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蓝瘦香菇”,粗鄙的妙语

□ 专栏作家 宋石男 《 环球人物 》(

    前些日子,“蓝瘦香菇”(实际意思是“难受想哭”)一词忽然爆红网络。说实话,我对这个词没什么好感,因为它的意象太丑了。蓝色的瘦削的蘑菇,无论如何也不能给我以审美的愉悦,即使加上“香”的修辞也不行。

    可是,我也不同意一些老古板的忧心忡忡。他们认为,“蓝瘦香菇”一类的网络语言,不够“准确、得体、合适”,应当慎用。这种担忧实在是基于对网络语言的误会。网络语言的用武之地是日常生活,比之千锤百炼的书面语,它肯定不够准确,但却富有新鲜的生命力。我们在生活中常会产生一些难以名状的情绪,把字典都翻破也无法找到词语来准确抒情,这时候新的词语就出现了,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回到“蓝瘦香菇”一词,它传递的是年轻人的悲伤情绪以及与此同时对这种悲伤情绪的微妙自嘲。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反讽。反讽者一边悲哀,一边佯装悲哀,而对这两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蓝瘦香菇”可能诞生于一次错误拼写,也可能诞生于某次不经意的微信聊天。语言与生活都是流动的。生活是一场实验,语言也是一场实验。网络新词正是生活流动的实验品,它可能颗粒粗糙,也可能惊声尖叫,却是我们“由之出发的最初之言”(陈嘉映语)。

    或有人要说,“蓝瘦香菇”一类的网络新词太鄙俗,这样的新词大行其道,将导致“庸众的狂欢”。这种见解貌似高明,其实幼稚。首先,我不认为存在什么庸众,我承认有一个个平庸的人,但我看不见庸众在哪里。其次,美国大法官哈伦早说过:“一个人认为是粗口的东西,在另一个人那里也许是首抒情诗。”你认为鄙俗的“蓝瘦香菇”,在一些人那里也许却是妙语。再说了,如果人们从网络新词的使用中获得快乐,而并未对旁人造成伤害,这有什么不对?凭什么被责备?

    又或有人要说,网络新词是生造的,长此以往,汉语的纯洁性将受到玷污,而传统也将受到冲击。这种看法同样站不住脚。传统是什么?传统就是集体习惯,包括集体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心理习惯、行为习惯等。可是,集体习惯是会演进的。裹小脚自宋代以后直到晚清,都是中国妇女被迫接受的传统,今天谁还会接受这种传统呢?进一步说,集体是由无数有血有肉的个体组成的,每一位个体所作出的选择汇总,就形成集体选择,进而形成集体习惯,也就是传统。现在,网络新词正被众多个体选择使用,那就可能形成新的传统。在社会演进中,一切皆有可能。哪怕以维护传统的名义来扼杀新传统的可能性,旧传统也必然会如英国诗人艾略特描绘的那样,“很快消失在沙里”。

    新颖比重复好,大胆实验比墨守成规好。也许在网络新词的使用中人们会遇到一些麻烦,但因为麻烦而拒绝新事物,难道不是一种智力上的怠惰?语言并非先验之物,而是人类经验的产物。蜜蜂会造蜂房,蜘蛛会织网,而我们则会习得语言,并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不断将之洗涤一新。

“蓝瘦香菇”,粗鄙的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