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印尼之乱,触动华人神经

丁刚 《 环球人物 》(

    11月4日,印尼首都雅加达爆发大规模示威,数万穆斯林走上街头,抗议雅加达省长钟万学对伊斯兰教“语出不敬”。示威导致街头动乱,造成1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钟万学早前指称竞争对手利用《古兰经》,要大家不要投票给非穆斯林的人。以激进的“伊斯兰捍卫者阵线”为首的强硬派穆斯林组织认为,钟万学此言“侮辱了穆斯林”,要求将其法办,并率先发动了这场示威。

    钟是基督徒,也是华裔。在穆斯林群体占主流的印尼社会中,基督教徒和华人常会招致极端分子攻击,成为转嫁经济、社会矛盾的对象。从表面看,示威事件与选举相关,是强硬派穆斯林政治力量意图掌控政局之举。但在本质上,它反映了穆斯林保守派对印尼世俗化进程的强烈反弹,类似现象在其他穆斯林占主流的国家中也并不鲜见。

    作为少数族裔出身的钟万学能当选省长,本身说明族裔界线在印尼社会生活中正变得模糊,世俗化进程在加速。但这样的进步不是穆斯林强硬派所想要的,因为它挤压了传统穆斯林的政治、经济生存空间及其所占据的社会地位。

    印尼出现的问题有普遍性。在很多穆斯林国家,因全球化和现代化扩展而带来的政治、社会生活的世俗化,都在遭遇强硬派和极端主义的抵抗。这种抵抗因经济低迷而变得更为激烈,也很容易转换成为对少数族裔的不满与仇恨。

    雅加达示威发生后,很多华人担心类似1965年和1998年的排华屠杀暴力事件会重演。这种担心并非多余。今年7月,印尼北苏门答腊省丹绒巴莱发生暴乱,导致至少14座佛教寺庙被暴徒烧毁,不少华人逃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避难。穆斯林与基督教徒之间的冲突更是频频发生,印尼华人虽仅占印尼2.4亿人口的3%,但有70%以上的华人信奉基督教。

    印度尼西亚共有300多个民族,分布在6000多个岛屿上。在历史上很长时期,这些岛上的原住民都处于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的状态中,正是这种民族、语言、居住和文化方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具有了温和与世俗化程度高的基本特质。

    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在建国之初提出建国五原则,奠定了政教分离的世俗社会基础。与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国家相比,印尼多元文化的基础为世俗性与现代性的生长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而其他穆斯林国家可能没有印尼地理特质培育的世俗化基础,向现代与世俗的转型难度要更大一些。

    印尼现任总统佐科来自贫民窟,他的当选让印尼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既不是名门望族出身,也没当过将军的总统。这是民主进步的成果,也是世俗化的成果。没有世俗化的基础,民主难以生存。

    尽管如此,印尼依然存在着穆斯林极端分子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土壤。“9·11”事件之后,印尼的旅游胜地巴厘岛曾发生过造成200多人死亡的恐怖爆炸案。近年来,伊斯兰激进组织也频频制造事端,部分强硬派仍企图借助伊斯兰教寻求参与政治与法制的进程。一些政客利用宗教影响来拉拢选票,也为极端分子的活动提供了机会。好在印尼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正在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遏制极端势力的发展。

    对印尼来说,未来关键是如何保持世俗化的进程不受阻断。深知这一问题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过,只有那些温和的、以现代化的观念对待生活的穆斯林才能同原教旨主义者作斗争,以赢得穆斯林灵魂的控制权。印尼有超过88%的人自称为穆斯林,是全球拥有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政府如何抑制穆斯林强硬派的激进冲动,将宗教真正隔离于国家政治之外,对其他穆斯林占主流的国家具有启示意义。

印尼之乱,触动华人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