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19岁成就蓝天梦,30岁血洒长空

余旭,飞行是生命的书签

□ 本刊记者 倪光辉 龚新叶 《 环球人物 》(

    余旭的百科页面现在已经变成了灰白色,在她的介绍栏中,添上了“烈士”一词,看上去庄严肃穆,却又触目惊心。

    作为中国首位驾驶歼—10战斗机的女飞行员,余旭在训练中不幸牺牲的事早已传遍世界各地,获悉者无不扼腕叹息。海外华人、国际友人和外国空军同行纷纷表达了悲痛之情,新西兰、意大利、巴基斯坦、英国等国家的空军先后致函中国空军外事部门,向她致以沉痛哀悼。网友也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余旭贴吧,缅怀这位巾帼英雄。“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天堂里你依旧是最美飞行员。”“没有她,哪有天空的安宁?”……到目前为止,为余旭网上灵堂“献花”的网友已达千万人。

    年仅30岁的余旭,19岁即成为飞行员,把1/3的生命献给了中国空军,献给了蔚蓝的天空。有人曾说,优秀的飞行员从不畏惧将生命定格在巍巍苍穹,但对余旭来说,来得实在太早了!

    最后一条朋友圈信息

    “人民空军!67岁生日快乐!”这是余旭在出事前一天发的朋友圈信息,也是她人生中的最后一条朋友圈信息。5天后,余旭的悼念仪式在空军航空兵某师举行,黑底白字的挽联写着:“雷霆玫瑰流芳千古,余辉旭日光芒永驻。”

    意外发生得猝不及防。11月12日,看似无比寻常的一天,上午余旭像往常一样与战友在天津市武清区进行飞行训练,其间事故陡生,飞机朝着河北省玉田县方向坠落。长机男飞行员跳伞成功,余旭却在弹射过程中撞上了僚机(编队飞行中跟随长机执行任务的飞机)副翼,不幸牺牲。

    收到噩耗的刘应华无比震惊,他是一位军旅摄影家,也是余旭的老乡,曾两次为余旭拍摄照片,今年11月初刚在珠海航展上见过她。“我完全无法相信,感觉就像昨天才见完面,今天怎么突然就没了呢?”在与《环球人物》记者的交谈中,刘应华数度哽咽,叹息不断。在他的镜头中,余旭飘逸潇洒,乌黑亮丽的头发甩动起来风采十足。“那次见面时我还想,以后要给她制作一本画册,哪知道那竟是最后一面!”刘应华的语气里满是悔恨和遗憾。

    亲朋好友更是难以接受余旭牺牲的事实,因为就在此前一天,余旭还联系好友余颖,请她的爱人朱先生帮自己准备礼物,她要带给北京的战友。出事的当天下午,朋友们反复用微信联系余旭,却得不到任何回应,他们这才意识到事情可能是真的。消息被证实后,朱先生发了一条朋友圈:“妹妹一路走好,家里还有姐姐和姐夫照顾父母,你在那边放心好了,不要担心父母。你为祖国国防事业牺牲,剩下的事交给姐姐和姐夫。”

    《环球人物》记者获悉,出事当晚,余旭的父母连夜赶往天津,在拒绝了部队安排的宾馆后,两人来到女儿的宿舍,在余旭的床上生生坐了一夜、哭了一夜。14日清晨,两位老人拖着一只行李箱来到事发地。一个二三十米长、数米深的大坑,清冷地遗留在空旷的田地里,那是余旭所驾驶的战斗机坠毁后形成的。老人在坑前打开行李箱,里面全是余旭的衣服和生前喜爱的玩偶娃娃。按照老家习俗,他们将这些物品逐个放入坑内焚烧,每一件烧前都先在怀里抱一抱,仿佛抱的是女儿。

    在采访中,余旭母亲含泪说:“这份事业是她所热爱的,是她从小的梦想。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无悔,我们也就无憾了。”在巨大的悲痛中,余旭的父母还为女儿上交了最后的1万元党费。

    “我要一直飞下去”

    200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空军首次招收歼击机女飞行员。经过万里挑一的筛选,19岁的余旭成为新中国空军第八批女飞行员。2009年,中国首批16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以全优成绩完成学业,正式编入作战部队,余旭是其中一员。同年,她驾驶着战斗机,出现在国庆60周年大典的空中分列式中,飞越天安门广场。

    为了冲上云霄,余旭几乎放弃了所有业余时间,全心投入到飞行训练中。《环球人物》记者曾在她的工作日记上看到这样的句子:“不管每次训练多么辛苦,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退缩过。我觉得青春是无悔的。”

    众所周知,飞行员的选拔标准极为严苛,不论是体能训练还是心理压力,非常人所能承受,而女飞行员的选拔培养则更是难上加难:八大关口、几十项标准,每一项都是艰巨挑战,没有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胆识,根本不可能飞上蓝天。然而这些,余旭都扛过来了。

    100米蛙跳、3000米长跑、无止境的滚轮旋转;战机座舱的仪表参数、功能、位置要烂熟于心;起落飞行的短暂时间内,近千个操纵动作和程序要精准完成;理论不过关淘汰,技能不过关淘汰,反应速度慢淘汰……这就是余旭每天要面对的挑战。

    “真的挺难的,晚上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余旭曾经这样对《环球人物》记者小小地“吐槽”。那次见面是2015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训练基地。“想上蓝天真不容易啊!”对记者说出这句话时,她的眼圈都红了。在成为女飞行学员的第一个月里,她就意识到自己选择的路绝不轻松。3000米长跑是每天必训的项目,“我很难受,从来没有跑过那么远。”冬天训练完哈口气,围巾就会结冰。“我几乎受不了那种冷,腿跑得不听使唤。”但最终,余旭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记者曾亲历飞行员的选拔测试,一场训练下来,吐的吐、昏的昏、放弃的放弃,仅有极个别能勉强坚持。在种种挑战甚至“折磨”下,余旭却感到充实:“当我们很辛苦地投入飞行事业时,别人可能很享受地过自己的生活。有时心里也挺羡慕,但只是瞬间的感觉。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

    杜文彪是空政文工团原政委,他回忆说:“在部队当飞行员,待遇与民航飞行员差很多,我问过余旭:‘想一直这么飞下去吗,要不要转行去当民航飞行员?’”余旭回答:“歼击机飞行员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有无上的光荣与自豪。我喜欢蓝天,喜欢驾驶歼击机的感觉,那种感觉很自由、很酷。再说,国家花大力气培养我,我要一直飞下去。”

    凭着努力和韧劲,余旭创造了历史。2012年7月29日,她驾驶歼—10战斗机起飞,成为中国首位驾驶该机型的女飞行员。两年后她再创纪录,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成为中国首批驾驶歼击机进行公开特技表演的女飞行员之一。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说:“目前能飞三代战机的女飞行员,中国仅有4名。”余旭是其中之一。

    对于艰苦和磨炼,余旭写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我期待在飞行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中的每一页。”

    “没事,我搞得定”

    余旭家庭条件并不好。她的父亲一直在外面打零工,有时也当泥水匠。母亲则做家政服务,给别人干家务。平时在家的只有外公外婆。由于训练繁忙,余旭格外珍惜亲情,外公外婆也一直将她看作家庭的顶梁柱。

    得知外孙女牺牲的消息后,外婆周建英已经因悲痛过度病倒在床,茶饭不进,每天摸着身上的红色棉衣以泪洗面。

    “这衣服是外孙女买的。”她哭着说。还有家中角落里摆放的洗衣机,“是全自动的,她怕我冬天洗衣服把手冻坏”。外公胡明康则反复摩挲着外孙女留给他的签名照,摇头叹气:“怎么走得那么早?”他身上穿的大衣、戴的帽子、喝的茶叶,也都是外孙女买的。

    家人回忆,余旭从小就懂事而独立。上小学的时候,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两公里多的路,很多孩子坐三轮车,但余旭每次都走路,舍不得花钱,中午饭也走回家吃。刘应华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余旭一直节俭、不娇气,出了名也很低调。我没见她穿过名牌,也没见她乱花过钱,这在老乡圈子里都知道。”

    工作后,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余旭向来报喜不报忧。“她总是大大咧咧地说:‘没事,我搞得定。’”胡明康回忆道。没到现场看过外孙女的表演是两位老人最大的遗憾,但已经永远无法弥补了。

    余旭牺牲后,她的微信自拍头像在网上流传开来。照片中,她嘴里含着一朵洁白的栀子花,轻轻闭着眼,风格恬静安然,与驾驶战机时意气风发的她截然不同,也正应了泰戈尔那句箴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记者手记

    “余旭牺牲了?”11月12日夜幕刚降临,忽然接到询问的短信,我(倪光辉)的心猛地紧缩了。猝不及防,微信朋友圈、微博已被这条噩耗引爆: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当晚11点多,空军证实了这一消息。

    “永远的‘金孔雀’一路走好”“愿你在另一片星河里飞翔”……震惊、哀恸、惋惜的情绪在朋友圈弥漫。我不禁想起两年前采访余旭的经历。

    那是2014年11月的第十届中国航展,包括余旭在内的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蓝天四姐妹”,展示了“空中芭蕾”。那是她们首次亮相。我曾这样记录:“当战机落地,飞行员摘掉头盔、取下墨镜,观众惊奇地发现其中有两位女性——陶佳莉和余旭,她们微笑着对观众打招呼。”

    那时,站在我眼前的余旭身材瘦小,却十分精神,一双眸子闪着晶莹的光。出生于1986年的她,当时才28岁,却已有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空军上尉、二级飞行员等耀眼头衔;23岁便参加了国庆60周年阅兵;26岁时更是驾驶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

    余旭的飞行表演时而如云中漫步,时而如天女散花,20多分钟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她手握舵杆,冲上云霄,俯冲、转弯、跃升,在完成规定动作后安全着陆……这已经成为我头脑中余旭的剪影。

    平时,余旭和我们一样过着普通生活。训练之外她也会上网,看微博微信。只是时间有限,她的朋友圈更新不多。生活中的她爱美,爱发言,充满自信。因为会跳孔雀舞,她被大家称为“金孔雀”。

    余旭牺牲后,很多人都在讨论飞行员的人身安全问题。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大国飞行事业,是摔出来的。这说得有点绝对,但并非没有道理。在余旭之前,我们也有飞行员在训练中牺牲。

    姜涛和鲁朋飞生前是海军航空兵学院飞行教员和飞行学员。在一次训练中,他们所驾驶的飞机发动机突然空中起火、动力迅速下降。面对重大险情,两人果断避开人口密集地区,但终因飞行高度过低、处置时间短促,无法跳伞,壮烈牺牲。

    李剑英,一名有着22年飞行生涯的优秀飞行员,命运最后却只给了他16秒!由于发动机空中停车,为了保护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3次放弃跳伞逃生机会,壮烈牺牲。

    就在数月前,我还采访了另一位英雄的事迹。张超,海军飞行员。今年4月27日,他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训练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急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护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9岁。

    有人说,为表演而牺牲,为训练而牺牲,值得吗?事实上,空中表演绝不只是为了吸引眼球。更多时候,每一个新动作的完成都是一次飞跃,证明此类飞机在做出这个动作时,机身条件是可行的,这为以后的空中训练提供了实践基础。在真正的战场上,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只有对战机了解透彻,才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力。此外,在追求飞行技术突破时,一线飞行员能更直观地感觉到飞机可能存在的缺陷,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飞行表演的本质是飞行训练。更进一步说,是对飞机性能的追求、对人体和飞行极限的挑战。飞行表演是一国空军人才素养、装备性能、训练水平等各项指标的直观体现,有助于发掘人与装备的潜能,提高作战实力。

    不是每个国家都有飞行表演队。考虑到战备需求与操作成本,不少国家都使用教练机作为表演机种,只有中、美、俄等大国使用第三代战斗机,以充分接近实战。这是大国空军的风采和尊严。

    11月20日,革命烈士余旭在家乡接受公祭。按照优抚政策,党和政府必会善待她的家人。但即使再优渥的善待,父母也不愿失去女儿,战士也不愿失去战友,部队也不愿失去优秀的飞行员。

    无垠的蓝天接纳了余旭的英魂,伊人已逝,风范长存。

    余旭烈士走好!

余旭,飞行是生命的书签
李博生,琢玉就是修身
欧洲的母校博洛尼亚大学
这一次替妇女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