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4日,元代画家任仁发画作《五王醉归图》亮相保利拍场,经过147次激烈竞拍后,最终以3.036亿元成交,
创下当年中国艺术品在全球的最高成交纪录,成为当之无愧的2016年中国最贵拍品。
据资料显示,任仁发的画作全球仅存21件,大多被世界顶级博物馆珍藏,而这颗流落民间的遗珠,曾被古画鉴定界泰斗徐邦达给予最高评语 :“《五王醉归图》真迹,上上。”这件名作曾为清宫旧藏,被溥仪偷运出宫后流落国外,如今终于回归故土。此次拍卖使更多人得以一览画卷真容,而画作背后的人物命运与历史浮沉,也得以拂去岁月的迷尘,再现于世人眼前。
五王醉归与兄弟情深
《五王醉归图》为宋纸本,设色绘制,纵35.5厘米,横212.5厘米。图卷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与四个兄弟宴饮归来的场面。画中五王分别是临淄王李隆基、宋王李宪、申王李撝(音同“挥”)、岐王李范和薛王李业,余下四人为随从仆役,九人九骑,神态各异,呼之欲出。
画中穿深红色衣服、由两人搀扶的就是后来的玄宗,他骑着名驹“照夜白”缓缓而行 ;在李隆基身后的是身着黄衣、骑乌骓马的宋王 ;后面跟着顾前盼后、骑着玉花骢的岐王和骑着黄骢骠的薛王 ;而伏鞍欲吐、骑九花虬的则是申王。他身旁的侍从一边卷起袖子,呼朋引伴,一边又要照顾深醉的王爷,可谓穷形尽相、栩栩如生。
全画采取平铺式构图,不设背景陪衬,较多地保留了唐人遗风 ;勾勒的线条工细圆劲,如春蚕吐丝般,起笔收笔处,处处是骨法用笔。整幅画卷色彩统一,以淡色层层渲染,在同样的色度中寻求渐变,让整幅作品具有强烈的运动感,能感受到鞍马奔驰中,人物的衣纹“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营造出所谓“吴带当风”的艺术效果。
明代成化朝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曾赋诗一首,可看作对《五王醉归图》的文字版注解——“何处离宫春宴罢,五马如龙自天下……宋王开国长且贤,谁敢尊前督觞过。申王伏马思吐茵,丝缰侧控劳奚人……岐王薛王年尚少,酒力禁持美风
调”。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画卷中的图景,使我们再度体会到画中的历史场景和精妙之义。
《五王醉归图》抓取宴饮归家的场面,勾勒出玄宗兄弟间的深情厚谊。据史料记载,睿宗李旦登基后,最感欣慰的便是5个儿子手足情深。按照传嫡不传贤的继位原则,睿宗原本应将帝位传给嫡长子宋王,但李隆基骁勇善战、功勋卓著,
更适于继承帝位,睿宗因此感到左右为难。幸而宋王纯良宽厚,多次上书表示不愿继位,最终使皇位顺利传至李隆基手中。
相传,李隆基登基前曾购置长枕大衾,经常与兄弟们宴饮至深夜,而后同床共枕、抵足而眠。登基后,他感念兄弟深情,特意在兴庆宫修建花萼楼,典故出自诗经,取“花萼相辉、兄弟情深”之义,用以彰显儒家提倡的孝悌文化。此楼建成后,四王府邸环于宫侧,“帝时登楼,闻诸王音乐,咸召升楼,同榻宴谑”。诸王兄弟每五日朝于侧门,玄宗与其登楼纵饮,赏乐赋诗。张祜诗云“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是千秋”,便是对帝王之家宴饮之乐的形象写照。
在唐代,花萼楼与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并称为天下五大名楼,是当时长安最负盛名的城市地标,可惜后来在战火中焚毁殆尽,后人再无缘想见玄宗与各位弟兄们登楼宴饮的景象。而任仁发的画作,再现了唐玄宗弟兄间的冶游之乐,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而且也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江海之志与丹青之才
提到《五王醉归图》,就不能不提它的创作者任仁发。这位出生于上海的元代官员,相当于元代的“水利部部长”,他以水利方面的贡献闻名于世,更因其业余创作而青史留名。
任仁发(1254年—1327年),字子明,号月山道人。他出身寒微,少负奇才,18岁时便高中举人。南宋亡国后,任仁发向时任中奉大夫浙西道宣慰使的游显毛遂自荐,深受游显赏识,将其招纳为幕府中的宣慰掾,负责整理文书档案。后来,任仁发在海岛劝诱反抗者归降中立功,升为青龙水陆巡警官。他一生得以参与浙西、通惠河、黄河治水,直到去世前两年,还被朝廷委以重任,督导淀山湖治理工程。在晚年,任仁发集毕生知识著《水利集》十卷,为后代治水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2001年,考古专家发现,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就是任仁发的杰作之一。它是我国第一座考古发现的古代水闸,也是已发现的同类遗址中规模最大、做工最精、保存最好的一处,在中国水利工程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任仁发在政务之余,爱好诗文书画,绘画上才华出众。尤其是他笔下的人物和鞍马,师宗晋唐,颇具古风,并自成一格。史书上称其艺术风格是“书学李北海,画学李公麟”,说他继承了唐宋时期这两位艺术大家的神韵,前者的书法风格奇伟倜傥,后者人物、释道、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
任仁发所画的马深受元朝皇帝的喜爱,屡次被要求画御园名马。元代文学家杨维桢曾在诗中描绘任仁发画马的痴迷与成就 :“任公一生多马癖,松雪画马称同时。已知笔意有独得,天育万骑皆吾师。”任仁发目前流传于世的作品还有《出圉图》《二马图》《张果见明皇图》等。画作中不仅表现出炉火纯青的画马技艺,也反映了他由宋入元的隐秘心曲和经世济用的青云之志。
除《五王醉归图》外,任仁发的《二马图》也颇负盛名。画卷背景简洁,只有一肥一瘦两匹马立于中央,肥马神采奕奕,瘦马形销骨立。画家借题跋对肥瘦二马作了一番议论 :“世之士大夫,廉滥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国,不失其为廉 ;苟肥一己而瘠万民,岂不贻污滥之耻欤!按图索骥,得不愧于心乎?”看似画马,实则画人,讽刺了当时官场的贪污腐化之风,表明了自己刚正不阿的心志。
在《二马图》的题跋上,元代著名鉴赏家柯九思对其大加赞誉,将任仁发与赵孟頫相提并论。相较之下,赵孟頫更具名气,但柯九思却说“自曹、韩之后,数百年来,未有舍其法而逾之者,惟宋李龙眠得其神,本朝赵文敏公得其骨,若秘书监任公,则甚得其形容气韵矣,岂易得哉!”意思是说,唐朝曹霸、韩幹画马技艺高超,几百年来无出其右,只有宋朝的李公麟得其神韵,本朝的赵孟頫得其风骨,而任仁发则神韵风骨兼备。
任仁发一生,在水利工程上贡献卓越,在丹青绘画上天资卓异,正如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王逢所写 :“唐称二阎道元吴,今也少监称京都。少监材抱岂画史,禹迹曾为帝亲理。”
海外遗珠重归故土
《五王醉归图》诞生以来,明确的收藏记录自明代开始,经朱尚宾、王麟郭、王永吉、梁清标、耿昭忠、耿嘉祚收藏,乾隆年间被收入宫中,并被编入《石渠宝笈》,卷上乾隆、嘉庆、宣统三帝钤印累累,可见清宫对此画的高度重视。
辛亥革命后,溥仪深感风雨欲来大厦将倾,便将宫中名画盖上“宣统”之印,以赏赐弟弟溥杰的名义偷运出宫。1922年11月4日,《五王醉归图》和另外20件名作一起被赏赐给溥杰。后来,这些图卷被带到“伪满洲国”,存于吉林小白楼内,1945年,“伪满洲国”覆灭,这些画从小白楼散至民间。
此后,《五王醉归图》先是落入琉璃厂古董商人郝葆初之手,通过郝葆初又卖给了当时著名的文物贩子卢芹斋及其女婿杜博思。1948年,这件国宝被漂洋过海地带往美国,转卖给了德裔收藏家沃尔特·侯士泰,直到2007年侯士泰去世,这幅画才重新进入公众视线。
据记载,侯士泰一生有两件藏品最为得意,一件是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另一件就是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后来《朝元仙仗图》被中国收藏家王季迁用几张明清画换去,侯士泰发觉自己在这桩买卖中吃了大亏,一怒之下便把王季迁告上美国法庭,引发了一场著名的文物官
司。法庭上,王季迁的律师问侯士泰 :“你懂不懂中国古代书画?”侯回答 :“懂。”律师问王季迁时,王季迁却回答不懂。结果是侯士泰败诉。法官认为,懂中国书画的侯士泰不可能被不懂书画的王季迁骗。从此,侯士泰愤愤然不再与书画圈交往,也不愿再将手中珍藏的《五王醉归图》与人观赏。直到侯士泰去世,才由其家族后人拿出,并于2009年在香港佳士得举行了第一次拍卖。
时隔7年,《五王醉归图》重新亮相拍场,最终以3.036亿元人民币成交。此次竞拍的得主、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表示,会将这幅名作安置在苏宁建造的博物馆中,并向普通民众展示。
经历了几十年的海外漂流后,《五王醉归图》重归故土,印证了收藏界的一句老话“收而藏之私乐,收而展之众悦”,希望在不久的未来,更多人能够有缘一睹这幅传奇之作的绝世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