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十七声回答,一份心灵的方子

鹤丁 《 环球人物 》(

    宜兴老人路强大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面对他非常熟悉的蒋医生,因突发间隙性健忘症,连问了17次“你是蒋医师?”而且要求回答必须按他套路,“你得说你是蒋医师”。看客都烦了,只有蒋医生耐心依旧,“我是蒋医师”,答了17次。

    不自觉想起《史记》里所写下邳取履的张良。路强大老人虽不是故意扔鞋的老叟,但蒋医生却像极了唯唯诺诺的张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张良因为他的虔诚受赠了《太公兵法》,当下剑拔弩张的医患关系,又靠什么化干戈为玉帛?

    “医患矛盾”是个不断吹大的泡泡,随时都有风险提示,随时都有炸裂可能,医患之间如何坦然面对,已成时代的棘手难题。医生变坏了?病人变坏了?媒体变坏了?没有谁可以准确解答。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社会不能缺了医者仁心,也不能丧失将心比心的能力,片面截取放大医患负面消息、人为制造医患对立的景象是时候淡出江湖了。

    人心是面镜子,会因冷色调寒心,也会因正能量暖心。所有美好关系的产生与维系需要善意,甚至是不吝啬的摇旗呐喊。前些日子,郑州一位医生在婚礼前夜通宵做手术,仅仅是因为“患者需要我”。而一位咸阳的老人被抢救回来,颤颤巍巍地写下“护士没吃饭”。若将这两幅画面剪切在一起,会发现一种极为对偶的尊重,就像拉斐尔的圣母画,处在稳定的结构中,笼罩着天使光环。

    冰释医患矛盾,需要回到充满尊重和爱的传统。在很多地方的传统中,只有两个职业的从业者被人尊称为“先生”,一是老师,二是医生。“先生”二字,饱含了人们对医生这个职业发自心底的尊重。而回顾西方中世纪医疗史不难发现,那时医术落后,医生束手无策之际,能做的往往只有陪伴和安抚。技术缺失,唯有用爱来弥补。你敬我一尺,我爱你一丈,这样的医学伦理要传承更要发扬。

    尊重和爱的缺失,一定程度上源自相互不理解,尤其是患者对医生的误解,其中有医学“高冷”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更有沟通桥梁缺失导致的偏见。正因此,纪录片《人间世》显得弥足珍贵。这部历时8个月拍摄的纪录片触动人心,因为它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医院、一群真实的医生。他们会为年轻生命拼尽全力,会说“我不接手,他就完了”,会在大冬天用手暖血袋,也为无力回天而懊恼。看懂他们是“人”,而不是神,这是理解的第一步;发现他们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尽力,是理解的第二步。

    困境当然还有。中国医生背负了整个医疗体制长期以来的历史欠账。医疗资源有限,催生“流水线式”门诊;以药养医,逼迫医生带着原罪出诊;过度医疗,导致病人对于药方天然不信任。这一切都需要体制机制的完善来逐步解决。走出体制剪不断理还乱的泥泞,才有医患之间的清朗。

    谈及医患矛盾,很多人将落脚点放到了“信任”。的确,不信任本身就是病,这从扁鹊和齐桓侯的交锋中就正式提出了。套用扁鹊的话,“不信任”之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在肠胃,“酒醪之所及”;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这个社会不能缺了医生,信任医生才是爱自己,没有人希望“不信任”进入骨髓。

    信任的重建不会一蹴而就。赤脚医生医术未必高明,但可能“手心”很热;社区医院设备未必豪华,但也许对病人了如指掌。专家再多的三甲医院常常也治不好病,因为医学,是科学的园地,也不能缺了人文的光芒。

    其实老者的17问,本身就是有关“信任”的注释。一个社区医院的医生,因长期服务老人,被老者记在心底,“不放心”地反复确认,恰恰因为他就是他心底的那份放心,他就是他下意识里的那个信任。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殊荣,又何厌之有?

十七声回答,一份心灵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