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外刊

《 环球人物 》(

    散文大师的80岁

    美国《标准周刊》1月2日封面文章

    美国著名散文作家约瑟夫·艾本斯坦迎来了自己的80岁生日。他说自己“抽得一手好牌。”宽容而有智慧的父母给了他自由探索世界的机会,二战后美国的相对稳定和繁荣让他有了接受良好教育、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 

    艾本斯坦在50岁、60岁和70岁时都写过人生总结,但他的人生显然不会这么早结束。80岁到来时,他依旧洒脱,没有时日无多的恐惧,而是每天都感恩自己仍有探索人性的机会;他身体硬朗,早上还能“站着穿上裤子”;去餐厅吃饭,还会对年轻的女服务员得体地表达爱慕,也不用担心女孩和妻子真的会生气。他设想如果活到130岁或140岁,“人生总结都能写成一本书了!”

    哲学家的享乐与奋斗

    法国《观点》1月5日封面文章

    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翁弗雷著书50余本,是个十足的高产作家。这次,他带着《享乐主义宣言》回归大众视线。在一般人的概念里,享乐本是贬义,但翁弗雷从多个角度论证了享乐主义的合理性,并强调享乐主义并不意味着放弃个人奋斗。翁弗雷主张生命应自由且充满活力,人应当有内在的道德规范作为准则。最重要的是,人即使面临着死亡的可能,也可以活得精彩。但他在接受专访时,难掩对当今西方文明的担忧:年轻人多满足于安逸的环境,愈发碌碌无为,这其实曲解了享乐的真正含义。

    新人类

    韩国《朝鲜周刊》1月8日封面文章

    2055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不妨大胆预测一下。未来40年的主要流行词将是寿命延长、新人类、人工智能、下届政府。这4个词都关联着人类的命运,其中,新人类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个听起来充满科幻感的词,并不是说2055年的人类将多么聪明、多么漂亮,进化得多么出色、多么炫目。恰恰相反,学者们深深担忧2055年的新生儿很可能因为环境恶化、科技发展导致基因突变,出现更多的遗传性畸形。到那时,人们所期待的新人类图景很可能只是:健康长大。

外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