背着背包四处旅行,从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到成都、昆明、西安、南京、广州,天南地北,四处探访寻查。经过多年的积累、搜寻,如今中国当代民间诗刊已成为莱顿大学图书馆的“特别藏书”。2007年,柯雷在美国“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资源中心”网站上公开了100种民刊的信息,从1978年创办的《启蒙》到2004年创办的《剃须刀》,详细列出每一种刊物的年代、地点、核心人物和美学立场。

    “中国诗坛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地方。对很多诗人、学者、文学史家来讲,诗歌是一种生活方式。你去找他们,他们会很热烈地和你交流,希望了解你为什么对当代诗歌感兴趣。有时在遥远的莱顿,还能收到从中国寄来的民间刊物,这是一种尊重和信任。”柯雷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局内人与旁观者

    中国诗坛的90年代,被柯雷称为“金钱时代”,“金钱极大地占据着人们的日常经验,席卷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海子、顾城等诗人的死亡事件,比诗歌本身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诗歌向着社会和文化边缘滑落,甚至有人认为“写诗的人比读诗的多”。但柯雷并不这样看,“在中国也好,在别处也好,凡是具有现代性的诗歌在本质上就是所谓边缘的东西。”但无论如何,诗人不再是救世主、思想家、斗士、明星、先知、悲剧英雄了。

    但与此同时, 90年代直至今天,也是一个民间诗歌群落隐秘生长并逐渐活跃的时期。“我刚去看了世中人的汉语诗歌资料馆——他是一个资深的民间诗刊收藏家。据他统计,去年全国至少有200—300家刊物在运行,而在80年代,大概只有几十个刊物——当然,当时也没有现在那么好的设备,我指的是电脑和互联网。”在普通公众眼中边缘、低调的诗歌圈子,其实一直在“野蛮生长”。

    有人将这样的诗坛形容为“江湖”,柯雷觉得这个说法很准确,“但‘江湖’这个词非常难译,本土文化的成分很大。它很活跃、很浪漫;又有各种门派,各种‘小圈儿’,互相打架,又互为一体。”20多年来,柯雷出没于各种诗歌活动现场,与各种各样的诗人、评论家、活动家、读者、出版人、文化官员吃饭,喝茶,喝酒,聊天……俨然一个混迹于诗歌江湖的“局内人”,成为许多中国诗人、学者嘴里的“老朋友”。

    “老朋友”柯雷,经常为诗人们争取在国际诗坛登台亮相的机会。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创始于1970年,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声誉最高的国际诗歌节。从80年代中期至今,芒克、北岛、多多、顾城、杨炼、王家新、翟永明、西川、于坚、韩东、肖开愚、车前子、伊沙、明迪、秦晓宇、郭金牛等很多中国诗人都曾应邀参加,其间少不了柯雷的安排和接待。当然,也有人会“很不客气”地向他索要诗歌节的邀请函,他能理解,但也会直截了当地回答:我不是卖票的。

    在《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中,柯雷选择韩东、海子、西川、于坚、尹丽川等8人作为个案,对其重要作品进行文本细读。除了海子,柯雷与其他诗人都有过密切的交往。他向记者讲起初识西川,就是在他初到北京、与马高明聊起荷兰现代诗翻译的那个晚上,“当时我们可能握了一下手,但直到1991年,才有了一次长谈”;他也讲起和韩东的最近一次碰面,“他约我出来吃饭,了解到他在做电影,也聊起文学的问题,但很随意,并不是作为一个学者采访他”。

    对柯雷来说,虽然握过手、聊过天、吃过饭或接受过采访,但该商榷、探讨问题时,也“不能客气”。“我们做学术,不能总说精彩的地方。学术是对话性的,不能作者说什么,研究者就信什么。诗人自己的解读是很有意思的,但也不是什么神圣的真理。”

    在书中,柯雷探讨了海子自杀被“神化话”的过程,在那些最经典的作品中看到了“因循老套的自大狂热”;他观察到,很多人将西川看作崇高美学的代表,将韩东、于坚视作世俗诗人的旗手,但事实上,所谓崇高与世俗之别,并没有那么黑白分明。作为一个“老江湖”,柯雷始终争取保持着旁观者的冷静,无意“站在谁那边”,尽量放眼远观整个诗歌现场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他有些痛苦地意识到,这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中国地方大,诗人多,作为半个局内人,一定有许多盲区。先不说全面性,连代表性也达不到。”

    在莱顿大学区域研究所(包含莱大所有的亚洲研究和中东研究)当了7年的“头头”后,柯雷卸任,到北京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去年9月,他来到北京,1个月后就开始了四处跑的生活:先去上海,住了两个星期;然后到南京,也是两个星期;再去扬州、常熟开会;回到北京后,再去广州待了10天;在东莞,做了一个下午加晚上的采访;然后是深圳、苏州、昆明……他形容自己现在是“疯疯狂狂地收集东西”“忙忙碌碌地见人”。采访前一天,他刚从安徽当涂回来——民间诗刊收藏家阿翔的老家在那里,柯雷特意去看了他的收藏,觉得“很有意思”。

    “研究了这么多年诗歌,好像自然而然地会走到一个熟悉的地方,打一个比方,”柯雷指着窗外,“我对这块儿很熟悉,晚上饿了想吃东西,可能就会走到一个熟悉的饭馆,但其实要去探索新的地方才好。比如我前不久发现在新外大街上,有一家成都麻辣烫,那是一个新地方。怎样超越原来的范围,挑选一条新的路线,这是一个挑战。”

    去年12月,柯雷去了一趟东莞,见到了“打工诗人”郑小琼和谢湘南,以及柳冬妩、张德明等学者。“打工诗歌”成为了他最新的关切。不久前,他写了一篇文章,向西方读者推介英文诗选《铁做的月亮》和同名纪录片,这本书的编者秦晓宇,也是纪录片《我的诗篇》的导演之一。

    “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他们把它叫做螺丝。”写下这句诗的许立志是富士康的工人,在2014年跳楼自杀。最近,柯雷刚刚写完一篇关于许立志的荷兰语文章。对他来说,这枚“铁做的月亮”开启的正是另一道风景,由此,他希望自己能走入另一方江湖。

    现代诗歌的本质就是边缘化

    《环球人物》:您怎样看待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质疑?人们往往会用3000年的古典诗歌传统,或20世纪初那30年的现代新诗实践,来指责当代诗歌的“毫无建树”?

    柯雷:这是把文学完全变成一个量化的标准了,时间短的就比不过历史长的?不需要你是多么伟大的理论家就会明白这是错的。我的老师,莱顿大学的伊维德(Wilt Idema)教授,写了一本书叫《中国古诗大鉴》,从《诗经》到清末,600多页,时间跨度2500多年,我写一本书的时间规模才是10年。但我的书在价值上就一定比不上他的书吗?我不这么认为。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保守主义,不敢面对新的事物。再比如,所谓的现代诗歌,从题材到技巧,其实比不上当代的丰富、繁荣、包容、多元,当然,我绝不会因此就说民国诗歌毫无价值;反过来,我也不希望因为徐志摩、卞之琳、何其芳都已经变成“经典”,就说当代诗歌算不了什么。

    《环球人物》:诗人王家新在《回答四十个问题》中写道:当诗歌走到一个“边缘”,它会发现那里正是它本来的位置。“边缘”对诗歌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负面的评价?

    柯雷:诗歌“边缘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谈。“边缘”与一种可疑的机制有关,这种机制用数字衡量一切。如果说看电视的比读诗的人多,就等于说诗歌边缘化了吗?凡是现代诗歌,在本质上就是边缘的。因为当代社会,写诗既不能像古代一样加官晋爵,又不能和大众传媒竞争。但边缘并不是一个负面的判断,它意味着远离中心,突破传统和主流,反而给诗人提供了全新的感受。

    《环球人物》:为什么当代诗坛总是容易陷入论争,无论是创作理论之争,还是针对诗人个人形象的抨击?

    柯雷:对很多中国当代诗人来说,诗歌是一种生活方式,论争也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当然也有人不参与,但还是有很多人在论争,这就是江湖。比如是西方还是本土,是崇高还是世俗,是北方还是南方,是知识分子还是民间……这些论争的中心是诗人身份的继承问题:谁有权利说我是今天中国诗人的代表?谁有权利说我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传统?

    采访临近结束时,柯雷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他还要再去拜访东莞和其他地方的“打工诗人”。尽管沉浸于诗歌江湖多年,经历了“精神”时代和“金钱”时代的更迭变换,对于诗歌,他还是保持着热忱与向往。

    就像翟永明在《献给无数的少数人》中所写的:“诗歌将习惯于这样的位置:在某些人那里它什么也不意味,而在另外的人那里,却充满了意义。或者说,在大众无动于衷的地方,诗歌仍会得到某些人的厚爱。”

柯雷 旁观中国诗歌“野蛮生长”
刘广宁,不曾忘却的配音往事
不畅销的大漫画家
天妒英才程砚秋
卢浮宫,被法国宠爱了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