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币“入篮”后的思考

□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 环球人物 》(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这个国庆节的意义不同寻常。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定的五大篮子货币之一。

    SDR是由IMF创建和担保的一种辅助性国际储备资产,之前只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4种主要国际货币被纳入这个体系。随着人民币的加入,未来180多个成员国可以用人民币偿还IMF贷款、弥补各成员国之间的国际收支逆差。

    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加入SDR,不仅说明IMF开始为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背书,更意味着中国主权货币的国际地位得到IMF乃至全世界的认可。在新的SDR篮子中,人民币位列第三,排在美元和欧元之后、日元和英镑之前,5种货币的权重分别是41.73%、30.93%、10.92%、8.33%和8.09%。这无疑将打破原有的货币体系,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变化。

    事实上,笔者认为比加入SDR更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进步。

    早在2010年,人民币就试图“入篮”,却受阻未能成功。究其原因,人民币的非市场化是关键,IMF也针对3个操作性问题提出了建议:培育离岸市场,让汇率体现市场意志,满足投资者的对冲需求。之后几年,中国步步为营,坚持不懈地进行了人民币深化改革。

    如今,人民币的离岸清算中心已拓展至2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五大洲清算网络全覆盖;汇率改革稳步完善,去年8月央行对人民币中间价进行一次性调整,完善了中间价报价机制;人民币的可对冲性也逐步提升,各类衍生工具相继推出。可以说,资本市场的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入SDR是一个里程碑,但其象征意义可能比实际意义更大。人民币要实现完全的国际化,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毕竟一国货币能否在国际储备资产中占据足够的分量,并不仅仅由SDR决定。比如英镑和日元,之前在SDR中所占权重分别为11.3%和9.4%,但它们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比重仅为3.8%和3.96%。而瑞士法郎虽然没有被纳入SDR,却被普遍作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持有,加元和澳元也是。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仍需汇率改革和资本开放的配合,入篮的作用是有限的。

    笔者认为,最值得庆贺的是中国在全球治理系统中的进步。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就暴露无遗,美元的泛滥造成严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人民币加入SDR是国际货币体系转型的标志,将为IMF提供改革催化剂。在加入SDR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进步和成熟,既感受到了艰辛,也体会到了荣誉。但这只是长征途中的一步,从融入到改善甚至主导,前方还有很长的路。参与全球治理,代表了一个国家信用的建立过程,中国正在这条路上努力前行。

人民币“入篮”后的思考