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闯
1985年出生, 辽宁建昌人,毕业于东北大学。中学时开始对古生物化石进行科学复原, 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科学院等有长期合作。已出版《恐龙专家》等科普书籍数十册。
“陈各庄向西300米,灰色厂房。”这是采访对象给《环球人物》记者的地址。然而位于北京顺义区的陈各庄很不起眼,除了低矮的平房,就是大片农田。要在这里找到一座“灰色厂房”,难度还挺大。但那里就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恐龙王”赵闯的秘密基地。
赵闯的职业听起来特别酷炫——古生物化石生命重建。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接地气得多——“画恐龙的”。在国内,干这事的就他一个,更准确地说,是研究恐龙的科学家们只认可他的作品。英国的《自然》、美国的《科学》等著名专业期刊,都大量刊载过他的恐龙复原图;他根据自己画作建造的恐龙模型,也是各大博物馆展览时的宠儿。
常年在小村子里画恐龙、建模型的赵闯极少出门,别说国外,就是对周围环境都没什么概念。但要说起恐龙,怕是没多少人能比他更清楚了。
与“恐龙”日夜厮守
来到厂房大门外,还察觉不到这里与周围的区别,可一旦进去就会发现别有洞天: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左边是15米高的建模工厂,里面是按原比例复原的恐龙模型;右边的空地上立着两头还未完成的小型霸王龙,以及3个挂在围墙上的马门溪龙大脑袋装饰,映衬着黄土地,颇具美国西部片的风格。而院里养的动物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猫、狗、兔子、蜥蜴、变色龙、小白鼠、螃蟹、蛇……一片田园风光。“恐龙是爬行动物,所以我养的也基本上是它的‘同类’,观察它们有时候也能顿悟恐龙的一些习性。”赵闯解释道。
为了能跟“恐龙”日夜厮守,赵闯干脆在工厂西北角建了个简易卧室,除了周末回家陪老婆,日常起居基本都在这儿了:一箱少了两盒的方便面、两罐牛奶、散着的压缩饼干,典型的宅男配置。卧室虽然简陋,里面却全是赵闯的宝贝:各种各样的电影手办和模型。“这是《星球大战》的,这是《侏罗纪公园》的,这是《海底两万里》的……”报出名字的时候,赵闯语气里满是宠爱。在这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电脑桌,就都是这些玩具的地盘了。“这不叫玩具,叫模型!”赵闯急切地更正记者的说法。他专门为这些模型准备了3个展柜,每个展柜里的模型总价都超过10万元。
但还有些东西是无价之宝,比如东边展柜的第二层,一块菱形石头大有来历。“这是白垩纪泰坦巨龙的腿骨化石,距今8000多万年了。”赵闯取出来,在手里掂了掂递给记者,很沉,骨头部分呈白色,依旧光滑坚硬。赵闯又把西边展柜一个手办的“脚桩”卸了下来。“这是一只1亿年前的虫子。”他指着上面一只苍蝇大小的褐点告诉记者。当记者质疑他把化石拿来做脚桩时,他却笑道:“古为今用,继往开来。”他带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又向记者介绍其收藏的其他化石:三角龙的下颚、巨齿鲨的尖牙、鸭嘴龙的尾椎、青岛龙的脚趾……这些宝贝被赵闯小心地放在防腐棉絮里,用白条标注,再用标本盒保存,足见用心之细。
在这一方天地,数亿年前的恐龙化石与今人共处一室,在人类手上把玩,让记者有种强烈的时空交错感,似乎一脚踏进了两个世界。制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从卧室出来后,记者又在赵闯的带领下来到建模工厂。接下来的事让记者觉得,与其说这是一次采访,不如说这是一次参观,而赵闯就是一名优秀的讲解员。
侏罗纪公园!踏进工厂的一瞬间,这个词从记者脑海里蹦出来。在这里,各式各样、处于不同制作阶段的恐龙模型巍然屹立,逼真骇人,仿佛随时会活过来:俯身猎食的埃及棘龙、悠闲吃草的马门溪龙、机警张望的迅猛龙……不一而足。同行的女摄影记者原本想跟一头霸王龙合影,最后却尖叫着跑开了,惊魂未定地喘气道:“总感觉它张嘴就要吃掉我!”
这些庞然大物全按1:1的比例制作,高的近10米,长的十几米,不仅按大小还原,连细节也做到了极致。“我的原则就是,不仅要做得大,还要做得细。”赵闯说这话时带着一股傲然之气,“每一个恐龙的构造,包括脚、嵴冠、鳞片,都根据真正的化石标本制作,不凭想象。”他随手用白色衣袖拭去一头马门溪龙模型上的灰尘,说:“这种皮肤是蜥蜴类纹路,鳞片是网格状。”又用手拂了拂一头基龙牙齿上散落的石灰说:“它的鳞片接近橡皮,纹路更细。”接着是一头霸王龙:“看看它的颈部,皮肤其实是被毛发覆盖着的。”尽管博物馆里的观众往往走马观花,难以发现这些细节,但对于赵闯而言,“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成品如此考究,制作的过程必定费尽周章。先由3D打印机完成初步建模,再用玻璃树脂倒模成型,最后喷漆上色。这个过程只是依葫芦画瓢,不算很难,真正难的是建模前画出恐龙原型图,其中又以配色为最。“恐龙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通过化石初步判断,但具体的颜色没有实物皮肤是很难判断的。”赵闯说,“目前知道颜色的只有小盗龙和近鸟龙,因为它们身上有羽毛,保存了黑色素,里面能看到一些细胞形状,通过跟现有动物的细胞对比,比如三角形是蓝色、长方形是黄色、圆形是紫色,就能推断出恐龙的颜色。”但大部分恐龙是没有羽毛的,这时就必须通过仅有的化石配合当时的环境情况进行合理推测。而颜色的取舍,恰是赵闯最为得意的绝活。
生物学家认为,动物进化的一般规律为:肉食动物偏红色,素食动物偏绿色。赵闯除了遵循这条规律之外,还通过类比古今生物总结出另一套规律:体形大的动物一般颜色较灰,不会太鲜艳,体形小的动物一般会色彩亮丽;在森林里的动物一般有细碎的斑点作为保护色,因为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时呈现点状斑纹;体形较长或者长颈的恐龙身上一般有较大的花纹,目的是扩大身体轮廓;肉食性恐龙色彩比较多,这也是借鉴现代动物的一般特性,比如老虎豹子就色彩斑斓,等等。
以兴趣为伴,玩出工匠精神
面对纷繁复杂的恐龙名目和它们迥异的细微特征,听者可能如坠云雾,赵闯却如数家珍,除了兴趣使然,更与他长年累月的积淀密不可分。
“上小学的时候喜欢鲸鱼,个头大嘛,觉得厉害,就去买了本《十万个为什么》,翻到最后就看到恐龙了,是一张素描的霸王龙。”提到与恐龙的相识,赵闯记忆犹新,“‘8800万年前,世界上最大最厉害的食肉恐龙。’这是书上的原话。”从此,他对恐龙的探索一发不可收,甚至还自己画了一本恐龙册子,取名《中国的恐龙》。“那会儿电视里说恐龙有36种,我就到处找恐龙,见一个画一个,画到第三十六个的时候心里就想,齐了,中国的全部恐龙我这儿都有。”后来他才知道,电视里说的也不对,应该是36属恐龙,“按照生物分类学,属比种大,36属要比36种多多了。”
赵闯画恐龙的兴趣延续到大学时。画作已然有了专业水准,开始在各大恐龙论坛上流传,更引来著名古生物学家汪筱林教授的注意。
2006年,内蒙古宁城发现一枚带翼膜的哺乳动物化石,汪筱林邀请当时上大二的赵闯为其做复原图。“那种动物只有小耗子那么大,叫远古翔兽,是最早会飞的哺乳动物。”赵闯回忆。它把飞行哺乳动物的历史提前了将近8000万年。后来,这幅图发表在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的封面。
此后,赵闯开始跟着考古队实地考察。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意外发现。“2012年,内蒙古有个恐龙科考项目。以往科考都有目的地,这次没有,得自己找,但是找了很久也没有一丁点发现。大家都觉得希望渺茫,便分成几队各自去碰运气。找得无聊时,摄影师让我给他们科普一下硅化木,我就随地找材料,‘这是树皮,那白色的是树芯……’哎,不是!仔细一看,那白的正是一个恐龙的头骨,而且特别完整,旁边还有一段很长的尾巴。”赵闯回忆到这里,仍旧忍不住喜悦,大笑起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些化石现在正在地质科学院里研究呢!”
如今,儿时的兴趣变成了职业,赵闯利用自己独有的经验办起了科学艺术创作与研究机构,专门做恐龙科普和周边文创产品,并为古生物化石提供科学复原支持。“也算是学以致用,为社会做了点贡献。”与其说他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倒不如说是一个爱跟伙伴分享玩具的大男孩。都说喜欢玩具的人有一颗不老童心,这也是对赵闯最准确的评价。以兴趣为伴,玩出工匠精神,也许是赵闯最为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