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冯小刚&李安,老炮儿与绅士的冒险

一个用圆形画幅,一个用120帧,挑战了电影创作的极限

□ 本刊记者 赵晓兰 余驰疆 《 环球人物 》(

    人物简介:冯小刚,1958年出生于北京,早期代表作品有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等。1997年执导中国内地首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电影代表作有《大腕》《手机》《唐山大地震》等。2016年11月18日,新片《我不是潘金莲》上映。

    人物简介:李安,1954年生于台湾,代表作有《喜宴》《色,戒》等。2001年,执导电影《卧虎藏龙》代表华人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之后凭《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2016年11月11日,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

    11月,原本是电影的淡季,今年却因为两个人变得格外火热——冯小刚、李安。前者时隔3年再度执导电影,拿出手的是极富现实意义和讽刺意味的《我不是潘金莲》,后者则是敢为天下先,打造了电影技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华语影坛两位“大咖”同月出山,颇有同场竞技又惺惺相惜互为助阵的意味。

    两位导演的风格看似毫不相同,实际上却不乏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在36岁进军影坛,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作品。4年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一九四二》曾在年底贺岁档同期上映。而在最新作品中,他们都在技术上、画面上打破常规,向观众的传统审美发起挑战:李安那褒贬不一的120帧自不必说,冯小刚用圆形画幅拍片的“创举”也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在个人气质上,两人也相差甚远:58岁的冯小刚,是出了名大嘴毒舌的北京“老炮儿”;而62岁的李安,总是笑脸盈盈一身书卷气。但他们都始终保持着一股永不妥协的冲劲;而当他们在北京对谈的时候,也都提到了年龄的老去和时间不够用的慌张……

    冯小刚·我就想拍圆的

    冯小刚又惹事了。11月18日,他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其他院线排片率高达40%以上,唯有万达影院仅仅只有10%多一点。“小钢炮”心火难灭,当天中午就发了一条长微博,向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开了炮,题目叫做《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

    文章中, 冯小刚以“潘金莲”之口,“哭诉”自己遭受的不公待遇,依然是网友熟悉的文言体,依然是暗喻重重的冯氏风。两小时后,王健林之子王思聪上线“开撕”,一句“冯大导演,麻烦你说话别那么阴阳怪气的”掀起了一整天的微博热战,最后甚至上升至华谊与万达的恩怨之争。

    骂战暂无定论,但《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倒是直线飙升,不到两天破亿。11月20日,冯小刚带着众主创出席上海发布会,花了七八分钟解释骂战的来龙去脉,恨不得掏心掏肺地倾诉一番。说到底,还是太在乎。

    能不在乎么?睽违3年,这是他打磨、策划许久的电影。从10月开始,这位大导演就各地宣传,同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开炮也好,宣传也罢,熟悉冯小刚的人都知道,他是不想让自己的电影受一丝委屈。多年前他拍《一声叹息》,摄影师张黎对他有过一针见血的评价:“你和王朔不一样,王朔的调侃是发自肺腑的,你不过是出于自我保护,骨子里你是古典主义浪漫情怀。”

    不浪漫的人不会想到用圆形画幅拍一部现实题材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是一部带有些荒诞色彩的“官场现形记”。电影主人公李雪莲为了分房与丈夫假离婚,谁知丈夫趁机与别人结婚,还当街数落李雪莲是潘金莲。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李雪莲变成了潘金莲。为了名誉,李雪莲一路从县城告到省城再到首都,为了阻止李雪莲“上访”,法院院长、县长、省长纷纷出动,上演了一出出“截访”闹剧。

    “李雪莲告状这个事,只有在中国才能发生。我想增加荒谬感,又使故事变得非常中国。”冯小刚说,“以前《秋菊打官司》用的是一个偷拍甚至肩扛的方式,但如今这种方法已经烂大街了。我就拍一个圆的,有种第三只眼睛在观察的感觉,让人感觉到电影和现实之间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这个创新立马遭到反对。开拍前某天晚上,刘震云集结了王中磊、张国立等人,准备来一场鸿门宴,说服冯小刚放弃圆形画幅的主意。张国立称这桌饭局像一次政变,既是刘震云等人对冯小刚的挑战,也是冯小刚对大众的挑战,“电影的矩形画面100年没变了,突然要改变这种审美传统,他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天,冯小刚佯装喝醉夺门而去,留下一堆人面面相觑。“一开始我还费尽心思解释,后来我不想解释了,说我就想拍圆的,不行吗?谁不想投资就撤资,我自个儿拍!我有1万个理由,但就是不想再说了!”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好的,会不会被观众接受,但我不希望老了的时候后悔没做这件事儿。”

    最后,冯小刚的倔强说服了所有人,电影从光线、景别、构图都需要重新设计,“当你决定拍一个圆的画面的时候,慢慢深入进去,就发现所有的细节都变了”。拍摄的大半年,对冯小刚来说,既是圆梦,也是探索。

    到了这个年纪,要开始为自己拍电影

    这是刘震云与冯小刚的第四次合作,前三次分别是1993年的《一地鸡毛》、2003年的《手机》与2012年的《一九四二》。刘震云记得初见冯小刚的情景,“他上身穿一红色套头衫,下身穿一军裤”。

    那时候的冯小刚还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一名编剧,因为《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等作品小有名气。“他易感动、易激动、易喝大、易发火。走起路来昂首阔步。”刘震云说。

    在之后的合作中,刘震云发现冯小刚是个“残存着浓厚小资产阶级情绪”的人,“往坏里说,他一直相信生活中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往好里说,他一直不失赤子之心。”

    所谓赤子之心,有时往往意味着不合主流。冯小刚开始拍电影时已年近四十,仍常常抱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情,他说:“那一阵,就是什么阴暗拍什么。”1996年,他拍讲述三角恋关系的《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拍讽刺社会堕落化的《月亮背面》,都因过于写实残酷被禁。

    一年后,冯小刚触底反弹,为讽刺裹上幽默的外衣,带着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走入片场,开始了中国第一部贺岁电影的拍摄。剧本讲述4名年轻人替人圆梦的故事,用幽默的语言对现实生活的各种不光彩进行调侃,反映了人性的善恶以及困扰城市人的生活问题。后来,电影更名《甲方乙方》,收获3600万票房,冯小刚一夜成名。

    之后,通过《大腕》《没完没了》《手机》等电影,冯小刚实现了自己的商业价值,冯氏喜剧成为中国人的必备年货。

    如今再回忆起转型贺岁喜剧,冯小刚说:“年轻的时候顾虑很多,虽然这种顾虑让我赚了很多钱。但到了这个年纪,要开始为自己拍电影。”于是就有了豪迈悲壮的《集结号》,有了震撼敏感的《一九四二》,以及现在充满讽刺意味的《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正在回归他的本我。

    因此,刘震云说冯小刚正处在最好的时候,他只给冯小刚提一个建议: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

    幽默的三种境界

    采访冯小刚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他炮轰记者的陈年旧事曾让不少人发怵。当《环球人物》记者问他“对范冰冰今年几部电影的失利如何看”时,他立马“钢炮”附体,略带不悦地回答:“哪个演员没有经历过滑铁卢?冰冰绝对是个好演员。”但采访冯小刚也是件有趣的事,他讲话慢条斯理逻辑严密,能从电影技术聊到城市建设,从娱乐生态说到依法治国,偶尔开句玩笑都自带冯氏喜剧的幽默感。

    “幽默感分三种,第一种是言语上的幽默,第二种是事情上的幽默,还有一种是事情背后道理的幽默。《我不是潘金莲》就是第三种。”与以往突出语言幽默的冯氏喜剧不同,《我不是潘金莲》更注重人物关系背后的社会矛盾和由此产生的荒诞效果。一名农村妇女将一群人闹得人仰马翻,冯小刚说自己要拍的就是一个理儿:“中国以前一直是人情社会,现在讲究法治社会,李雪莲所处的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和法治社会交杂的境遇,这俩掺在一块,理儿往往就说不通了,荒诞也就来了。”

    “万一观众还是更喜欢表层的、语言上的幽默怎么办?”

    冯小刚说:“现在制片人、年轻导演常常犯一个致命错误,就是低估了观众,认为观众不能看复杂的,得看简单的、热闹的。为什么今年电影形势下降?就是低估观众的人太多,观众就用票房冷落他们。只要故事好就行,一件事儿真吸引观众, 你给条门缝他们都往里看。”

    曾经冯小刚是一年一部的高产导演,这些年倒越来越“磨蹭”。整整3年,他除了《我不是潘金莲》,最亮眼的成绩便是在《老炮儿》的本色演出。“真不是我想做演员了,而是我觉得我有了一定话语权,不能再做市场的奴隶。拍片,得找自己喜欢的,没有的话不拍也罢。”

    这个“老炮儿”甚至已经规划好了退休后的生活。“画画和打球两件事已经取代了我拍电影的快感。拍一部电影求爷爷告奶奶,真的有点烦了。当导演方方面面求人事儿太多,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他说年纪越大,导演的难度也越大,“导演需要体力、脑力,就我的年龄来说,我不认为我还能拍很多电影。我就是再勤奋,再努力,恐怕也就是六七部电影了吧”。

    身为“老炮儿”,冯小刚越来越自由;身为导演,他且行且珍惜。

    李安·这是最难的一次

    《环球人物》记者几次见到李安,他说话都是慢条斯理,温文尔雅,仿佛遇到任何事情都不着急。这位享誉世界的国际大导,在记者对他的作品表示赞赏时,甚至还会有些害羞和脸红。有人曾这样形容李安:亦狂、亦侠、亦温文,但“狂”与“侠”的那一面,恐怕只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

    在电影里,他不时露出犀利的锋芒,温和中潜藏棱角,让人看了陡然心惊。电影《冰风暴》中,他大胆地表现换妻游戏,披露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冷漠与危机;《色,戒》表现女大学生在国家召唤与自身欲望间的扭曲与挣扎;《断背山》中展现一场难以融入世俗的同性情谊……从华语片到英语片,从家庭伦理、科幻大片到战争片,从古装到现代剧,李安决不在作品中重复自己。

    “我需要新鲜感、需要活力。似乎只有在不停地给自己制造障碍的过程中,我才能感觉自己活着。”李安对记者说。这一次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他首先给自己出的一个大难题,是技术。

    120帧,4K,3D,这在世界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尝试,代表着如今电影技术的“顶配”。当一开始李安决定奔着这个技术指标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在很多人看来不啻天方夜谭。

    正常情况下,电影画面是每秒24帧。当24幅静止的画面在1秒钟内连续播放,根据人的“视觉滞留”原理,会形成一种看似连续的错觉。所以有人形容,电影是每秒24帧的真实;也有人形容,电影是每秒24帧的谎言。

    如今流行的3D电影,因为技术不成熟,经常有画面灰暗、细节模糊的情况,有的甚至就是为了迎合潮流、骗取票房而做的“假3D”。而李安以5倍于原先电影的帧数,使得画面更加流畅,再配合4K清晰度,丰富了细节展示。这些技术参数换成语言来表示,就是“画面更亮,细节更清楚,纤毫毕现”。不仅如此,李安想要追求的不是量变,而是质变,是一种VR(虚拟现实技术)式的“沉浸式观影体验”。他觉得比起时下盛行的技术革新,影坛沉寂得太久,“电影已经很久没有改革了。”

    改革的动力要追溯到几年前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时候。初涉3D数码电影,李安发现,以往他所信奉的胶片电影美学变得不合时宜。“在3D与2D画面中观察,连演员的表情都是不一样的。以前积累的那一套如何把人拍得更美、更动人的经验,那些我像信仰一样痴迷的电影准则出现了问题,我迫切地想要寻找答案。”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大获成功,李安继《断背山》之后第二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给了他进一步向前探索的勇气。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思考究竟是否要实现技术升级、升级到哪一步才合适,“超过60帧,觉得就上了战场。”

    打的是一场茫无头绪的仗。一切都是全新的,多年来练就的“电影大师”被打回了学徒。他和演员们得重新探讨适合的表演方式,原先打光的方式变得无法忍受,演员的化妆得重新琢磨,布景、道具及后期制作都得重新考量。最令李安感到无助和焦虑的是,因为设备原因,他看不到拍摄出来的高帧率影像,为此他千方百计想办法,曾改装过美国国防部看战斗机用的工业放映机。

    不知道电影最终会呈现出什么样,观众会作何反应,那种深深未知感时常吞噬着他,又带给他某种兴奋,驱赶着他在黑暗中往前走。“老实说,这是最难的一次,像摸着石头过河,重新学走路的过程。”

    李安对记者形容,当第一次看到120帧成片时,“有一种虚脱感,很充实的虚脱”。影片中最能彰显新技术魅力的,正是那个中场表演的华彩段落。主人公比利·林恩站在舞台上,烟花燃起,歌舞大作,所有的一切如梦似幻,观众仿佛被包裹进光怪陆离的现场。“有时觉得很冒险,拿着好几千万美金在做试验。但又觉得很幸运。在与技术较量的过程中,我感到一种对电影的谦卑。”

    “最美的是人脸”

    在电影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李安:电影是否过分偏重技术,导致内容与形式两张皮?面对如此尖锐的质疑,李安照样不愠不怒,温和地阐释着新片的立场。

    电影围绕着主人公比利·林恩展开,时间集中在一场橄榄球比赛的前后。林恩是伊拉克战场上的英雄,他和战友们被政府召回,参加达拉斯牛仔队橄榄球赛的中场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想将他们的英雄故事拍成电影的投资商、口吐秽言的球迷等,还有那些表面上对他们十分崇拜、实则充满误解的民众,所有的一切都让这群战士疲于应付。世俗对他们而言,成为另一个令他们不安与狂躁的战场。

    李安最初接触到这个故事,被其中透出的讽刺性与荒谬感所吸引。故事中一边是比利·林恩当下经历的现实世界,一边是他脑海中不断闪现的战场上的画面。大众对他们的情感投射,与他们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是完全不相符的,形成鲜明反差。但拍了这么多年电影,李安一眼就看出这个偏于主观、意识流的故事并不适合被搬上大银幕。

    传统的电影很难表现如此丰沛的人物情绪与心理,在李安看来,只有在新技术支持下的高清画面中,才能让观众充分领略到人物的气场。他要用更丰富的细节与更精准的电影语言,来表现比利·林恩在两个“战场”上由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大脑信息接收达到的峰值。

    李安认为这是合理的,他自己就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次他和妻子、孩子一起发生了车祸。当有一辆汽车对着他们迎面撞来时,那一瞬间,他脑中清晰地浮现各种应对的方案,那短短的两秒钟似乎被成倍地拉长。

    因为“真实”被放大了,李安要求演员的表演更发自内心,更富有层次。“高清画面之下,不仅仅看到了演员脸上的痘子、纤毛,还因看到他眼睛中蕴含的感情而感动。当皮肤不用化妆品盖住的时候,你能看到很细微的东西,你的感情、内在是骗不了人的。这一刻,你不能再用传统的表演方式。”《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战争片,但战争场面实际寥寥无几。李安说:“我最想做的不是战争,而是人的脸部特写。我觉得不管是多大的场面,多激烈的动作,也比不上一张脸的表情丰富,因为那代表着我们自身的形象。”

    最美的是人脸,最难的是走进人的内心。而在这个方面,李安一直都是行家里手。早在拍完《推手》《饮食男女》《喜宴》这组“家庭三部曲”之后,第一次执导英文片《理智与情感》时,李安曾在他的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写道:“我要尽量模仿、学习西方,但如果和西方完全一样,不但拼不过,也无新意。所以我开始注意如何运用影像、情景,去反映角色内心的风景。”

    这种对内心化叙事的情有独钟,一直延续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李安看来,真正的战争,并不是这些倒霉的军人在打,形形色色的社会阶层都有参与。“我想表达的,正是美国人内心的一场战争。”

    “回到电影才最安全”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公映后,因为硬件设备跟不上,能放映120帧电影的影院全球才5家,中国不过两家。电影拷贝分为120帧、60帧、24帧各种版本,而每一个版本,李安都亲自调试,不厌其烦。“在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我希望自己永远是一个电影系的学生。”

    李安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与自己的成长有关。年少时他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孩子,因为是家中长子,父母给他立下许多规矩,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既是他的桎梏也是他的定力。又因为他经常在东西方之间游走漂泊,始终会追寻一种安全感。而这表现在作品里,就是不断挑战,“不是说很有野心,要攀登每一个高峰,而是找到一个答案,又开启十个新的问题,以此来保持活力。”

    每一部电影里都蕴含着他的人生体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是如此。“主人公的思绪并不是一个19岁的小男孩那么单纯,有时候倒像是一个中年知识分子锐利的观察。”而这个知识分子就是李安自己。看着电影中的主角,他就像看着自己的分身一样,“我的人生也面临着中场秀,面对着一场场战斗。片中军人们表演完之后,被送回战场,只有彼此说‘我爱你’。我也有着一起战斗的伙伴,这样的同胞之情,是性命之交,很难向外人表达。”

    对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拍摄过程中的一个细节,李安至今还耿耿于怀。那是他们在摩洛哥的一个伊拉克社区,拍摄美国大兵闯入一个当地家庭,将疑似与恐怖分子有染的家长抓捕时,一旁两个小孩子跪着,其中一个做出阴郁刻毒的表情。

    “他们真的让我非常难过。我很抱歉让那个小男孩做出那种眼神。拍完抱了他很久,心里觉得非常不安。那个小女孩在我脸上亲了一下,我觉得既暖心又难过。”

    影片的最后,大兵们参加完中场秀,不禁感慨:原来觉得战场是最危险的,走了这一遭之后发现,似乎回到战场才是最安全的。冯小刚对这句话印象颇深,“我们面对投资、宣传、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很紧张的。回到电影中去,才最安全。”

    前一阵李安休假,跟着太太去爬山,一不小心就从山上滚了下来,腿摔伤了,休息了两个月,“所以我也是回到工作比较安全一点。”他笑着说。“没有触摸到电影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自处,只有触摸到电影才觉得充实和满足。”

    对谈:

    对于“导演”这个职业,他们是这样看的

    冯小刚:导演不是一个名词,是一个动词。有段时间我的片子通过不了,没人给我投资,所以我采取了拍贺岁片方式,没想到带来了另外一番景象,赢得了很多观众。如今,我就想回到最想做的事上去,不想再去妥协。

    李安:对于我来讲,婚姻方面必须忠实,拍电影不用,就像看风景、游玩,希望每次到不同的地方。不管我拍什么样的题材,都是因为好奇心需要被满足。

    对于他们亲自挑选的主角,他们有话说

    冯小刚:我很少用特写,是要帮助范冰冰成为李雪莲,她的符号太强了,不如离她远一点。我跟她说,虽然你是女主角,有28个男演员和你一起演戏,但是真正的主角是那28个人,而这些人共同构成电影想表达的社会意义,她接受了。这一点范冰冰还是很有悟性的。

    李安:乔·阿尔文是一个天才演员。他比一些成名的演员好教得多,因为他没有经验,没有矫揉造作的东西需要去掉。我觉得有天分的演员,好像他们上辈子就会了,在教他们的时候,只是提醒他们。

    对于中国电影的现状,他们看到的是希望

    李安:事实上,美国电影做得很僵硬,片场制度非常模式化,没有什么活力。反而是中国,不光有钱,大家有憧憬,模模糊糊觉得有一种自由、一种希望。可能中国电影在体制、文化、历史上都还有些欠缺,可我觉得对于电影的憧憬还是挺宝贵的。

    冯小刚:其实我非常感谢电影局,让《我不是潘金莲》这样的电影上映。现在都说勇于担当,其实这就是一份担当。如今的电影创作环境无疑是更宽松和开放了,这让我们这些电影创作者看到希望。

    对于挑战与创新,他们各自的观点

    冯小刚:导演需要体力、脑力,就我现在的年龄与精力来说,拍一部少一部。好多人劝我,市场这么好,不如顺势而为。这么多人在顺势而为,不缺我一个。

    李安:这些年神经一直绷着。我也不知道我是给大家做了一些铺垫、打开了一些希望,还是捅了一个新的篓子。我只是希望多做些尝试,自己的身体,还有这个市场和体制都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停。

冯小刚&李安,老炮儿与绅士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